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版: 头版 A02版: 豹眼 A03版: 豹眼 A04版: 通读 A06版: 豹览 A07版: 豹览 A08版: 警界 A09版: 运动 A10版: 分类 A11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A12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B01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B02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B03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B04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B05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B06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B07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B08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B09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B10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B11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B12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B13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B14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B15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B16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B17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B18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B19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B20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B21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B22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B23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B24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C01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C02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C03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C04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C05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C06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C07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C08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C09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C10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C11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C12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C13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C14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C15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C16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C17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C18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C19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C20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C21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C22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C23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C24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D01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D02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D03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D04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D05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D06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D07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D08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D09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D10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D11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D12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D13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D14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D15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D16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D17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D18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D19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D20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D21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D22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D23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D24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E01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E02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E03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E04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E05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E06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E07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E08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E09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E10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E11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E12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F01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F02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F03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F04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济南市中心医院

破局慢性病防治 打造“济南样板”

——济南市中心医院泛血管疾病管理中心纪实
点击查看原图
        近日,由山东省健康管理协会、济南市高新区管委会、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中心医院(济南市中心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济南医院共同举办的2025健康山东发展大会在济南召开。在分会场——泛血管疾病专科合作会上,中心医院与18家医疗单位进行合作签约,这些单位涵盖济南市及周边区域的三级医院、区县医院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此次签约代表着泛血管疾病协同管理网络的正式启动,也标志着济南市“泛血管疾病全域共管”战略正式迈入实施阶段。
  
  作为全国首批泛血管疾病综合管理示范单位,该中心充分发挥宣武医院济南医院作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以及中心医院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的学科群优势,以“多学科协作、全周期管理、医防融合”为特色,为百姓提供预防、治疗、康复、健康管理一体化服务。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刘晓燕 通讯员 赵梅

  泛血管疾病:隐匿的“血管危机”

  全球5.23亿心血管病患者中,中国占比超过60%,而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心梗、脑卒中等致命疾病的共同“元凶”。“很多人知道心梗、脑梗,但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些疾病背后存在共同的致病机制。”中心医院泛血管疾病管理中心执行主任阚晓红向记者展示了一组数据:我国泛血管疾病患者超过3.3亿,每年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44%,医疗费用支出占慢性病总支出的68%,但患者对疾病的知晓率不足40%。
  
  在人口老龄化和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疾病流行的当下,心血管病发病率与致死率高居榜首。在第十八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与世界心脏病学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教授表示,当前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死亡率仍呈上升趋势,占据我国人口死亡原因的45%。
  
  泛血管疾病并非单一病种,而是涵盖心、脑、肾、外周血管等全身血管系统的病变集合。泛血管是一种管理模式,是由葛均波院士倡导发起,并推广的动脉粥样硬化一类疾病从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康复的一个体系。动脉粥样硬化就像潜伏在血管壁上的“定时炸弹”,可能引发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足等多种致命并发症。由于传统专科诊疗模式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限性,约40%的患者在出现严重症状时才被确诊,错失最佳治疗时机。

  打造泛血管防治的“济南样板”

  2022年,国家卫健委等15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明确要求“推进泛血管疾病综合管理”。这与济南市中心医院的实践想法不谋而合,再结合《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济南市中心医院提出了“以促进患者健康为中心,多学科合作,一站式筛查和评估,长期随访”的泛血管疾病患者管理模式,完成从血管健康到生命健康的跨越,也是国家战略下的破局之道。
  
  泛血管疾病管理新模式的创新点就在于依托“泛血管疾病管理中心”实现模式的创新及实施方案能够切实落地执行,主要体现在“基层政府推动的三甲家庭医生团队流动全程闭环式管理”,“依托信息化的模块化电子病历系统”及“信息共享的AI智能随访”:以街道为单位,以泛血管疾病管理中心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依托,依靠信息化支撑及设备投放,实现免费筛查、自动分层、人工智能随访。
  
  为更好地推进上下联动,泛血管疾病管理中心在高新区试点,专家深入社区,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进行动员及培训,充分调动基层卫生机构人员的积极性。确保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筛查、随访、健康指导等方面,与泛血管疾病管理中心为同质化管理。并通过科普讲座、免费义诊、社区屏幕播放科普视频、宣传彩页等多种形式,普及泛血管疾病管理的理念,让辖区居民了解和重视泛血管疾病管理的意义。
  
  社区筛查为辖区居民提供身高体重(体重指数)、血压、血糖、尿微量白蛋白、颈动脉超声、眼底照相等多项免费筛查。筛查结果通过系统上传分析,由中心的专家和社区医生联合进行分层管理。通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泛血管中心的良好配合,筛查自2025年3月启动,1个月已覆盖高新区共计1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居民。
  
  李大爷今年72岁,在到社区卫生服务站随访时说道:“我是多年的冠心病了,以前复诊都是到医院去看门诊,自从泛血管中心和社区合作以后,我就在社区随访了,得到的健康指导和治疗方案都是由社区医生和中心医院的医生共同制定的,我觉得特别放心,而且也省得跑医院了,在家门口就能解决我的问题!”

  破壁融合:从“多科奔波”到“一号通达”

  60岁的糖尿病患者赵先生在中心医院东院区的泛血管疾病管理中心体验了全新的诊疗模式。因为血糖控制不好、下肢疲劳和间歇性走路疼痛等问题就医的赵先生,在内分泌科完成血糖检测后,动脉硬化评估显示其下肢血管存在严重狭窄。通过“一号通”转诊机制,无需重新挂号,直接在同区域诊室获得血管外科专家的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等方案建议,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真正落地。“没想到这么方便,整个过程不到2小时,这在过去至少要跑2天。不仅一个号就解决了我的健康问题,还能让这么多专家为我诊疗,为这种新模式点赞!”赵先生激动地说。
  
  这种变革源于中心的创新架构。心血管、外周血管、内分泌代谢病、肾脏内科等科室集中在同一区域,患者步行半径不超过50米,曾经各自为战,如今串珠成线、紧密联合,共同构建起守护患者健康的坚固堡垒。预检区配置无创血管检测仪等设备,可以免费接受跟血管相关的部分健康指标的测量,包括血压、心率、尿蛋白、四肢动脉硬化等基础筛查。多学科MDT制度确保诊疗同质化。

  以患者为本,重构医疗价值坐标
  
  “要不是社区筛查发现颈动脉斑块,我可能已经倒下了。”52岁的陈先生通过社区筛查被检出血管狭窄75%,通过泛血管中心的“药物+运动+营养”综合干预,目前整体斑块体积逐渐在缩小。这样的案例在泛血管中心随处可见。中心的测试方法,护士站提供限盐勺、戒烟贴等健康工具,甚至走廊转角都设有血管解剖模型——这里不仅治病,更在培育健康新生态。正如党委书记、心血管内科专家苏国海教授强调的“我们要把整个血管条链做好,让每个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都有人管、管得好”。真正做到将防治前移,织就居民健康防护网。
  
  通过创新策略,将国家战略转化为惠民实效,泛血管中心目前在社区及社会上大面积推广“泛血管健康指数”筛查,走进社区开展免费筛查活动自今年2月启动,已经在高新区多个社区铺开,受益居民数千人。旨在通过早查早筛,助力群众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尽早发现疾病信号,为后续诊、治、康提供契机。依托山东省首家“泛血管疾病智慧管理平台”,通过患者实时上传血压、血糖等数据,AI 系统自动生成风险预警。建立了首家高级复苏中心,将救治窗口前移至急救车和社区。
  
  在人口老龄化和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疾病流行的当下,阚晓红主任建议有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的患者,肥胖或超重的人群,以及有早发性糖尿病或高血压家族史的人,都要定期进行血管健康筛查。她解释说,“即使这些人群目前还没有明显的症状,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血管疾病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发展,等到出现症状时,有些病理改变已不可逆转。”另外,“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外周血管狭窄、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慢性肾功能不全、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应高度关注全身血管情况,建议到医院进行筛查就诊。”
  
  泛血管疾病防治策略从“以疾病为中心”的模式转向“以患者为中心”和“以促进健康为中心”的全方位、全周期管理,不只是先进设备和技术创新,更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价值重构。当诊疗模式从“分科而治”转向“血管全局”,当医疗资源从“医院高墙”走向“百姓身边”,当健康管理从“被动治疗”变为“主动预防”,一幅“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医疗改革图景正徐徐展开。这或许就是“健康中国”战略最生动的基层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