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从特巡警到治安警

一位基层民警的变形计

点击查看原图
魏学龙在解决诉求中收获群众的认可
点击查看原图
        在公安队伍中,总有一些人,凭借着坚定的信念、不懈的努力和对工作的无限热爱,在不同的岗位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他们或许会面临重重困难和挑战,但从不退缩,始终坚守初心,为守护一方平安默默奉献。
  
  今年47岁的济南市公安局历下区分局民警魏学龙就是其中一位。2022年,他从特巡警转换岗位成为治安警,对于人到中年的人来说,转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长期的特巡警工作让他的身体已经习惯了特定的工作节奏和强度,这些工作经验在新岗位上不能完全适用,一切都要重新学习。“这对于我的职业生涯是一个新的挑战”,魏学龙说道。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刘东宁 通讯员 赵亚辉 孟蕾

  潜心学习,在钻研业务中磨砺成长

  面对挑战,魏学龙没有丝毫退缩,而是在业务学习上,下足了苦功夫。刚刚转岗的日子里,心中总有一个声音在激励着他——“新入职的年轻民警都行,我难道因为年龄大就不行了吗?”这股子不服输的劲儿支撑着他一头扎进案件办理工作中。
  
  魏学龙先是找来治安案件卷宗,反复翻阅、反复标记。有时候,为了弄清楚一个案件的细节,他会把卷宗翻上好几遍,每一次翻阅都能有新的收获。
  
  除此之外,他还认了一个师傅,“廉学顺是我的老大哥,也是我从警路上的良师益友。他有着丰富的办案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跟着他,我学到了太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魏学龙说道。
  
  魏学龙口中的廉学顺是老民警,对于一些案件,有着自己独到且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为此,魏学龙总跟在廉学顺身边,仔细观察老大哥的一举一动。廉学顺在询问当事人时,三言两语间便能找到切入点,让当事人放下戒备,如实陈述事情的经过;在勘查现场时,总能从杂乱无章的现场中找到关键线索。魏学龙都默默记在心里,暗自学习。
  
  除了跟班学习,魏学龙也注重理论学习。他常常在下班后,留在办公室里,逐字逐句地研读法条和典型事例,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的案例,整理成笔记,思考自己遇到此类问题时该如何应对。
  
  此外,魏学龙还把辖区的地图熟记于心,标注监控位置,分析覆盖范围和盲区。一本密密麻麻的笔记,见证了他的努力和付出。
  
  仅仅一个多月,魏学龙就熟知了辖区的监控布局,并掌握了治安警工作要点,在新岗位站稳脚跟,还多次在监控盲区中找到线索,让棘手案件出现转机。

  锲而不舍,在侦查办案中破茧成蝶

  理论学习扎实了,可实践起来还是有些难度,魏学龙本以为掌握了那些法律法规、案例分析以及侦查技巧,在实际办案中就能游刃有余,可现实却不是这样的。
  
  在一次调查电动车盗窃案件时,现场遗留的线索极少,魏学龙按照理论步骤,分析这起案子。然而,随着调查的深入,他发现所有的线索都断了,案件陷入了僵局。
  
  魏学龙反复思考,回忆理论知识,却始终找不到突破口。他想起自己当初转岗时的决心,以及听过的一句话:“理论知识是基础,但实际办案中,要会重新审视整个案件,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还要学会利用周边的人际关系网络,收集更多的信息。”
  
  于是,魏学龙把线索点聚焦到了周边的商户,随后,他在小区门口的一家早餐铺前停下,询问老板:“老板,昨天晚上您睡觉的时候有没有听到什么动静啊?比如电动车响声之类的。”老板回忆到凌晨的时候听到一阵电动车警报声,但很快就没了动静,所以当时没太在意。
  
  这个信息让魏学龙有了方向,锁住的电动车若强行推动的话,持续发出的警报声很容易暴露,他判断小偷很可能还没有走远。可案发小区四处嘈杂,居民们进进出出,这无疑加大了寻找的难度。魏学龙沿着小区周边的道路仔细查看,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地方。
  
  在一个拐角处,他发现了一小片电动车外壳的碎片,顺着这条线索,魏学龙在附近一个破旧仓库里,找到了报案人被盗的电动车。此时,小偷还没来得及将车转移,魏学龙当场将其抓获。当报案人看到失而复得的电动车时,激动地握住魏学龙的手:“魏警官,太感谢您了,您可真是帮了我的大忙!”
  
  一次次的实践,一次次的总结,魏学龙逐渐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平衡点。他凭借着锲而不舍的精神,在治安警的岗位上越来越得心应手,实现了真正的破茧成蝶。

  真诚为民,在解决诉求中收获认可

  特巡警多执行特殊任务,很少与群众接触,而治安警则需要面对大量的群众工作,这对魏学龙而言也曾是不小的挑战。但转岗至今,魏学龙凭着一颗真诚的心,不断收获着群众的认可。
  
  在一次巡逻中,一位大娘看到魏学龙后,上来便抓着魏学龙的手,像是认识多年的熟人一样,问候他的近况。原来,不久前,这位大娘因为邻居在公共楼道堆放杂物,影响了自己的出行,双方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大娘气不过,便向民警寻求帮助。
  
  当时的魏学龙,虽然对处理这类邻里纠纷还不太熟练,但他深知群众的诉求无小事,便耐心地接待了大娘。在往后的日子里,魏学龙多次前往大娘和邻居家,分别与他们沟通。在得知邻居因为东西实在多,没地儿放后,魏学龙主动帮他联系居委会想办法,“我理解您的难处,这样吧,我帮您一起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在您家里腾出点空间来。”
  
  同时,魏学龙也让大娘理解邻居的难处,“大娘,邻里之间还是要多些包容和理解,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别因为这点小事伤了和气。”大娘听了,连连点头。
  
  就这样,在几番沟通下,邻居终于把楼道里的杂物清理干净了,大娘也不再生气,两人重归于好。
  
  为了感谢魏学龙,大娘特意买了瓜子和茶叶,一定要送给他。魏学龙笑着说:“大娘,瓜子我收下,茶叶您拿回去自己喝,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从那以后,魏学龙在群众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了。曾经沉默寡言的他,也变得善于和群众交流,成为了大家信赖的贴心人。
  
  魏学龙说:“守护一方安宁,是我的职责所在。我会继续努力,让犯罪分子无处遁形,让居民们生活得更加安心。”在辖区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魏学龙忙碌的身影,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一名治安警的担当和使命,成为辖区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