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字红利惠及更多群众
“1751”运行工作体系!山东这样推进数字政府建设
商报济南消息 3月20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邀请省大数据局主要负责同志等解读《山东省数字政府建设一体化综合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改革方案》)。《改革方案》就未来3年数字政府建设“干什么、怎么干”作了部署安排,明确了17项重点任务,重点谋划建设“1751”数字政府运行工作体系。
“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是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工程,发挥着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省政府副秘书长,省大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健介绍,近年来,我省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强化工作统筹、深化数据共享、创新场景应用,打造了“爱山东”“山东通”两大服务平台,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位列全国第一方阵,“开放数林指数”位居全国第一,数字政府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当前,数字化已深度融入人们生产生活,人民群众对数字化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同时,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飞速发展,为政府治理服务提供了新手段,也带来了新挑战。王健表示,《改革方案》的出台,是回应人民群众关切的具体行动,也是顺应数字化发展大势的必然要求。
《改革方案》就未来3年数字政府建设“干什么、怎么干”作了部署安排,明确了17项重点任务,重点谋划建设“1751”数字政府运行工作体系。
“1”即夯实一体化数智平台支撑。《改革方案》提出,着力提高云网、数据、组件等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打造能力共享平台、多跨业务中台,实现各类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共用。同时,顺应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趋势,加快构建政务领域人工智能服务体系。
“7”即提升七大领域数智化效能。在党建工作方面,运用系统方法和数字化手段,重塑业务流程,实现各层级一体推进、高效协同。在经济调节方面,建立健全经济社会数据指标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研判、政策调控等提供智能化支撑。在智慧监管方面,完善监管领域数字化、智能化应用,推出“涉企联合检查一张网”,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减少入企检查频次,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在社会管理方面,健全数字法治体系,推进智慧社区、数字乡村建设,加快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在公共服务方面,持续拓展“一件事一次办”范围,升级“爱山东”,全领域深化“无证明之省”建设,全面推广应用“鲁通码”,推动惠企便民政策“免申即享、快速直达”。在生态环保和自然资源方面,推进“双碳”综合数字化应用建设,提升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水利、气象等领域智能化风险防范和治理能力。在政务运行方面,做强做优“山东通”,持续推动机关内部事务网上办、掌上办;加快“齐鲁一表通”推广应用,减少基层填表报数负担。
“5”即完善五项统筹管理机制。在规划统筹方面,加强部门职责、事项、系统和数据“四项清单”关联管理,一体推进业务规划和数字化规划。在建设统筹方面,坚持统筹集约、充分利旧、急用先行,强化政务信息化项目集约建设,加强政务信息系统整合,提高数字政府建设的整体性。在安全统筹方面,健全数字政府安全防护体系,强化网络安全、数据安全责任落实,提升安全保障能力与自主可控水平。在管理统筹方面,加强全省政务信息化项目全口径备案、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项目建设质效。在运营统筹方面,建立专业化运营队伍,形成体系化工作流程,提升全域全层级运营服务能力。
第二个“1”即一体化释放公共数据要素价值。“公共数据规模体量大、数据质量好、价值潜能大,带动作用强。”王健介绍,《改革方案》还提出,加强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进一步提升数据共享、开放水平,开展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促进全社会开展数据创新应用,充分释放数据的复用增效、协同优化、融合创新效应。
◎本组撰文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颂博 王琳
“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是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工程,发挥着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省政府副秘书长,省大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健介绍,近年来,我省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强化工作统筹、深化数据共享、创新场景应用,打造了“爱山东”“山东通”两大服务平台,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位列全国第一方阵,“开放数林指数”位居全国第一,数字政府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当前,数字化已深度融入人们生产生活,人民群众对数字化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同时,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飞速发展,为政府治理服务提供了新手段,也带来了新挑战。王健表示,《改革方案》的出台,是回应人民群众关切的具体行动,也是顺应数字化发展大势的必然要求。
《改革方案》就未来3年数字政府建设“干什么、怎么干”作了部署安排,明确了17项重点任务,重点谋划建设“1751”数字政府运行工作体系。
“1”即夯实一体化数智平台支撑。《改革方案》提出,着力提高云网、数据、组件等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打造能力共享平台、多跨业务中台,实现各类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共用。同时,顺应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趋势,加快构建政务领域人工智能服务体系。
“7”即提升七大领域数智化效能。在党建工作方面,运用系统方法和数字化手段,重塑业务流程,实现各层级一体推进、高效协同。在经济调节方面,建立健全经济社会数据指标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研判、政策调控等提供智能化支撑。在智慧监管方面,完善监管领域数字化、智能化应用,推出“涉企联合检查一张网”,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减少入企检查频次,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在社会管理方面,健全数字法治体系,推进智慧社区、数字乡村建设,加快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在公共服务方面,持续拓展“一件事一次办”范围,升级“爱山东”,全领域深化“无证明之省”建设,全面推广应用“鲁通码”,推动惠企便民政策“免申即享、快速直达”。在生态环保和自然资源方面,推进“双碳”综合数字化应用建设,提升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水利、气象等领域智能化风险防范和治理能力。在政务运行方面,做强做优“山东通”,持续推动机关内部事务网上办、掌上办;加快“齐鲁一表通”推广应用,减少基层填表报数负担。
“5”即完善五项统筹管理机制。在规划统筹方面,加强部门职责、事项、系统和数据“四项清单”关联管理,一体推进业务规划和数字化规划。在建设统筹方面,坚持统筹集约、充分利旧、急用先行,强化政务信息化项目集约建设,加强政务信息系统整合,提高数字政府建设的整体性。在安全统筹方面,健全数字政府安全防护体系,强化网络安全、数据安全责任落实,提升安全保障能力与自主可控水平。在管理统筹方面,加强全省政务信息化项目全口径备案、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项目建设质效。在运营统筹方面,建立专业化运营队伍,形成体系化工作流程,提升全域全层级运营服务能力。
第二个“1”即一体化释放公共数据要素价值。“公共数据规模体量大、数据质量好、价值潜能大,带动作用强。”王健介绍,《改革方案》还提出,加强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进一步提升数据共享、开放水平,开展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促进全社会开展数据创新应用,充分释放数据的复用增效、协同优化、融合创新效应。
◎本组撰文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颂博 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