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济南西站枢纽经济商务区

产城融合新槐荫 “西”引力正当时

        2024年,槐荫区沿着高质量发展的轨迹砥砺奋进,提出打造“济南西站枢纽经济商务区”,精心勾勒出“西引力”发展图景。展望2025年,槐荫区又将扬起奋进之帆,在产业升级、商业能级、文化融合等方面全面发力,向着更高目标笃定前行。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许畅

  枢纽经济

  打造“强省会”战略支点

  济南西站作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是槐荫区发展的“黄金支点”。依托这一优势,槐荫区提出建设“济南西站枢纽经济商务区”,瞄准“大窗口、大交通、大文旅、大会展、大商务”五大功能定位,推动高端商务、数字经济等业态集聚。
  
  立足交通枢纽激活经济流量,槐荫区稳扎稳打。济南西站日均客流量超10万人次,为商务区带来巨大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商务区内京东mini mall、弘阳广场等项目,直接承接高铁经济红利。未来,随着地铁4号线开通,商务区将进一步形成“轨道上的商圈”,强化与主城区的联动。
  
  2024年以来,槐荫区高水平谋划建设中央文化区,整体打造文化更厚重、文化产业更鲜明的泉城文化高地。
  
  其中,位于商务区辖区内的中央文化区以“一院四馆”(山东省会大剧院、山东省科技馆、济南市图书馆、济南市美术馆、济南市文化馆)为核心,通过引入书博会、动漫展等文化活动,叠加喜来登酒店、京沪科创大厦等载体,形成“文化+商业+科技”的生态链。
  
  随着保利剧院公司成功落地,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儿童电影展开幕,印象济南成为山东省首个国家级“文艺两新”集聚区实践基地,海那城景区获评山东省旅游休闲街区……这一系列布局不仅提升了商务区区域文化软实力,更通过文旅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重大项目集群

  高质量发展的“硬核支撑”

  近年来,槐荫区的发展成绩单上,“项目”二字尤为亮眼。如2024年全区重点项目加速推进,涵盖产业、民生、基础设施三大领域。
  
  产业项目正成为槐荫区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以济南先进材料智造港为例,仅用6个月实现主体封顶,刷新了项目建设的“槐荫速度”;这些项目推动槐荫区从传统制造业向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高端产业转型。
  
  民生和基础设施项目则体现了这片土地发展的温度与广度。齐鲁黄河大桥全线通车,不仅便利了跨河交通,更将黄河北岸的发展潜力与槐荫区紧密连接;腊山河西路北延等工程则进一步完善了城市路网。槐荫区通过“产业+民生+基建”三线并进,构建起高质量发展的立体化支撑体系。

  商业综合体密集“上新”

  重塑城市消费版图

  如果说重大项目是槐荫区的筋骨,那么密集布局的商业综合体则是其血脉。近年来,槐荫区以商务区为核心,打造了多个地标级商业项目,形成“西引力”效应。
  
  首先是TOD模式引领商业升级。济南西客站TOD综合体、龙湖天街等项目依托轨道交通枢纽优势,采用“TOD+POD”(公共交通导向+公园城市)模式,构建“地铁+商业+城市”的一体化生态。龙湖天街规划380余家品牌,涵盖旗舰影城、超级乐园等多元业态,预计2025年开业后将成为济南西部的商业标杆。这种模式不仅提升了商业效率,更通过人流集聚效应,激活了区域经济活力。
  
  随着京东mini mall山东首店的落地,标志着槐荫区在“首店经济”上的突破。该项目以体验式、年轻化为核心,融合家电、潮玩、电竞等业态,计划年吸引客流80万人次。此外,山东最大的第四代万达广场破土动工,其“万达茂”业态将联动周边商业体,形成国际化商圈。这些项目不仅填补了区域商业空白,更通过差异化定位,推动消费能级跃升。
  
  值得关注的是,苏宁易购PRO旗舰店落地商务区,项目旨在搭建以小家电和智能制造为主要业态的特色商业综合体,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体验家电选购、家装设计等全流程服务。
  
  未来,苏宁易购还计划在槐荫区布局超70家实体门店,涵盖自营大店、零售云加盟店、社区卫星站等多元业态,通过“城市开发+商贸服务”的产业融合模式,加速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
  
  喜来登酒店、银泰综合体等项目,则将商业与文旅深度融合。喜来登酒店规划网红花园大堂、沉浸式宴会厅等特色空间,银泰综合体则瞄准“顶流地标”定位。槐荫区通过引入文化IP、举办电竞赛事和艺术展览,打造“商业+文化”的复合场景,吸引年轻消费群体,塑造城市新名片。

  从“西进”到“西兴”的跃迁之路

  如今,商务区的发展已进入“提质增效”新阶段。通过继续推进绿色低碳项目,探索“双碳”目标下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同时,依托中交创芯智谷等项目,打造创新产业集群,以及随着商业综合体和基础设施完善等,商务区更多商业力量加速布局,“产城融合”稳步向前。
  
  商务区的崛起,是济南“西兴”战略的缩影。其以重大项目为突破口,通过交通枢纽赋能、商业能级跃升、文化价值挖掘,走出了一条“硬实力与软实力并重”的发展路径。
  
  可以想见,未来,随着更多项目落地,商务区有望从“济南西部增长极”升级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标杆”,为“强省会”建设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