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济南非遗让老外“看得见”

        商报济南消息 4月29日,济南非遗Glocal 计划发布仪式暨百花洲留学生游园会在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成功举行。活动以“非遗·让世界看见济南”为主题,旨在推动济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土化与国际化融合,开启济南非遗传承与创新的崭新篇章。
  
  现场,“济南非遗Glocal 计划——百花洲研学基地”正式揭牌。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作为济南古城(明府城片区)的核心区域,已有40多项各级非遗项目入驻。济南百花洲传统工艺工作站是全国首个位于城市中心区的传统工艺工作站,常年为留学生开展非遗研学活动。该研学基地的成立将构建起非遗传承的“产、学、研”桥梁,促进文化交流互鉴。
  
  本次活动由中共济南市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市教育局联合主办。济南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3 项、省级项目108 项,这些珍贵的技艺不仅是泉城的文化基因,更是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宝贵财富。
  
  现场,济南皮影戏传承人李娟、桥氏木作技艺传承人乔一兵被授予“济南非遗Glocal 计划非遗导师”聘书,留学生学员代表获颁“济南非遗Glocal 计划学员”证书。现场,还有许多精彩节目上演。吕剧表演与琵琶演奏融合节目《琵琶语》声色动人,山东大鼓《有心长做济南人》婉转动听,留学生代表带来的舞蹈表演特色鲜明。
  
  揭牌仪式结束后,来到现场的留学生开启了在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的精彩非遗探秘之旅。留学生们参观了掐丝珐琅画、鲁绣、扎染等非遗项目在街区内的工作室。“鲁绣令我印象深刻,感到十分神奇。未来,我希望有机会对更多中国文化有深刻的了解,特别是想学习书法。”来自山东师范大学的一位留学生表示。
  
  在济南百花洲传统工艺工作站,济南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李娟等带来了皮影戏《孙悟空大战蝎子精》演出。这种艺术表现形式令许多观众感到惊奇。演出结束后,留学生代表现场学习了皮影戏表演时影人翻转的小技巧,并来到后台体验操纵影人的过程,开启属于他们的皮影戏表演。随后,留学生在现场进行螺钿体验。
  
  非遗是文化多样性中最富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和宝贵的共同财富,承载着人类的智慧、人类历史的文明与辉煌,也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是人类历史上非遗保护事业的重要里程碑。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国成为第6个加入该公约的国家。
  
  Glocal 是“global”(全球化)和“local”(本土化)两个单词的结合。Glocal 模式即全球本土化,是一种将全球化的视野与本土化的需求相结合的策略。它不是简单地将全球化和本土化相加,而是寻求两者之间的有机融合与平衡,旨在基于这个底层架构去创造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此次启动的济南非遗Glocal 计划,以‘本土化内容国际化表达’为理念,致力于让济南非遗在坚守中创新、在传承中破圈,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文化纽带。”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波在活动致辞中表示。
  
  山东师范大学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李梦遥表示:“山东师范大学作为济南非遗Glocal计划的发起单位和核心执行者,将与济南市文旅局紧密联动,探索把非遗课程纳入留学生教育体系,开设学分互通的实践课程,并联合驻济高校成立‘高校留学生管理和培养联合体’,策划‘全球非遗文化节’‘留学生手作展’等活动。”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宇琦 实习生 张佳一 赵浚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