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荫区南辛庄街道
“三活三引三促”机制 打造引才“强磁场”

机床二厂路“青春行走”网红运动路线


海外高层次人才保育箱孵化器入驻项目签约

近年来,济南市槐荫区南辛庄街道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以打造区域人才高地为目标,围绕人才孵化器建设、人才服务优化、人才环境提升三大核心任务,打好“三活三引三促”组合拳,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内生动力”。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邓家钰
机制创新
引领人才工作新风尚
南辛庄街道深刻认识到人才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性,紧紧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持续用好人才“第一资源”。近年来,街道创新性地提出并实施了“三活三引三促”人才机制,努力破除引才与用才间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最大程度释放人才活力。
据统计,2024年南辛庄街道成功引进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8家,引进博士人才10人,其中国家级人才2人,省级人才2人,引进落地市双创大赛获奖项目3个。这一系列亮眼成绩的取得,正是“三活三引三促”人才机制结出的丰硕果实。
“三活”起炉灶
激活人才资源“强引擎”
盘活资源,打造人才创业新高地。南辛庄街道全面梳理街道闲置资产,充分利用地理位置优势,成功打造了槐荫区海外高层次人才保育箱孵化器项目。该项目成功盘活了800余平方米的闲置楼宇,为海外留学人才回国干事创业提供了优质平台。街道与辖区金融投资、产业咨询机构建立了长期联动机制,构建了“科技成果包装—项目就地签约—接续培育发展”的项目孵育落地模式。
在保育箱孵化器的助力下,一批批海外高层次人才纷纷落户南辛庄,他们的创新创业项目在这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用活要素,构建人才集聚新生态。南辛庄街道依托济南市海智创新研究会,充分发挥其在海外人才引育方面的独特优势。研究会集聚了21家济南市海外创新驿站、14家研究会海外高校会员的人才资源,为街道的人才引进工作提供有力支持。街道积极推动英国考文垂大学等14所海外高校加入济南市校地海外人才引育联合体,通过全职引进和柔性引进相结合的方式,成功引进国家级人才、海外博士等高端人才。同时,推动济南市中心医院等医疗机构与会员企业签署新产品研发转化等项目合作协议,促进医疗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激活主体,释放企业新动能。南辛庄街道充分发挥企业的带动作用,持续推进工业制造、医疗康养产业发展。街道强化与这些企业的合作,共同推动人才引进和科技创新工作。
通过企业的示范引领,街道引进一批博士及高级岗位人才,不仅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也带动上下游企业的快速发展,形成良好的人才虹吸效应。
“三引”汇英杰
聚引人才发展“蓄水池”
不拘一格引人才,拓宽招引新渠道。南辛庄街道实行企业牵头引、街道协助引、平台搭线引进的人才招引模式,形成多元化人才招引格局。企业通过高校人才招聘主动出击,寻找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组织人才招聘活动专题招引,为企业和人才搭建对接平台;充分利用海外高层次人才保育箱孵化器等平台搜集人才信息资源,实现靶向对接。
今年以来,协助重点企业单位通过这一模式成功招引了专业技术人才300余名。其中,通过海外高层次人才保育箱孵化器成功引进了博士人才10人,其中国家级人才2人,省级人才2人。这些高端人才的加入,为街道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不遗余力引企业,打造发展新高地。南辛庄街道依托海外高层次人才保育箱孵化器的平台资源优势,通过搭建一体化装修、一体化布置、一体化管理的企业承载环境,实现了企业拎包入住、极速入驻办公。同时,街道还为入驻企业提供企业登记全流程帮办服务,进一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和时间成本。今年以来,街道成功引进一批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这些企业的入驻不仅为街道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和完善。
不吝珠玉引项目,激发创新新活力。南辛庄街道围绕海智创新研究会和槐荫区海外高层次人才保育箱孵化器项目做文章,通过邀请入驻企业参赛等方式,广泛开展大赛宣传活动,搜集参赛项目。今年以来,街道自主上报市大赛项目3个,通过海智研究会报名市大赛项目82个。街道紧盯智能制造、现代医疗等优质参赛项目,积极洽谈推动项目落地。目前,已成功引进落地基于扰动观测器的磁悬浮低能耗控制器产业化应用项目等市双创大赛获奖项目3个。
“三促”植沃土
力促人才成长“软着陆”
以交流促合作,搭建人才交流新平台。南辛庄街道成功举办2024年海智专家泉城行——新一代信息技术及人工智能专场活动。本次活动邀请了来自哈佛大学、悉尼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等高校的30余位海外高层次人才参加,促进了济南与海内外专家学者之间的交流合作。
以环境促发展,打造青年人才新家园。南辛庄街道积极构建青年人才发展生态环境,结合青年友好型城区建设,倾力打造“辛”青年家园。街道实施“青年人才培育工程”,与企业联动助推青年工人培训就业,实现大批青年工人上岗就业。
同时,街道还依托健康教育基地,通过丰富多彩的场景体验向青年传播健康文化,做大做强做优“青春健康”品牌。将康养公园及机床二厂路打造为城市公共空间美学提升核心区域,设计推出“青年夜跑”“青春行走”等网红运动路线,激发青年热情活力。
在住房保障方面,人才公寓项目配置住宅1004套,构建了“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托起了青年人才的安居梦。
以服务促增效,构建人才服务新体系。南辛庄街道通过组建“政策辅导员”“业务帮办员”“特邀监督员”三类人员,打造了多层次、全覆盖、专业化的人才服务新体系。“政策辅导员”从各职能科室中选出,主动向人才宣讲各自领域的福利政策,并根据人才量身定制宣讲内容重点,提升了人才服务的精准度。“业务帮办员”建立了高效规范的帮办代办工作机制和“提前介入辅导、全程帮办代办、主动上门服务、量身定制政策”的服务机制,让人才创业实现轻装上阵。
“特邀监督员”还邀请人才代表等担任人才服务特邀监督员,全方位监督人才环境、人才服务、人才保障等工作,并反映对人才服务提升的意见和建议,这一机制进一步发挥人才与政府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实现人才服务水平的优化。
从“筑巢引凤”到“固巢养凤”,南辛庄街道在“三活三引三促”人才机制的引领下,取得显著的人才工作成果。未来,街道将深化这一机制的实施,拓宽人才招引渠道、优化人才服务环境、提升人才工作效能。相信南辛庄街道会成为人才沃土,为区域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邓家钰
机制创新
引领人才工作新风尚
南辛庄街道深刻认识到人才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性,紧紧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持续用好人才“第一资源”。近年来,街道创新性地提出并实施了“三活三引三促”人才机制,努力破除引才与用才间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最大程度释放人才活力。
据统计,2024年南辛庄街道成功引进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8家,引进博士人才10人,其中国家级人才2人,省级人才2人,引进落地市双创大赛获奖项目3个。这一系列亮眼成绩的取得,正是“三活三引三促”人才机制结出的丰硕果实。
“三活”起炉灶
激活人才资源“强引擎”
盘活资源,打造人才创业新高地。南辛庄街道全面梳理街道闲置资产,充分利用地理位置优势,成功打造了槐荫区海外高层次人才保育箱孵化器项目。该项目成功盘活了800余平方米的闲置楼宇,为海外留学人才回国干事创业提供了优质平台。街道与辖区金融投资、产业咨询机构建立了长期联动机制,构建了“科技成果包装—项目就地签约—接续培育发展”的项目孵育落地模式。
在保育箱孵化器的助力下,一批批海外高层次人才纷纷落户南辛庄,他们的创新创业项目在这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用活要素,构建人才集聚新生态。南辛庄街道依托济南市海智创新研究会,充分发挥其在海外人才引育方面的独特优势。研究会集聚了21家济南市海外创新驿站、14家研究会海外高校会员的人才资源,为街道的人才引进工作提供有力支持。街道积极推动英国考文垂大学等14所海外高校加入济南市校地海外人才引育联合体,通过全职引进和柔性引进相结合的方式,成功引进国家级人才、海外博士等高端人才。同时,推动济南市中心医院等医疗机构与会员企业签署新产品研发转化等项目合作协议,促进医疗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激活主体,释放企业新动能。南辛庄街道充分发挥企业的带动作用,持续推进工业制造、医疗康养产业发展。街道强化与这些企业的合作,共同推动人才引进和科技创新工作。
通过企业的示范引领,街道引进一批博士及高级岗位人才,不仅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也带动上下游企业的快速发展,形成良好的人才虹吸效应。
“三引”汇英杰
聚引人才发展“蓄水池”
不拘一格引人才,拓宽招引新渠道。南辛庄街道实行企业牵头引、街道协助引、平台搭线引进的人才招引模式,形成多元化人才招引格局。企业通过高校人才招聘主动出击,寻找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组织人才招聘活动专题招引,为企业和人才搭建对接平台;充分利用海外高层次人才保育箱孵化器等平台搜集人才信息资源,实现靶向对接。
今年以来,协助重点企业单位通过这一模式成功招引了专业技术人才300余名。其中,通过海外高层次人才保育箱孵化器成功引进了博士人才10人,其中国家级人才2人,省级人才2人。这些高端人才的加入,为街道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不遗余力引企业,打造发展新高地。南辛庄街道依托海外高层次人才保育箱孵化器的平台资源优势,通过搭建一体化装修、一体化布置、一体化管理的企业承载环境,实现了企业拎包入住、极速入驻办公。同时,街道还为入驻企业提供企业登记全流程帮办服务,进一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和时间成本。今年以来,街道成功引进一批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这些企业的入驻不仅为街道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和完善。
不吝珠玉引项目,激发创新新活力。南辛庄街道围绕海智创新研究会和槐荫区海外高层次人才保育箱孵化器项目做文章,通过邀请入驻企业参赛等方式,广泛开展大赛宣传活动,搜集参赛项目。今年以来,街道自主上报市大赛项目3个,通过海智研究会报名市大赛项目82个。街道紧盯智能制造、现代医疗等优质参赛项目,积极洽谈推动项目落地。目前,已成功引进落地基于扰动观测器的磁悬浮低能耗控制器产业化应用项目等市双创大赛获奖项目3个。
“三促”植沃土
力促人才成长“软着陆”
以交流促合作,搭建人才交流新平台。南辛庄街道成功举办2024年海智专家泉城行——新一代信息技术及人工智能专场活动。本次活动邀请了来自哈佛大学、悉尼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等高校的30余位海外高层次人才参加,促进了济南与海内外专家学者之间的交流合作。
以环境促发展,打造青年人才新家园。南辛庄街道积极构建青年人才发展生态环境,结合青年友好型城区建设,倾力打造“辛”青年家园。街道实施“青年人才培育工程”,与企业联动助推青年工人培训就业,实现大批青年工人上岗就业。
同时,街道还依托健康教育基地,通过丰富多彩的场景体验向青年传播健康文化,做大做强做优“青春健康”品牌。将康养公园及机床二厂路打造为城市公共空间美学提升核心区域,设计推出“青年夜跑”“青春行走”等网红运动路线,激发青年热情活力。
在住房保障方面,人才公寓项目配置住宅1004套,构建了“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托起了青年人才的安居梦。
以服务促增效,构建人才服务新体系。南辛庄街道通过组建“政策辅导员”“业务帮办员”“特邀监督员”三类人员,打造了多层次、全覆盖、专业化的人才服务新体系。“政策辅导员”从各职能科室中选出,主动向人才宣讲各自领域的福利政策,并根据人才量身定制宣讲内容重点,提升了人才服务的精准度。“业务帮办员”建立了高效规范的帮办代办工作机制和“提前介入辅导、全程帮办代办、主动上门服务、量身定制政策”的服务机制,让人才创业实现轻装上阵。
“特邀监督员”还邀请人才代表等担任人才服务特邀监督员,全方位监督人才环境、人才服务、人才保障等工作,并反映对人才服务提升的意见和建议,这一机制进一步发挥人才与政府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实现人才服务水平的优化。
从“筑巢引凤”到“固巢养凤”,南辛庄街道在“三活三引三促”人才机制的引领下,取得显著的人才工作成果。未来,街道将深化这一机制的实施,拓宽人才招引渠道、优化人才服务环境、提升人才工作效能。相信南辛庄街道会成为人才沃土,为区域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