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男篮“黑八”在即 山东男篮被“小弟”教了一课
4月15日这个夜晚,对于青岛的两大球球迷群体来说,是一个冰火两重天的夜晚。青岛西海岸在主场被泰山队灌了个5:1,而征战客场的青岛男篮则在季后赛八强战次回合中,客场116:96大胜常规赛领头羊浙江广厦,将系列赛悬念带回主场,距离“黑八”仅一步之遥。
西海岸输泰山或许不算意外,但青岛男篮战胜广厦属实有点儿令人惊喜。常规赛23轮主场赛中,广厦男篮只输了1场球。上赛季的青岛男篮因重建和缺乏经验止步季后赛首轮,他们仅用了一个赛季适应,便学会了如何将季后赛节奏攥到自己手里。
青岛男篮胜在何处?这是这场球最有价值的,同时也是最值得分析的问题。
首战惨败17分后,主教练刘维伟并未执着于技战术层面的推倒重来,而是敏锐捕捉到球员的“精神松懈”问题。通过强调“享受比赛”的减压策略,激活了年轻队伍的潜能。这种将心理建设置于技战术调整之上的策略,及时调整了球员的态度和状态。
青岛此役参与轮换的10名队员中,半数以上的球员仅有一年的季后赛经验,轰下34分10篮板的大外援米奇,甚至是第一年来到CBA。反观山东男篮,本赛季虽重返季后赛,却在关键战役中屡屡暴露缺乏经验和抗压能力不足的短板,两战北控均出现20分溃败的崩盘局面。如何像青岛队般构建心理城墙,应是山东男篮反思的首要课题。
青岛此役三外援合砍82分的背后,是韦瑟斯庞11次助攻串联全队的团队协作。这与山东男篮季后赛时过度依赖外援单打形成鲜明对比。
本赛季常规赛,山东对青岛实现双杀,两次比赛山东外援克里斯均打出了得分20+的数据。可以说,这两场球胜在了克里斯的个人能力。但为什么常规赛处于下风的青岛队却能在季后赛翻盘,记者认为,这靠的是布置战术时对外援清晰的定位。
在这场比赛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青岛队外援的分工,米奇承担攻坚重任,而韦瑟斯庞扮演组织核心,老将鲍威尔作为主要轮换随时待命。这种分工模式既发挥外援优势,又避免本土球员执行战术时发生失误。山东男篮若能借鉴这种将外援工具化的理念,或许能缓解像高诗岩这样的本土核心长期超负荷运转的困境。
换句话说,山东男篮的外援不是个人能力不足,而是对自己的定位不够清晰。这点也需要教练组和管理层加强反思了,是不是在平时的训练中,对外援太惯着些了?
当青岛男篮带着两个主场优势冲击“黑八奇迹”,山东男篮的赛季早已在首轮黯然落幕。这对同省兄弟的竞技轨迹分野,恰似中国篮球转型的缩影:前者代表着年轻化、小球化、心理强韧化的新方向,后者则警示着依赖内线、迷信外援、忽视梯队建设的传统困局。
或许真正的“齐鲁德比”精神,不在于场上的胜负较量,而在于这种彼此镜鉴、相互促进的良性竞争格局。青岛男篮已为兄弟球队蹚出一条突围之路,现在轮到山东男篮做出选择了。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曹建民 王润潇
西海岸输泰山或许不算意外,但青岛男篮战胜广厦属实有点儿令人惊喜。常规赛23轮主场赛中,广厦男篮只输了1场球。上赛季的青岛男篮因重建和缺乏经验止步季后赛首轮,他们仅用了一个赛季适应,便学会了如何将季后赛节奏攥到自己手里。
青岛男篮胜在何处?这是这场球最有价值的,同时也是最值得分析的问题。
首战惨败17分后,主教练刘维伟并未执着于技战术层面的推倒重来,而是敏锐捕捉到球员的“精神松懈”问题。通过强调“享受比赛”的减压策略,激活了年轻队伍的潜能。这种将心理建设置于技战术调整之上的策略,及时调整了球员的态度和状态。
青岛此役参与轮换的10名队员中,半数以上的球员仅有一年的季后赛经验,轰下34分10篮板的大外援米奇,甚至是第一年来到CBA。反观山东男篮,本赛季虽重返季后赛,却在关键战役中屡屡暴露缺乏经验和抗压能力不足的短板,两战北控均出现20分溃败的崩盘局面。如何像青岛队般构建心理城墙,应是山东男篮反思的首要课题。
青岛此役三外援合砍82分的背后,是韦瑟斯庞11次助攻串联全队的团队协作。这与山东男篮季后赛时过度依赖外援单打形成鲜明对比。
本赛季常规赛,山东对青岛实现双杀,两次比赛山东外援克里斯均打出了得分20+的数据。可以说,这两场球胜在了克里斯的个人能力。但为什么常规赛处于下风的青岛队却能在季后赛翻盘,记者认为,这靠的是布置战术时对外援清晰的定位。
在这场比赛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青岛队外援的分工,米奇承担攻坚重任,而韦瑟斯庞扮演组织核心,老将鲍威尔作为主要轮换随时待命。这种分工模式既发挥外援优势,又避免本土球员执行战术时发生失误。山东男篮若能借鉴这种将外援工具化的理念,或许能缓解像高诗岩这样的本土核心长期超负荷运转的困境。
换句话说,山东男篮的外援不是个人能力不足,而是对自己的定位不够清晰。这点也需要教练组和管理层加强反思了,是不是在平时的训练中,对外援太惯着些了?
当青岛男篮带着两个主场优势冲击“黑八奇迹”,山东男篮的赛季早已在首轮黯然落幕。这对同省兄弟的竞技轨迹分野,恰似中国篮球转型的缩影:前者代表着年轻化、小球化、心理强韧化的新方向,后者则警示着依赖内线、迷信外援、忽视梯队建设的传统困局。
或许真正的“齐鲁德比”精神,不在于场上的胜负较量,而在于这种彼此镜鉴、相互促进的良性竞争格局。青岛男篮已为兄弟球队蹚出一条突围之路,现在轮到山东男篮做出选择了。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曹建民 王润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