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文化营销,别没了底线

        新闻源

  “嬲”(niǎo)是何意?日前,有网友爆料称,其在天津“汝呓如意”奶茶店购买的饮品封口膜上印有醒目汉字“嬲”。包装特别标注该字“多数用作脏词”,令她观感极为不适。一些天津网友表示,此字在天津话里既不雅也不文明,单字出现类似于骂人的语气助词。目前,“汝呓如意”官方平台向用户致歉并回应称封口膜上的生僻字是随机生成的,目前印有该字样的封口膜已被统一销毁,不再使用。
  
  媒体圈
  
  新京报

  在竞争日益激烈、追求“出圈”的商业赛道上,企业必须在创新创意与坚守底线之间,找到精准的平衡点。如故宫文创推出的“朕知道了”胶带,巧妙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相结合,让古老的故宫文化在现代社会中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还有一些茶饮品牌,也凭借独特的“新中式美学”风格,成功塑造了品牌形象。
  
  此次“奶茶不雅字”事件,无疑告诉大家,文化营销犹如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能够为品牌注入强大的发展动力,实现品牌价值的快速提升;一旦用错,也会对品牌形象造成损害。在商业创新的漫漫长路上,尊重文化、坚守底线,才是企业得以行稳致远的根本所在。

  极目新闻

  奶茶喜欢在包装和宣传上动心思,这倒是公开的秘密。客观说,只要文案做得好,符合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序良俗,就无可非议。但是,吸引眼球和炒作噱头要有个度,不能剑走偏锋。
  
  奶茶品牌把肉麻当有趣,把低俗当高雅,把下流当幽默,结果被识破,惹得舆论声讨和有关部门的调查。但是,他们或许就在背后偷着乐:就是要这个效果。在此提醒,奶茶店还是应该干干净净做奶茶,入口的东西也要能入眼,何必强装有文化?否则,被消费者抛弃,恐怕是迟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