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肤泉陷入“致癌门”旗下多个品牌去年国内关停
欧莱雅还能否撑住中国市场?

资料图

“美妆巨头”欧莱雅集团又一次陷入“致癌门”。3月初,其旗下主做敏感肌修护品牌理肤泉被检测出Effaclar Duo清痘净肤双重调理乳发现微量的苯。而早在1月,欧莱雅旗下CeraVe适乐肤和其他BPO痤疮治疗产品就检测出含有高浓度致癌化学物质苯。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注意到,在黑猫投诉平台公布的2024年度企业红黑榜中,欧莱雅旗下的3CE和修丽可均位列黑榜前五。而从业绩上看,欧莱雅集团2024年在中国大陆的美妆市场呈负增长,近14年来首次下滑。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孙姮 贺楚婧
理肤泉产品在美国被召回
消费者担忧国内市场
3月12日,美妆界“龙头”品牌欧莱雅在检测旗下理肤泉品牌Effaclar Duo清痘净肤双重调理乳时发现了微量的苯。由于担心产品可能受到苯的污染,欧莱雅已在美国召回其所有批次的Effaclar Duo。欧莱雅相关人士回应称,仅在理肤泉Effaclar Duo清痘净肤双重调理乳的某一批次产品中检测到少量的苯污染,而本次主动召回仅限美国和加拿大市场,不涉及中国市场。
据悉,苯是国际公认的致癌物质。而理肤泉Effaclar Duo清痘净肤双重调理乳产品的主要成分为过氧化苯甲酰(BPO),又名过氧苯甲酰和过氧化二苯甲酰,可通过杀灭细菌达到治疗痤疮的效果。过氧化苯甲酰的不稳定性会导致苯的形成。在我国,国家药监局2021年5月修订的《化妆品禁用原料目录》中,明确禁止过氧苯甲酰在化妆品中的使用。
虽然欧莱雅承诺基于对消费者安全的承诺,已与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密切协作,主动将现存产品下架,且不涉及中国市场。但因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早就将过氧化苯甲酰列为3类致癌物,事件一经发布仍引发互联网热议,不少消费者对此表示担忧。
带着消费者的顾虑,记者联系欧莱雅、理肤泉方进行采访,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应。记者注意到,在国家药监局官网的信息显示,上述被召回的理肤泉Effaclar Duo清痘净肤双重调理乳并未在中国市场进行备案。此外记者发现,目前在理肤泉天猫旗舰店,也有一款适合“战痘”的理肤泉Effaclar Duo+M水乳在销售,套装价格为479元,页面显示已售“1000+”。
欧莱雅二陷“致癌门”
理肤泉前高管任职巴黎欧莱雅
今年刚刚开始三个月,欧莱雅陷入“致癌门”已是第二次。在1月,同样在美国市场,有媒体报道称欧莱雅旗下Cer-aVe适乐肤和其他BPO痤疮治疗产品检测出含有高浓度致癌化学物质苯,而欧莱雅将面临至少六起集体诉讼。彼时,欧莱雅也称涉事产品未在中国销售,且旗下所有产品均经过严格质检和安全性测试。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此事发生前夕,欧莱雅才刚刚宣布前理肤泉中国品牌总经理(General Manager)孟颖琪为巴黎欧莱雅中国品牌总经理,该任命将于2025年4月1日正式生效。公开资料显示,孟颖琪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广告系,在2008年以管培生的身份加入欧莱雅中国,并先后在植村秀、巴黎欧莱雅、理肤泉担任多个职位。2013年10月,孟颖琪开始独立管理巴黎欧莱雅的彩妆品类。
2022年3月,孟颖琪从巴黎欧莱雅品牌业务总监一职调任理肤泉中国品牌总监,并在其后被擢升为理肤泉中国品牌总经理。同年,欧莱雅将活性健康化妆品部(Active Cosmetics Division)更名为皮肤科学美容事业部(Dermatological Beauty Division),理肤泉为该部门主要营收品牌,年营收超过10亿欧元。
然而,经历了2023年的双位数增长之后,欧莱雅皮肤科学美容部门增速放缓明显,仅同比增长9.8%。欧莱雅中国官网显示,皮肤科学美容部门的商业模式主要建立在“医生推荐基础上”,扩大与健康领域专家的合作关系对部门品牌的发展至关重要。有业内人士分析,相比国内一些主攻皮肤学级的护肤品牌,欧莱雅在医院、诊所等渠道的渗透率还不够。
在孟颖琪调任后,理肤泉中国将由谁来掌舵?截至发稿前,官方尚未公开做出回应。
旗下多个品牌去年退出中国市场
销售额近14年来首次下滑
当下,国际美妆“大牌”已成为投诉“重灾区”。在今年“3·15”期间,黑猫投诉平台发布2024年度企业红黑榜,榜单涉及游戏、影音直播、网上商城等17大领域,通过“有效投诉量”“回复量+确认完成量”“回复率”“完成率”“响应时间”“初始分配时间”等多个维度的影响因子计算权重得出排行,客观反映企业2024年投诉处理情况。
记者注意到,在美妆领域,黑榜前五名上榜品牌分别是3CE、Dior 迪奥、Chanel香奈儿、修丽可和娇韵诗,其中3CE和修丽可均属于欧莱雅集团。黑猫平台数据显示,3CE因眼影盘破损发霉且售后推诿,累计投诉659件,回复率仅17.6%。有消费者在3CE旗舰店买了眼影盘,收到的眼影盘商品有很严重的破裂以及污渍发霉黑点。申请售后商家说定损退款50%,后续商家又称没有说过,不同意退款。而修丽可因“抗氧瓶”效果与宣传不符,也位列黑榜。
在销售业绩上,2月初,欧莱雅集团发布2024年年度财报,本周期销售额增长5.1%至434.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292亿元)创历史新高,营业利润率达到创纪录的20%,营业利润86.8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657.8亿元),同比增长6.7%。
但从中国市场看,财报显示,除北亚区外所有市场实现同比增长,北亚区销售额同比下降3.2%至103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80亿元),中国大陆的美妆市场呈负增长,这也是欧莱雅中国近14年来首次下滑。
据不完全统计,过去一年中,欧莱雅集团多个中低端品牌宣布退出中国市场,包括平价彩妆品牌NYX、面膜品牌美即等。有业内分析人士指出,随着彩妆市场竞争加剧,欧莱雅在中国的大众市场中失去了一部分市场份额,主要被像珀莱雅、巨子生物等本土品牌夺走。从近一年来国内外美妆企业的财报来看,高端国际品牌失意,大众国货崛起已经成为了新的趋势。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孙姮 贺楚婧
理肤泉产品在美国被召回
消费者担忧国内市场
3月12日,美妆界“龙头”品牌欧莱雅在检测旗下理肤泉品牌Effaclar Duo清痘净肤双重调理乳时发现了微量的苯。由于担心产品可能受到苯的污染,欧莱雅已在美国召回其所有批次的Effaclar Duo。欧莱雅相关人士回应称,仅在理肤泉Effaclar Duo清痘净肤双重调理乳的某一批次产品中检测到少量的苯污染,而本次主动召回仅限美国和加拿大市场,不涉及中国市场。
据悉,苯是国际公认的致癌物质。而理肤泉Effaclar Duo清痘净肤双重调理乳产品的主要成分为过氧化苯甲酰(BPO),又名过氧苯甲酰和过氧化二苯甲酰,可通过杀灭细菌达到治疗痤疮的效果。过氧化苯甲酰的不稳定性会导致苯的形成。在我国,国家药监局2021年5月修订的《化妆品禁用原料目录》中,明确禁止过氧苯甲酰在化妆品中的使用。
虽然欧莱雅承诺基于对消费者安全的承诺,已与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密切协作,主动将现存产品下架,且不涉及中国市场。但因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早就将过氧化苯甲酰列为3类致癌物,事件一经发布仍引发互联网热议,不少消费者对此表示担忧。
带着消费者的顾虑,记者联系欧莱雅、理肤泉方进行采访,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应。记者注意到,在国家药监局官网的信息显示,上述被召回的理肤泉Effaclar Duo清痘净肤双重调理乳并未在中国市场进行备案。此外记者发现,目前在理肤泉天猫旗舰店,也有一款适合“战痘”的理肤泉Effaclar Duo+M水乳在销售,套装价格为479元,页面显示已售“1000+”。
欧莱雅二陷“致癌门”
理肤泉前高管任职巴黎欧莱雅
今年刚刚开始三个月,欧莱雅陷入“致癌门”已是第二次。在1月,同样在美国市场,有媒体报道称欧莱雅旗下Cer-aVe适乐肤和其他BPO痤疮治疗产品检测出含有高浓度致癌化学物质苯,而欧莱雅将面临至少六起集体诉讼。彼时,欧莱雅也称涉事产品未在中国销售,且旗下所有产品均经过严格质检和安全性测试。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此事发生前夕,欧莱雅才刚刚宣布前理肤泉中国品牌总经理(General Manager)孟颖琪为巴黎欧莱雅中国品牌总经理,该任命将于2025年4月1日正式生效。公开资料显示,孟颖琪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广告系,在2008年以管培生的身份加入欧莱雅中国,并先后在植村秀、巴黎欧莱雅、理肤泉担任多个职位。2013年10月,孟颖琪开始独立管理巴黎欧莱雅的彩妆品类。
2022年3月,孟颖琪从巴黎欧莱雅品牌业务总监一职调任理肤泉中国品牌总监,并在其后被擢升为理肤泉中国品牌总经理。同年,欧莱雅将活性健康化妆品部(Active Cosmetics Division)更名为皮肤科学美容事业部(Dermatological Beauty Division),理肤泉为该部门主要营收品牌,年营收超过10亿欧元。
然而,经历了2023年的双位数增长之后,欧莱雅皮肤科学美容部门增速放缓明显,仅同比增长9.8%。欧莱雅中国官网显示,皮肤科学美容部门的商业模式主要建立在“医生推荐基础上”,扩大与健康领域专家的合作关系对部门品牌的发展至关重要。有业内人士分析,相比国内一些主攻皮肤学级的护肤品牌,欧莱雅在医院、诊所等渠道的渗透率还不够。
在孟颖琪调任后,理肤泉中国将由谁来掌舵?截至发稿前,官方尚未公开做出回应。
旗下多个品牌去年退出中国市场
销售额近14年来首次下滑
当下,国际美妆“大牌”已成为投诉“重灾区”。在今年“3·15”期间,黑猫投诉平台发布2024年度企业红黑榜,榜单涉及游戏、影音直播、网上商城等17大领域,通过“有效投诉量”“回复量+确认完成量”“回复率”“完成率”“响应时间”“初始分配时间”等多个维度的影响因子计算权重得出排行,客观反映企业2024年投诉处理情况。
记者注意到,在美妆领域,黑榜前五名上榜品牌分别是3CE、Dior 迪奥、Chanel香奈儿、修丽可和娇韵诗,其中3CE和修丽可均属于欧莱雅集团。黑猫平台数据显示,3CE因眼影盘破损发霉且售后推诿,累计投诉659件,回复率仅17.6%。有消费者在3CE旗舰店买了眼影盘,收到的眼影盘商品有很严重的破裂以及污渍发霉黑点。申请售后商家说定损退款50%,后续商家又称没有说过,不同意退款。而修丽可因“抗氧瓶”效果与宣传不符,也位列黑榜。
在销售业绩上,2月初,欧莱雅集团发布2024年年度财报,本周期销售额增长5.1%至434.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292亿元)创历史新高,营业利润率达到创纪录的20%,营业利润86.8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657.8亿元),同比增长6.7%。
但从中国市场看,财报显示,除北亚区外所有市场实现同比增长,北亚区销售额同比下降3.2%至103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80亿元),中国大陆的美妆市场呈负增长,这也是欧莱雅中国近14年来首次下滑。
据不完全统计,过去一年中,欧莱雅集团多个中低端品牌宣布退出中国市场,包括平价彩妆品牌NYX、面膜品牌美即等。有业内分析人士指出,随着彩妆市场竞争加剧,欧莱雅在中国的大众市场中失去了一部分市场份额,主要被像珀莱雅、巨子生物等本土品牌夺走。从近一年来国内外美妆企业的财报来看,高端国际品牌失意,大众国货崛起已经成为了新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