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版: 头版 A02版: 豹眼 A03版: 豹眼 A04版: 通读 A06版: 豹览 A07版: 豹览 A08版: 警界 A09版: 运动 A10版: 分类 A11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A12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B01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B02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B03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B04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B05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B06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B07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B08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B09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B10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B11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B12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B13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B14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B15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B16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B17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B18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B19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B20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B21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B22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B23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B24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C01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C02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C03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C04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C05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C06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C07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C08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C09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C10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C11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C12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C13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C14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C15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C16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C17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C18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C19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C20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C21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C22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C23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C24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D01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D02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D03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D04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D05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D06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D07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D08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D09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D10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D11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D12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D13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D14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D15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D16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D17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D18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D19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D20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D21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D22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D23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D24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E01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E02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E03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E04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E05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E06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E07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E08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E09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E10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E11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E12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F01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F02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F03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F04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济南市十亩园小学

“微宏”教育,点亮孩子大未来

十亩园小学将“微宏”办学愿景融入办学实践,打造出“无边界、融世界”的课程体系,擦亮了开放融通的育人品牌
点击查看原图
济南市十亩园小学的“泉畔课堂”
点击查看原图
        在济南的老城区,有一所藏于老巷之中的老牌名校——十亩园小学。这所典型的“微型”学校,占地仅8.18亩,却承载着1500多名师生的教育梦想。近年来,这所拥有60余年办学历史的学校,在时代发展的大潮中积极探索创新突破之路,以“立微向远”的办学理念,将“微宏”办学愿景融入办学实践,打造出“无边界、融世界”的课程体系,擦亮了开放融通的育人品牌,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找到了“破题”之道和不竭动力。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杨芳 王琳

  立微向远,构建“微宏”教育体系

  十亩园小学创建于1963 年,伴随着国家的进步和教育改革一路前行,积累了深厚的情怀与底蕴。然而,近年来,学校面临着场地空间有限、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等发展瓶颈。2021年8月校长王玉秀上任后,深刻认识到“校舍虽微,但教育的视野可以无限大”。学校地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区域,西邻护城河、黑虎泉、解放阁,南靠千佛山,连接着古老与今朝、历史与现代。她深刻挖掘领悟中国传统文化中“微”的内涵——起于微处心怀大志,关注微处成事在胸,在新发展阶段立足实际确立了“微宏教育”的办学思想。
  
  在她看来,“微宏向远”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哲学:微是要脚踏实地,宏是要仰望星空;微是要从平凡小事做起,宏是要涵养高远志向;微是独善其身,宏是胸怀天下;微是先做好自己,宏是成就“大我”。
  
  具体到十亩园小学,“微宏教育”表达了一所已过甲子之年的老学校立微向远、胸怀未来的教育志向和愿景。“微”有“细小”“精妙”之意,“微”教育是“学校无小事,处处皆教育”的思想体现;“宏”有“宏大”“集成”之意,重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微宏教育”的办学思想下,学校进一步确立了“微处绽放、花开十亩”的办学理念,“志存高远、逐光而往”的校训,“从微小处走向大未来”的学校精神和“踏实每一步、微宏行向远”的校风。这些理念和精神激励着师生脚踏实地,仰望星空,从平凡小事做起,立高远志,怀天下情,在“微”中求精求实,在“宏”中求博求活。
  
  王玉秀坦言,“以办学理念引领办学实践,是我们迈向教育理想的第一步。”办学理念的“重置”,让学校育人品质再次驶入“快车道”。就这样,“微宏教育”办学思想开始融合于学校办学的方方面面,形成了办学理念自上而下、办学实践自下而上的立体体系。
  
  学校把“立微向远”充分贯彻于办学之中,加快育人顶层设计,以“微文化视域下的微教育”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办学品质,打造了以泉畔课堂、心理健康、基于陶行知“六大解放”的劳动课程为特色的“微课程”群;建设了校社相融的“微德育”体系;积极推进儿童民主的“微光议事厅”、服务意识的“微光志愿站”、立德树人的“时事微播报”等项目建设,开启了学校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泉畔课堂”,拓展学习无限空间

  2024年9月27日,十亩园小学“泉畔课堂”准时开课。学生们拿起小板凳,带上课本与乐器,来到黑虎泉畔,上了一堂别样的“泉边音乐课”。课堂之上,学生们与泉水为伴,感受音乐与自然的和谐美。学生们的精彩表现,不仅吸引了诸多市民驻足观看,更赢得了前来观摩的福建省福州市卓越教师的高度评价。
  
  作为离黑虎泉最近的一所学校,2022年9月29日,十亩园小学第一次将课堂搬到黑虎泉畔,“立微向远 融通未来”的教学改革也从这里悄然启动。“打造‘泉畔课堂’是学校落实新课标、迈入新征程、绘就新图景的重要载体,是学校打造‘无边界、大空间’融通教育的重要路径。”学校教科室主任盖娟秀介绍,黑虎泉畔楼台亭阁、曲径拱桥,诗情画意、胜似江南;这里有看不够的景,讲不完的故事,吟不尽的诗文……“正是一本立体的教材,一个无边的课堂,可以说‘十亩有界、空间无限’。”
  
  打破教室天花板,走出校园围墙,走进“泉畔课堂”,这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学生们一下子就爱上了。现如今,“泉畔课堂”已成为学校的一张特色名片,学校全学科探索了“泉畔课堂”的不同课型与模式。如语文的吟诵课、数学的实践课、英语的口语交际课、综合实践的“泉文化”活动课等,均在泉畔开课。

  “泉畔课堂”的开设,让学校对“课堂”的概念进一步拓展。“泉畔”不仅指学校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也指学校立足泉畔,打开校门所建构的无边界、大融通的立体教育资源“大课堂”。基于此,学校又确立了“微+”育人模式,创建“泉畔微+”德育品牌,以微宏视野,构建“无边界、大空间”的沉浸式、参与式、项目式德育样态。

  “最开始,面对市民的围观与拍摄,学生们是有点不自在。”盖娟秀介绍,在坚持一段时间后,变化悄然发生。学生们走到校外去体验、去感受、去探索,在开放的课堂上,思维被彻底打开,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在实践中感知了社会,懂得了感恩。

  多元育人,擦亮学校特色名片
  
  “永远热爱,永远快乐。”“越努力,越幸运”……走进十亩园小学,彩绘心语的展示墙上,都是学生自己的绘画作品。“每学期,学校都会进行心理绘画测评,同时组织1—6年级学生进行心理测评机筛工作,建立学生电子档案。通过静态、动态观察,初步诊断、分析学生心理状态,开展学生心理辅导,助力学生成长。”学校“桐心园”心理工作室负责人、专职心理教师陈万霞介绍。
  
  面对选择性缄默的孩子,学校“桐心园”心理工作室的老师们坚持给孩子做心理沙盘,并通过写信的形式与孩子交流,一步步打开孩子的心结;面对“厌抗学”的孩子,坚持天天去家里叫孩子来上学,最终让孩子从不愿上学变成了主动来上学。正是这份坚守与付出,让学校的“微光润心”心育品牌越擦越亮,形成了以“‘桐’心向荣、大爱微行”为宗旨的“五向微行”心理健康融合育人模式。
  
  为了让在城市中生活的学生参加“接地气”的劳动实践,学校从“解放空间”的角度,建立起“校域—景域—社域”的“微领域”劳动场域。校内构建起若干劳动“微领域”,明确每个“微领域”的劳动任务,实施“劳动承包制”;校外围绕景域、社域、家域,创设不同类型的项目化微领域劳动实践,引入“项目化学习”,打造校内外结合的沉浸式、项目式、情景式的劳动体验、实践空间。
  
  2023年11月4日,在建校六十周年之际,学校正式发布“十亩园小学追光少年毕业生形象”:心有一束光——树根基、立志向;循光而前行——肯努力、长才干;微光可成炬——负责任、有力量,勾勒出了十亩少年的成长图鉴。
  
  为助力学生成长为“追光少年”,学校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评价量表。基于微宏教育观,学校确立了“全域教育,共同成长”的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思路,树立“大教育”观,积极推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深度融合,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实现成长。
  
  如今,十亩园小学“立于微处 向大未来”的办学宗旨已经逐渐深入人心。学校将继续探索把“追光少年”的六大育人目标融入课堂、融入每一堂课,引导教与学,努力构建一个“无边界、大空间”的沉浸式、参与式、项目式德育新样态,培养更多“树根基、立志向,肯努力、长才干,负责任、有力量”的追光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