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世界地球日,为地球做些好事儿

“书”写低碳“种”下未来

神秘打卡点散布在绿意之中,吸引着人们前往参与
点击查看原图
        商报济南消息 4月22日是第56个世界地球日,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呼吁市民一起爱护地球,见证美好春天,日前,一场“走进春日,为地球做些好事儿”的低碳环保公益活动在济南市泉城公园举行。彩绳编织的环保标语随风轻扬,似灵动音符跃动于春光;手绘制作的科普展板整齐排列,如知识画卷铺展在绿野;攒动的人群中欢声笑语此起彼伏,流淌出一曲生机勃勃的春日欢歌……从现场布置到环节设置,活动让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都能意识到,爱护地球最好的方法,就是从身边小事开始。

  “这些书在我家闲置很久了,能让它们继续发挥价值,我特别开心。”活动现场,市民张女士带着孩子捐赠了5本儿童读物。活动当日,像张女士这样携带旧书入场捐赠的市民游客不在少数。

  “参与这次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环保其实就在身边。每一本旧书的流转,都是对地球的一份守护。”志愿者王同学向记者分享道。
  
  记者了解到,这些旧书将被100%投入到环保和儿童发展公益项目中,既实现了资源的再利用与爱心的传递,也为地球的可持续发展增添一份力量。当天,泉城公园化身为巨型生态课堂,46个以“了解地球、了解春日”为主线的神秘打卡点散布在绿意之中,吸引着人们前往参与。记者看到,每个打卡点都设置了植物科普、低碳环保和公益知识问答,参与者在寻找打卡点的过程中,不仅亲近了自然,更学到了实用的环保知识。

  “原来不同植物的叶子形状和生长环境有这么大关系。”刚完成打卡任务的小学生李想兴奋地感叹,完成20个智慧印章的参与者,还能获得春日限定惊喜盲盒和“地球守护者”勋章。
  
  而本次活动的通关奖品便是一份特别的“地球种子盲盒”,里面装有随机蔬菜种子,参与者可以将这份充满希望的礼物带回家,在自家阳台亲手播下种子,用爱心和耐心去浇灌,感受生命的力量。“我要把这些种子种在阳台,看着它们发芽长大。”孩子们手捧盲盒,眼神中满是对绿色未来的憧憬。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种植体验,更是低碳环保行动在日常生活中的延续,让绿色在每个人的生活中生根发芽,让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据悉,此次活动吸引242人参与,111名志愿者加入,共接收捐赠图书138本,累计志愿者服务时长达到666小时。参与者们用一件件力所能及的小事,汇聚成推动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力量,也让“爱护地球”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化作春日里最温暖的行动。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刘庆英 实习生 彭一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