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历下区燕山小学教育集团
雏燕启航,逐梦科技星河






“在太空站里,怎么保证植物能正常生长?”“如果要去火星,需要克服哪些困难?”……4月24日,济南市历下区燕山小学教育集团开展了“雏燕启航·问天逐梦”的中国航天日主题活动,航天专家与学生开展面对面交流,就在这一问一答中,少年问天逐梦的种子已在心中深深种下。近年来,集团以“雏燕启航”科技教育品牌为引领,为和燕学子铺就通往科学殿堂的成长之路。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樊鹏莉
科技奋进路
绘就航天育人图谱
2021年,燕山小学教育集团开展首届航天主题科技节,以“百年风华筑梦星辰”为主题,将科技教育与时代脉搏紧密相连。开幕式上,歌舞《星辰大海》点燃学生对宇宙的向往,科普剧《不离不弃的力》 以生动形式阐释火箭发射原理。学生亲手制作的航天器模型、废旧物品改造的航天创意作品,既展现了扎实的知识储备,又彰显了创新思维与环保意识。
2023年,燕山小学教育集团的科技教育迎来了里程碑式的发展。济南市历下区燕山小学教育集团科技协会成立,而这也成为了济南市首家中小学科协。在学校第三届科技节活动中,学生们用原创科普剧《飞翔的梦想》致敬航天人,用航天科技创想秀、水火箭比赛,表达自己的科技态度和科技热情,同样是在2023年,集团学子在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总决赛中斩获了小学组航天创意类一等奖,成为山东赛区该赛项小学组唯一获此殊荣的队伍。
去年,学校第四届科技节与全国科普日济南市青少年主场活动同步举行。学校持续构建“航天+”教育格局,科技节活动中,不仅有航天舞蹈、科普实验秀的精彩呈现,更有航天员大队首任大队长申行运亲临指导,将科技节推向了新高度,申行运为和燕少年们带来了“航天的基本知识”“中国航天员的选拔与训练”和“神奇的太空生活”等内容的航天科普知识盛宴。由历下区科协、历下区教育和体育局、燕山小学主办的“全国科普日济南市青少年主场活动暨历下区科普日活动”被评为2024年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
“我们坚持将科技创新教育与航天教育有机结合,以航天教育为支点,发展学生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激励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在激发学生科学兴趣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济南市历下区燕山小学教育集团党委书记、高红燕校长说道。
搭建多维立体育人场
培育科创未来之星
在燕山小学教育集团,科技节不仅是展示成果的舞台,更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平台,集团通过创意作品展示、科普互动体验、科技竞赛等多元形式,构建起立体化的科技教育体系。
从环保机器人到智能小车,从智能家居模型到“智能植物养护系统”,一件件充满奇思妙想的作品,既展现了学生对前沿科技的掌握,更体现出他们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每年的科技节,都有不少多彩创意作品,闪耀在校园的科技上空,这些作品以学生的科技知识为墨,勾勒出了少年们对世界的独特理解和无限探索。
学校一方面激发全体学生的探索欲、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另一方面也通过邀请院士、教授、工程师等专业人士走进校园,拓宽学生的科技视野,除了邀请专业人士为学生解答疑惑,揭开科技的神秘面纱,学校还将虚拟现实、3D打印、机器人互动等设备引入校园,让学生不出校园便能感受人工智能技术的魅力。大家戴上VR 设备,瞬间如同穿越星际,身临其境地感受着太空探索的无限奇妙与神秘;体验3D打印时,学生们亲手设计并打印出自己的作品,体验“造物”的乐趣;3月24日,学生还迎来了自己的机器人“同学”,学校引进山东大学智能机器人研发团队的课程,为孩子们带来前沿人工智能知识与沉浸式互动体验,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接触到科技知识。
对科技有了兴趣,学习了一定的科学知识,那么,学生们究竟收获了什么?提高了哪些能力呢?这就需要科技竞赛的检验。作为激发学生创新潜能的重要载体,燕山小学教育集团利用“三项驱动”的竞赛,通过“项目任务、项目实施、项目表达”以赛促学、以赛育人。
机器人编程竞赛中,同学们操控着自己编写程序的机器人,穿越障碍、搬运物品、垃圾分类等完成各种复杂任务。参赛的学生表示,参加机器人编程竞赛,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编程水平,更锻炼了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让自己对科技工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水火箭比赛是集团科技节的传统项目。比赛现场,孩子们小心翼翼地调整着火箭的结构,精确地测量着装水量,只为让承载着梦想的水火箭飞得更高、更远。一位五年级学生制作的水火箭飞行高度达到了80多米,荣获冠军,他兴奋地说:“制作水火箭的过程中,我学习了物理知识,了解了火箭飞行的原理。看到自己制作的水火箭飞起来,特别有成就感。”就在一次次的尝试与摸索中,学生们的创意得到展示,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千余人在科技比赛中获奖
打造科创教育标杆高地
经过多年耕耘,济南市历下区燕山小学教育集团在科技教育上取得了丰硕成果。集团学生科普参与率100%,累计千余人在各级科技比赛中获奖。学校构建了完善的科创课程体系,开设人工智能机器人、STEM科创、航天科技等特色课程,组建多个科技社团,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不仅如此,集团融合科技与思政教育,弘扬科学家精神,把学生们对科技的炽热情感以及对国家复兴的坚定信念结合起来,开发更多科技教育资源,集团还聚焦AI人工智能,链接生活实际发明科技作品,培育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前不久,集团获批国家教育部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诺奖计划”授权,实施联合科研项目、定期邀请诺贝尔奖获得者等专家学者进行指导。
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30余项全国及省级荣誉称号,成为全国STEM教育种子学校、中国航天科技教育联盟单位等。其创新教育模式得到广泛认可,省内外教育同仁纷纷前来考察学习。2024年7月,团组织相关领导到燕山小学调研少先队工作给予高度赞扬,并在全国辅导员培训视频会上将学校的优秀经验向全国推广。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这所充满科技活力的学校正以“雏燕启航”为指引,引领学子向着科学的星辰大海奋勇前进。高红燕表示,“我们将继续深化‘科技+思政’‘科技+生态’融合创新,建立‘科航计划’,打造‘科技导师’工程,把‘未来人才核心竞争力’作为孕育创新的种子,持续培养具有科学家精神的创新人才,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教育力量。”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樊鹏莉
科技奋进路
绘就航天育人图谱
2021年,燕山小学教育集团开展首届航天主题科技节,以“百年风华筑梦星辰”为主题,将科技教育与时代脉搏紧密相连。开幕式上,歌舞《星辰大海》点燃学生对宇宙的向往,科普剧《不离不弃的力》 以生动形式阐释火箭发射原理。学生亲手制作的航天器模型、废旧物品改造的航天创意作品,既展现了扎实的知识储备,又彰显了创新思维与环保意识。
2023年,燕山小学教育集团的科技教育迎来了里程碑式的发展。济南市历下区燕山小学教育集团科技协会成立,而这也成为了济南市首家中小学科协。在学校第三届科技节活动中,学生们用原创科普剧《飞翔的梦想》致敬航天人,用航天科技创想秀、水火箭比赛,表达自己的科技态度和科技热情,同样是在2023年,集团学子在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总决赛中斩获了小学组航天创意类一等奖,成为山东赛区该赛项小学组唯一获此殊荣的队伍。
去年,学校第四届科技节与全国科普日济南市青少年主场活动同步举行。学校持续构建“航天+”教育格局,科技节活动中,不仅有航天舞蹈、科普实验秀的精彩呈现,更有航天员大队首任大队长申行运亲临指导,将科技节推向了新高度,申行运为和燕少年们带来了“航天的基本知识”“中国航天员的选拔与训练”和“神奇的太空生活”等内容的航天科普知识盛宴。由历下区科协、历下区教育和体育局、燕山小学主办的“全国科普日济南市青少年主场活动暨历下区科普日活动”被评为2024年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
“我们坚持将科技创新教育与航天教育有机结合,以航天教育为支点,发展学生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激励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在激发学生科学兴趣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济南市历下区燕山小学教育集团党委书记、高红燕校长说道。
搭建多维立体育人场
培育科创未来之星
在燕山小学教育集团,科技节不仅是展示成果的舞台,更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平台,集团通过创意作品展示、科普互动体验、科技竞赛等多元形式,构建起立体化的科技教育体系。
从环保机器人到智能小车,从智能家居模型到“智能植物养护系统”,一件件充满奇思妙想的作品,既展现了学生对前沿科技的掌握,更体现出他们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每年的科技节,都有不少多彩创意作品,闪耀在校园的科技上空,这些作品以学生的科技知识为墨,勾勒出了少年们对世界的独特理解和无限探索。
学校一方面激发全体学生的探索欲、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另一方面也通过邀请院士、教授、工程师等专业人士走进校园,拓宽学生的科技视野,除了邀请专业人士为学生解答疑惑,揭开科技的神秘面纱,学校还将虚拟现实、3D打印、机器人互动等设备引入校园,让学生不出校园便能感受人工智能技术的魅力。大家戴上VR 设备,瞬间如同穿越星际,身临其境地感受着太空探索的无限奇妙与神秘;体验3D打印时,学生们亲手设计并打印出自己的作品,体验“造物”的乐趣;3月24日,学生还迎来了自己的机器人“同学”,学校引进山东大学智能机器人研发团队的课程,为孩子们带来前沿人工智能知识与沉浸式互动体验,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接触到科技知识。
对科技有了兴趣,学习了一定的科学知识,那么,学生们究竟收获了什么?提高了哪些能力呢?这就需要科技竞赛的检验。作为激发学生创新潜能的重要载体,燕山小学教育集团利用“三项驱动”的竞赛,通过“项目任务、项目实施、项目表达”以赛促学、以赛育人。
机器人编程竞赛中,同学们操控着自己编写程序的机器人,穿越障碍、搬运物品、垃圾分类等完成各种复杂任务。参赛的学生表示,参加机器人编程竞赛,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编程水平,更锻炼了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让自己对科技工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水火箭比赛是集团科技节的传统项目。比赛现场,孩子们小心翼翼地调整着火箭的结构,精确地测量着装水量,只为让承载着梦想的水火箭飞得更高、更远。一位五年级学生制作的水火箭飞行高度达到了80多米,荣获冠军,他兴奋地说:“制作水火箭的过程中,我学习了物理知识,了解了火箭飞行的原理。看到自己制作的水火箭飞起来,特别有成就感。”就在一次次的尝试与摸索中,学生们的创意得到展示,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千余人在科技比赛中获奖
打造科创教育标杆高地
经过多年耕耘,济南市历下区燕山小学教育集团在科技教育上取得了丰硕成果。集团学生科普参与率100%,累计千余人在各级科技比赛中获奖。学校构建了完善的科创课程体系,开设人工智能机器人、STEM科创、航天科技等特色课程,组建多个科技社团,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不仅如此,集团融合科技与思政教育,弘扬科学家精神,把学生们对科技的炽热情感以及对国家复兴的坚定信念结合起来,开发更多科技教育资源,集团还聚焦AI人工智能,链接生活实际发明科技作品,培育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前不久,集团获批国家教育部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诺奖计划”授权,实施联合科研项目、定期邀请诺贝尔奖获得者等专家学者进行指导。
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30余项全国及省级荣誉称号,成为全国STEM教育种子学校、中国航天科技教育联盟单位等。其创新教育模式得到广泛认可,省内外教育同仁纷纷前来考察学习。2024年7月,团组织相关领导到燕山小学调研少先队工作给予高度赞扬,并在全国辅导员培训视频会上将学校的优秀经验向全国推广。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这所充满科技活力的学校正以“雏燕启航”为指引,引领学子向着科学的星辰大海奋勇前进。高红燕表示,“我们将继续深化‘科技+思政’‘科技+生态’融合创新,建立‘科航计划’,打造‘科技导师’工程,把‘未来人才核心竞争力’作为孕育创新的种子,持续培养具有科学家精神的创新人才,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教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