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版: 头版 A02版: 豹眼 A03版: 豹眼 A04版: 通读 A06版: 豹览 A07版: 豹览 A08版: 警界 A09版: 运动 A10版: 分类 A11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A12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B01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B02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B03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B04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B05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B06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B07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B08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B09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B10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B11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B12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B13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B14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B15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B16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B17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B18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B19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B20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B21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B22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B23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B24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C01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C02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C03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C04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C05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C06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C07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C08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C09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C10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C11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C12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C13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C14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C15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C16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C17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C18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C19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C20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C21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C22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C23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C24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D01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D02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D03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D04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D05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D06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D07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D08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D09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D10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D11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D12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D13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D14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D15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D16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D17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D18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D19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D20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D21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D22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D23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D24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E01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E02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E03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E04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E05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E06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E07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E08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E09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E10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E11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E12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F01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F02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F03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F04版: 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集中展示

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济南信息工程学校 创设专班为企业精准培养人才 场景式教学实现“毕业即上岗”

“校企+”模式蝶变产教融合新样本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近年来,济南信息工程学校积极搭建产教深度融合平台,把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企业人才需求有机统一,构建“多元参与、校企双主体、动态灵活”的产教融合模式,并通过企业专班、名师工作室引领,打造校企协同育人新高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雯雯 通讯员 徐秀燕 纪田田
  
  学生每天打卡“上班”

  场景式教学提升职业素养

  每天早上,在济南信息工程学校,你会看到这样一个场景:智能财税工场专班的学生们身着工装,走进“公司”打卡“上班”,有专门负责的人力经理负责考勤。据悉,这是学校打造的仿真实训基地,1:1复刻企业财税服务场景,校外联动山东神州顺利办、君元达会计师事务所等企业,参照企业规章完成真账处理、纳税申报等任务,形成“教学—实训—实践”闭环。
  
  智能财税工场专班校方班主任宋丽娜告诉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职业学校的学生,除了有理论基础,更重要的是实操技能的培养。作为班主任,宋丽娜既要校企协同抓班级日常管理,又要实时与企业对接了解市场新动向,还要搜集毕业生就业现状,借助大数据判断企业用人需求。“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企业这个培养主体是不可或缺的。这也是我们跟企业合作,设立专班的目的。”宋丽娜说。
  
  企业教师乜学灵表示,通过共建智能财税工场专班,学校将教学场景与企业需求深度绑定,构建起“课桌即工位、实训即实践”的真实职场环境。专班配备42套智能财税系统终端,引入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技术,学生在校即可完成从工商注册到税务申报的全流程实操,真正实现“毕业即上岗”。

  校企双元育人夯实人才培养

  结合企业需求定制课程体系
  
  “以前是我们培养什么样的学生,企业招聘时就接收什么样的学生,入职后有些还要从零学起。现在反过来了,我们密切和企业对接,了解他们的用工需求,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济南信息工程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王焐说。设立智能财税工场专班之初,学校和企业方就明确了采取“校企双师”模式办学,企业派驻工程师与学校教师一起负责教学,选派驻校班主任与学校班主任共同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与辅导。企业导师多为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财务专家,负责实际操作指导;学校教师则负责理论讲解和知识拓展。年均投入1000余课时实践教学,双师教学助力实现了“学生得技能、学校得人才、企业得发展”的共赢局面。
  
  宋丽娜向记者介绍,学校通过调研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企业对财务人才的具体需求,包括所需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等方面,结合学生发展需求,校企双方共同确立了符合企业需求和专业特点的“互联网+财税”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智能财税专班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师资团队。专班课程体系采用“基础理论+岗位技能+职业素养”模块化设计,依据企业需求定标准,借助实训软件与真账实操,融入企业流程,开展一体化实训,将300余个真实案例融入教学,学生人均处理业务量达行业平均水平的1.5倍。

  专班根据每期学生的不同特点,量身定制个性化培养方案,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和实践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位学生的潜能。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紧密围绕企业实际业务场景,学生在校期间就熟悉各类财税工作流程与操作技巧。毕业时,学生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实践技能以及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够迅速适应企业岗位需求。同时,学校还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服务,根据企业员工的技能水平和发展需求,定制专项培训课程,提升企业在职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助力企业提升整体竞争力。
  
  另外,为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与企业需求的持续匹配,学校建立了完善的人才跟踪与反馈机制。在学生入职企业后,学校定期与企业沟通,了解学生的工作表现、职业发展情况以及企业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通过收集企业反馈,学校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培养方案,使人才培养更加符合市场需求。

  聚焦小微痛点创新职教模式

  “校企+”成产教融合新样本

  当前,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产业升级对职业教育提出更高要求。济南信息工程学校瞄准小微企业财税管理人才匮乏、信息化能力不足等发展瓶颈,联合多个校外企业,打造“校企融合、财智融汇、业才融通”人才培养模式。
  
  2月20日,2025年度济南市职业教育工作大会成功召开,会上公布了“2024年济南市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十大案例”。作为唯一市直中职学校,济南信息工程学校“智能财税工场专班”产教融合创新实践案例成功入选,成为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典范。截至目前,专班累计为1000余家小微企业提供账务处理、工商公示及审计服务,帮助企业节省人力成本超500万元,财税处理准确率提升至99.2%。通过“人才培养—技术服务—业务外包”服务链,学校既输送高素质人才,又为企业定制财税健康诊断等数字化服务产品。

  “校企+”智能财税工场的成功实践,为学校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学生初级会计职称考试通过率达85%,远超全省平均水平;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连续三年保持98%以上,企业反馈显示岗位适应周期缩短至15天。第五期专班40名学生中,29人直接进入合作企业实习,就业满意度达100%。
  
  更为重要的是,学校构建起“需求对接—资源整合—标准输出”的产教融合生态。开发《智能财税岗位能力标准》等12项制度规范,建设3门省级精品课程,成为区域职教改革示范标杆,吸引多所院校考察学习。
  
  在王焐看来,职业教育只有深度融入产业变革浪潮,才能实现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重跃升。济南信息学校这一示范样板为新时代产教融合发展提供了生动注解,也为区域经济提质升级开辟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