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城区鲍山街道办事处
闯新路攀高峰,鲍山街道挺膺在前

鲍山街道位于济南东站“开放之翼”最前沿,坐拥济南东站门户,空港、高铁、高架、高速区位优势显著

20个重点项目掀开扩投资大幕,项目集聚加快成形起势;今年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96亿元,同比增长111.9%;零售业销售额完成8.86亿元,同比增长125.31%……放眼历城区鲍山街道,各产业园区热潮涌动,乡村振兴品牌动能不断释放,升腾新的希望。
鲍山街道位于济南东站“开放之翼”最前沿,坐拥济南东站门户,空港、高铁、高架、高速区位优势显著,数字经济集聚,创新、开放是鲍山街道最大的特色。近年来,围绕“一核两区”发展布局,鲍山街道工业经济升级向好,发展动能持续向新,城乡融合、产城融合、生态宜居的活力鲍山新图景渐次铺展。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于蓓蕾 实习生 尉笑 通讯员 欧颖
事争一流逢旗必扛
谋篇布局释放动能
在今年的街道高质量发展工作暨作风建设大会上,鲍山街道提出“事争一流逢旗必扛,乘势而进奋勇争先”的目标口号。
近年来,鲍山街道立足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催生更多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尤其在今年,鲍山街道以全市“项目提升年”和历城区“五大攻坚行动”为总牵引,持续深化街道“1235”发展思路,即以党的建设为引领,围绕“一核两区”发展定位,锚定“三大产业、五项民心工程”主攻方向,抓牢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两条主线,聚焦城市管理、乡村振兴、安全生产、民生改善四项重点任务,全面建设产城融合、城乡融合、生态宜居的幸福鲍山、活力鲍山。
与此同时,鲍山街道围绕“一核两区”功能定位,推进省企总部城二期建设、合生汇商业综合体、济钢智想城等项目,逐步打造城市次中心核心区;加快菜鸟物流园2期项目建设,打造济南(东部)新能源汽车综合服务集聚区,助推“现代产业集聚区”跃级发展;开展招商引资“四季行动”,紧盯工业物联、智能制造,依托长岭山产业园,引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和专业服务商企业,以济钢片区和新东站片区为重点,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培育激活未来潜力。
向新逐绿双向赋能
绘就城乡共美画卷
星期天一大早,又到了鲍山街道城市之光爱心市集开市的日子,集市上,网格员、志愿者免费磨刀、修伞、缝纫、配钥匙的爱心小摊位摆满长街,曲家庄村“磨上花开”、孙家卫村“孙家渭”等特色农产品展位前更是围满了居民。“利用各社区‘爱心市集’‘黄河大集’等平台,一方面为居民提供志愿服务、方便居民购买农产品;另一方面,帮助街道农产品打开销路。”社区工作人员介绍。
这种“双向奔赴”的爱心市集是鲍山街道“鲍团兴农”策略的实践之一。采取“村庄+第一书记+社区+资源单位”的方式抱团互助促发展,多方联建促提升。强化村社党建联建,探索建立“社+村”帮带机制,引导社区优秀骨干入村帮带,传授经验,联合开展“主题党日”等党内活动,学习社区治理、服务群众、网格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经验,进一步提升村干部为民服务意识,通过互带互动,凝聚发展合力。
提升第一书记帮扶成效,召开第一书记座谈会,了解驻村第一书记帮扶情况和现实困难,协调各部门积极配合第一书记驻村工作。调动各类资源服务乡村,协调派出单位、爱心企业宣传介绍各村食品、餐饮、绿化、物业板块等业务,提供灵活用工岗位和爱心捐助,助力村民就业增收,改善村庄居住环境,开展直播带货、产品宣传等活动,街道、社区联动帮扶曲家庄村“磨上花开”乡村特色产品销售,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鲍山街道特别提出“乡村振兴创新发展区”目标,立足辖区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多元培育产业品牌化农作物,做优做精“鲍山梁农”产业品牌,强化曲家庄村“磨上花开”农业资源,打造鲍山街道区域品牌,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古礼新承聚民心
孝道文化映泉城
鲍山党建广场打造完成,成为济南东部城区文化地标;“南湖红船”带领人们穿越回百年前的峥嵘岁月; 鲍山孝园的国内首家线上祭祀,开启智能殡葬先河;梁王纸坊村民俗馆、泉城书院、鲍子书院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在鲍山街道,一系列文化新场景、新模式、新举措让鲍山文化得到有效传承。
管鲍之交美谈传承千年,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打造鲍叔牙公园,举办鲍山清明大典,举办鲍风节,传承鲍山淳朴、友善的文化根脉……近年来,历城区鲍山街道突出把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的鲜明导向,奋力绘就“一核两区”高质量发展的鲍山画卷。
在做好历史文化传承的同时,鲍山街道挖掘地域文化资源与自然禀赋,用文化“两创”赋能区域经济发展,推动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硬支撑。
鲍山街道以城市之光社区为试点,打造全市首个文化社区服务综合体,探索形成一套社区商业反哺公益的服务机制。“拾光夜校”瑜伽、视频剪辑、传统文化、家庭教育等课程报名火热; 老年大学、金龄长者学堂上,中老年学员热情高涨;“益童成长”文化项目进展如火如荼。同时,依托综治中心,该社区完成可视化“智慧一张图”建设。通过构建可视化“智慧数据大脑”,对社区内的特殊人群“一键定位”,可更快地提供志愿服务,实现社区信息的整合集成运用。打造居民个人专属ID,配置心愿一键发布、志愿一键认领、积分一键兑换、共享空间使用情况一键查询预约等功能,实现由“数据”到“信息”再到“智慧”的转换。
文化社区建设水平不断提升的背后,是鲍山街道提前谋划“文化引领‘汇’生活”格局,贯通文化网格体系的具体实践。“在系统方面,我们构建横纵结合的‘文化网格’。”鲍山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横向”推进全要素文化建设,强化兜底功能;“纵向”通过建强“组织网”、优化“服务网”、提升“自治网”、夯实“共建网”,全面实现基层治理的“一网统管”。
党建引领筑堡垒
激活发展新引擎
近年来,鲍山街道坚持把党建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筑牢党组织战斗堡垒,强化先锋引领锻造高质量干部队伍,推动党建和业务融合,注重提升基层党组织的资源统筹能力和服务群众水平,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的红色动力。
深化“鲍熔”党员教育品牌,强化党员教育培训,围绕加强党性教育和能力培育,针对不同领域和群体党员特点,“按标订餐”“按需点餐”“上门送餐”。
升级打造“家门口”的党员学习阵地,在济南市历城图书馆梁王新城分馆建设一处“灯塔书屋”,对城市之光社区“HUI新知·灯塔书屋”党员教育阵地提质升级,打造线上“云课堂”。开展“码上学习”活动,推动党员在线上交流学习感悟。社区治理方面,深化“138”网格党建体系,优化“一居一品”社区特色党建品牌,打造“红色网格”。
乡村振兴方面,严把村党组织书记提名、素质、廉政和使用四关,确保将实干型党员选配为村党组织带头人,依托“鲍熔”党校、“头雁论坛”等基层大讲堂,采取网络教学、辅导讲座、现场观摩、交流研讨等方式,帮助村党组织书记开眼界、学经验、拓思路,增强“头雁”领航力。
制定《鲍山街道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储备三年行动计划》《鲍山街道村级党组织建设“提标育强”年实施方案》,开展村居底数大排查。开展“村村到”调研,实地了解村党组织建设情况。逐个分析党组织带头人履职情况、“两委”班子成员情况、重点工作推进情况、后备队伍建设情况、村级下属组织建设情况。
指导社区打造特色品牌,发挥幸福里社区“幸福邻聚里”、新悦城社区“新悦诚服”、钢城新苑东区社区“五彩钢东”和钢城新苑西区社区“百炼成钢·筑喜居”品牌辐射带动作用,推动社区形成一社区一品牌N创意的“1+1+N”治理模式。
海岱日新,征程广阔。踏上新的阶段,紧扣发展主旋律,鲍山更加昂扬奋进,更加蓬勃向前。
鲍山街道位于济南东站“开放之翼”最前沿,坐拥济南东站门户,空港、高铁、高架、高速区位优势显著,数字经济集聚,创新、开放是鲍山街道最大的特色。近年来,围绕“一核两区”发展布局,鲍山街道工业经济升级向好,发展动能持续向新,城乡融合、产城融合、生态宜居的活力鲍山新图景渐次铺展。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于蓓蕾 实习生 尉笑 通讯员 欧颖
事争一流逢旗必扛
谋篇布局释放动能
在今年的街道高质量发展工作暨作风建设大会上,鲍山街道提出“事争一流逢旗必扛,乘势而进奋勇争先”的目标口号。
近年来,鲍山街道立足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催生更多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尤其在今年,鲍山街道以全市“项目提升年”和历城区“五大攻坚行动”为总牵引,持续深化街道“1235”发展思路,即以党的建设为引领,围绕“一核两区”发展定位,锚定“三大产业、五项民心工程”主攻方向,抓牢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两条主线,聚焦城市管理、乡村振兴、安全生产、民生改善四项重点任务,全面建设产城融合、城乡融合、生态宜居的幸福鲍山、活力鲍山。
与此同时,鲍山街道围绕“一核两区”功能定位,推进省企总部城二期建设、合生汇商业综合体、济钢智想城等项目,逐步打造城市次中心核心区;加快菜鸟物流园2期项目建设,打造济南(东部)新能源汽车综合服务集聚区,助推“现代产业集聚区”跃级发展;开展招商引资“四季行动”,紧盯工业物联、智能制造,依托长岭山产业园,引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和专业服务商企业,以济钢片区和新东站片区为重点,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培育激活未来潜力。
向新逐绿双向赋能
绘就城乡共美画卷
星期天一大早,又到了鲍山街道城市之光爱心市集开市的日子,集市上,网格员、志愿者免费磨刀、修伞、缝纫、配钥匙的爱心小摊位摆满长街,曲家庄村“磨上花开”、孙家卫村“孙家渭”等特色农产品展位前更是围满了居民。“利用各社区‘爱心市集’‘黄河大集’等平台,一方面为居民提供志愿服务、方便居民购买农产品;另一方面,帮助街道农产品打开销路。”社区工作人员介绍。
这种“双向奔赴”的爱心市集是鲍山街道“鲍团兴农”策略的实践之一。采取“村庄+第一书记+社区+资源单位”的方式抱团互助促发展,多方联建促提升。强化村社党建联建,探索建立“社+村”帮带机制,引导社区优秀骨干入村帮带,传授经验,联合开展“主题党日”等党内活动,学习社区治理、服务群众、网格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经验,进一步提升村干部为民服务意识,通过互带互动,凝聚发展合力。
提升第一书记帮扶成效,召开第一书记座谈会,了解驻村第一书记帮扶情况和现实困难,协调各部门积极配合第一书记驻村工作。调动各类资源服务乡村,协调派出单位、爱心企业宣传介绍各村食品、餐饮、绿化、物业板块等业务,提供灵活用工岗位和爱心捐助,助力村民就业增收,改善村庄居住环境,开展直播带货、产品宣传等活动,街道、社区联动帮扶曲家庄村“磨上花开”乡村特色产品销售,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鲍山街道特别提出“乡村振兴创新发展区”目标,立足辖区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多元培育产业品牌化农作物,做优做精“鲍山梁农”产业品牌,强化曲家庄村“磨上花开”农业资源,打造鲍山街道区域品牌,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古礼新承聚民心
孝道文化映泉城
鲍山党建广场打造完成,成为济南东部城区文化地标;“南湖红船”带领人们穿越回百年前的峥嵘岁月; 鲍山孝园的国内首家线上祭祀,开启智能殡葬先河;梁王纸坊村民俗馆、泉城书院、鲍子书院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在鲍山街道,一系列文化新场景、新模式、新举措让鲍山文化得到有效传承。
管鲍之交美谈传承千年,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打造鲍叔牙公园,举办鲍山清明大典,举办鲍风节,传承鲍山淳朴、友善的文化根脉……近年来,历城区鲍山街道突出把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的鲜明导向,奋力绘就“一核两区”高质量发展的鲍山画卷。
在做好历史文化传承的同时,鲍山街道挖掘地域文化资源与自然禀赋,用文化“两创”赋能区域经济发展,推动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硬支撑。
鲍山街道以城市之光社区为试点,打造全市首个文化社区服务综合体,探索形成一套社区商业反哺公益的服务机制。“拾光夜校”瑜伽、视频剪辑、传统文化、家庭教育等课程报名火热; 老年大学、金龄长者学堂上,中老年学员热情高涨;“益童成长”文化项目进展如火如荼。同时,依托综治中心,该社区完成可视化“智慧一张图”建设。通过构建可视化“智慧数据大脑”,对社区内的特殊人群“一键定位”,可更快地提供志愿服务,实现社区信息的整合集成运用。打造居民个人专属ID,配置心愿一键发布、志愿一键认领、积分一键兑换、共享空间使用情况一键查询预约等功能,实现由“数据”到“信息”再到“智慧”的转换。
文化社区建设水平不断提升的背后,是鲍山街道提前谋划“文化引领‘汇’生活”格局,贯通文化网格体系的具体实践。“在系统方面,我们构建横纵结合的‘文化网格’。”鲍山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横向”推进全要素文化建设,强化兜底功能;“纵向”通过建强“组织网”、优化“服务网”、提升“自治网”、夯实“共建网”,全面实现基层治理的“一网统管”。
党建引领筑堡垒
激活发展新引擎
近年来,鲍山街道坚持把党建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筑牢党组织战斗堡垒,强化先锋引领锻造高质量干部队伍,推动党建和业务融合,注重提升基层党组织的资源统筹能力和服务群众水平,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的红色动力。
深化“鲍熔”党员教育品牌,强化党员教育培训,围绕加强党性教育和能力培育,针对不同领域和群体党员特点,“按标订餐”“按需点餐”“上门送餐”。
升级打造“家门口”的党员学习阵地,在济南市历城图书馆梁王新城分馆建设一处“灯塔书屋”,对城市之光社区“HUI新知·灯塔书屋”党员教育阵地提质升级,打造线上“云课堂”。开展“码上学习”活动,推动党员在线上交流学习感悟。社区治理方面,深化“138”网格党建体系,优化“一居一品”社区特色党建品牌,打造“红色网格”。
乡村振兴方面,严把村党组织书记提名、素质、廉政和使用四关,确保将实干型党员选配为村党组织带头人,依托“鲍熔”党校、“头雁论坛”等基层大讲堂,采取网络教学、辅导讲座、现场观摩、交流研讨等方式,帮助村党组织书记开眼界、学经验、拓思路,增强“头雁”领航力。
制定《鲍山街道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储备三年行动计划》《鲍山街道村级党组织建设“提标育强”年实施方案》,开展村居底数大排查。开展“村村到”调研,实地了解村党组织建设情况。逐个分析党组织带头人履职情况、“两委”班子成员情况、重点工作推进情况、后备队伍建设情况、村级下属组织建设情况。
指导社区打造特色品牌,发挥幸福里社区“幸福邻聚里”、新悦城社区“新悦诚服”、钢城新苑东区社区“五彩钢东”和钢城新苑西区社区“百炼成钢·筑喜居”品牌辐射带动作用,推动社区形成一社区一品牌N创意的“1+1+N”治理模式。
海岱日新,征程广阔。踏上新的阶段,紧扣发展主旋律,鲍山更加昂扬奋进,更加蓬勃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