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产业核心 紧盯项目关键
历下区吹响高质量招商服务冲锋号

泉城人才公园(资料图)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更是推进历下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为全面贯彻落实济南市委、市政府“项目提升年”安排部署,历下区构建招商矩阵,聚焦产业核心,紧盯项目关键,瞄准服务靶心,以系统思维、科学方法推进招商再提速、服务再提质,切实推动招商服务工作实现全贯通、全覆盖、全链条提升,吹响了2025年高质量招商服务的冲锋号。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崔艳红 实习生 边胜龙 董娅轩
构建招商矩阵
“1+3+N”服务体系形成工作强合力
进一步整合全区招商资源,完善工作职能,建立“1+3+N”招商服务体系,形成各司其职、上下联动、横向配合的招商新局面。
坚持“项目为王、招商为要”理念,发挥区领导高位推动作用,高标准谋划带队招商,高效率推动项目落地,高质量开展走访服务,切实提升全区招商服务质效。
激活济南古城片区、济南中央商务区和山东历下经济开发区三大产业招商主阵地。以济南中央商务区为例,截至去年年底,CBD已经形成“亿元楼”14座,该片区累计注册市场主体1.3万余家,其中企业8600余家,预计全年实现税收120亿元。而对于古城片区,历下区在已有大流量的基础上,将向流量要效益,比如今年计划重点招引短视频、影视文化等文旅产业项目入驻,把流量变成“真金白银”。今年,随着CBD山泉湖河城五座超高建筑的陆续封顶、投用和历下经济开发区的招商推进,这些增量也必将为历下的发展注入新动能。
2025年,济南古城片区将围绕直播经济、首发经济、游戏动漫等新消费业态,加大文化创意产业项目招引力度,加快新兴数字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济南中央商务区锚定总部、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主攻方向和产业定位,擦亮“泉管家”服务品牌,加快构建资源集聚、业态丰富的良好产业生态圈。山东历下经开区深耕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两大百亿级链式产业集群,聚焦“2+N”产业布局和细分赛道,引上游、招下游、抓龙头、带配套,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桥头堡”。
由全区招商主体、服务主体及招商合伙人组建的招商服务矩阵,汇聚多元招商力量。历下区投促局作为招商主体,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做好项目招引、宣传推介、业务指导等工作。各产业主管部门树牢“抓招商就是抓产业”的理念,科学定位产业招引方向,制定专项招商方案,实施精准招引。各街道作为服务主体,发挥属地优势,成立服务团队,加强企业日常沟通和服务保障。充分调动各产业领域链主企业、行业协会、合作基金、咨询机构、科创平台等招商合伙人的招商积极性和参与度,开展“益企同行”招商行动,全面拓宽招商渠道,推动优质项目高效落地。
聚焦产业核心
招商“五部曲”打造产业生态强磁场
进一步拆解产业招商全流程,落实产业招商责任,加强产业招商谋划,拓宽招引路径,推动产业招商量质齐升。
夯实产业基础“四张清单”,围绕产业概况、园区载体等信息,全面梳理“资源清单”,突出发展优势;聚焦各级政策纵向叠加和各领域政策横向联结,理清“政策清单”,汇集政策合力;着眼全区企业资源,进一步梳理“龙头企业清单”,精准定位产业链分布;紧扣细分产业赛道,细化具体工作步骤,制定“行动清单”,明确招引“作战图”。
围绕全区主导产业、战新产业、未来产业,采取“点、线、面”结合方式锁定目标企业,力争引进一批旗舰企业、标志性项目和未来产业等新质生产力项目落地。“点”上,紧盯各类百强企业、链主、龙头企业、高成长性企业等,引进一批旗舰企业、标志性项目;“线”上,围绕延链、补链、强链,紧盯产业链关键环节、缺失部位,串点连线健全产业链条;“面”上,以产业链、供应链为牵引,辐射带动一批服务配套企业落地,连线拓面打造产业生态。同时,要聚焦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机器人、生物制造、未来网络等前沿领域,积极谋划一批未来产业项目落地。
做好增量招引,紧扣新发展机遇,精准施策、靶向发力。聚焦国企改革机遇,精准对接央国企投资需求,积极引导新设总部、平台或子分机构落户历下。聚焦民营企业发展“正当其时”的窗口期,加大高科技企业、新质生产力项目对接力度,针对项目需求精准施策、纾困解难,以优质发展环境吸引企业集聚。聚焦扩大对外开放机遇,发挥历下经开区、自贸试验区等区域战略叠加优势,强力招引高技术领域、现代服务业外资项目,形成外资新的增长点。
做好存量挖掘,向存量“挖投资”,鼓励本地龙头企业通过业务合作、并购重组等方式,积极招引上下游战略合作伙伴,扩大本地投资。向存量“挖市场”,鼓励支持辖区企业强强联合、对接合作,加强资源协同配套,打通供需“内循环”,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向存量“挖空间”,将存量载体资源盘活与产业、招商、服务一体化推进,拓展特色产业空间,吸引更多有规模、有影响力的企业入驻。
拓宽外部招商渠道,深入开展“投资历下”系列招商活动,积极与招商合伙人组建亲清、专业的“招商小分队”,深耕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开展“组团招商”。借助进博会、服贸会、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等高层级、国际化展会活动,挖掘合作机会,加强宣传推介。积极接洽国际性招商平台、中外商协会,聚焦德国、法国、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开展国际化招商。
紧盯项目关键
压实闭环“四步走”优化招商全流程
落实项目首谈责任制,明确各阶段工作时限,分类、分层、分级推进,提升招引效率。建立“1+X”项目研判机制,对项目效益贡献、产业适配度等落地实际和市场需求、核心竞争力、风险防范等价值潜力进行研判分析。
建立全要素保障机制,依据企业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资源对接和支持保障,量身打造服务推进方案。用好资本赋能、场景机遇、人才技术关键“三招”。用好资本赋能,强化与省市属平台、金融机构共建联动,搭建资金和项目的对接平台,共同介入、全程参与、主动服务,赋能项目落地。用好场景机遇,健全应用场景“机会清单”发布机制,聚焦各重点产业领域积极创设应用场景,梳理需求供给清单,为项目提供丰富的市场机遇。用好人才技术,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公共资源服务平台,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提升科技成果转化,为项目提供支持保障。提升招商引资行为规范,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强化政策制定和项目招引过程的规范性。
瞄准服务“靶心”
四大服务行动赋能企业发展全周期
持续深化“招商服务年”活动成效,搭建政企合作交流平台,强化为企服务赋能,坚持有需必应、有难必帮、无事不扰,着力营造亲清政商关系。
加大企业常态沟通联系,实施“企航无忧”助企行动,坚持“有情服务”,以“有解思维”推动“有效作为”。持续深化“三级包联”服务体系,落实区级领导走访包联工作机制,搭建政企“会客厅”交流平台,通过“联心早餐会”“亲清下午茶”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与企业深度对话,让企业在温馨的氛围中谈想法、提建议、话未来。
强化高端人才服务赋能,制定“泉益企”人才服务保障计划,打造精准度高、实用性强、覆盖面广的服务产品矩阵。在科研服务、金融服务、住房保障、子女入学、医疗保健等方面全面升级服务举措,为企业高管高端人才营造良好生活发展环境。策划企业家高阶培训交流活动,进一步深化务实合作、互利共赢,推动企业与历下区发展同频共振。
提升招商服务专业本领,实施“招商菁英”培优计划,通过举办培训班、邀请专家授课、外派挂职锻炼、联合专业机构驻点等举措,分批对领导干部、招商骨干、一线招商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培养招商人员“客户”思维,为企业讲透优势、讲清政策,以更加专业化、具体化、精细化的方式做好招商服务工作。
健全“益企同行”政企长效交流机制,进一步深化务实合作、互利共赢,推动企业与历下发展同频共振。
作为济南市的成熟城区,历下区如何在有限的空间资源内寻求最大的发展质效?历下区将以“项目提升年”为牵引,以项目为载体,向存量要效益,向增量争发展。新开工项目厉兵秣马、蓄势待发,在建项目快马加鞭、热火朝天……这个春天,到处可见历下奔跑的发展氛围和澎湃动力。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崔艳红 实习生 边胜龙 董娅轩
构建招商矩阵
“1+3+N”服务体系形成工作强合力
进一步整合全区招商资源,完善工作职能,建立“1+3+N”招商服务体系,形成各司其职、上下联动、横向配合的招商新局面。
坚持“项目为王、招商为要”理念,发挥区领导高位推动作用,高标准谋划带队招商,高效率推动项目落地,高质量开展走访服务,切实提升全区招商服务质效。
激活济南古城片区、济南中央商务区和山东历下经济开发区三大产业招商主阵地。以济南中央商务区为例,截至去年年底,CBD已经形成“亿元楼”14座,该片区累计注册市场主体1.3万余家,其中企业8600余家,预计全年实现税收120亿元。而对于古城片区,历下区在已有大流量的基础上,将向流量要效益,比如今年计划重点招引短视频、影视文化等文旅产业项目入驻,把流量变成“真金白银”。今年,随着CBD山泉湖河城五座超高建筑的陆续封顶、投用和历下经济开发区的招商推进,这些增量也必将为历下的发展注入新动能。
2025年,济南古城片区将围绕直播经济、首发经济、游戏动漫等新消费业态,加大文化创意产业项目招引力度,加快新兴数字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济南中央商务区锚定总部、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主攻方向和产业定位,擦亮“泉管家”服务品牌,加快构建资源集聚、业态丰富的良好产业生态圈。山东历下经开区深耕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两大百亿级链式产业集群,聚焦“2+N”产业布局和细分赛道,引上游、招下游、抓龙头、带配套,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桥头堡”。
由全区招商主体、服务主体及招商合伙人组建的招商服务矩阵,汇聚多元招商力量。历下区投促局作为招商主体,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做好项目招引、宣传推介、业务指导等工作。各产业主管部门树牢“抓招商就是抓产业”的理念,科学定位产业招引方向,制定专项招商方案,实施精准招引。各街道作为服务主体,发挥属地优势,成立服务团队,加强企业日常沟通和服务保障。充分调动各产业领域链主企业、行业协会、合作基金、咨询机构、科创平台等招商合伙人的招商积极性和参与度,开展“益企同行”招商行动,全面拓宽招商渠道,推动优质项目高效落地。
聚焦产业核心
招商“五部曲”打造产业生态强磁场
进一步拆解产业招商全流程,落实产业招商责任,加强产业招商谋划,拓宽招引路径,推动产业招商量质齐升。
夯实产业基础“四张清单”,围绕产业概况、园区载体等信息,全面梳理“资源清单”,突出发展优势;聚焦各级政策纵向叠加和各领域政策横向联结,理清“政策清单”,汇集政策合力;着眼全区企业资源,进一步梳理“龙头企业清单”,精准定位产业链分布;紧扣细分产业赛道,细化具体工作步骤,制定“行动清单”,明确招引“作战图”。
围绕全区主导产业、战新产业、未来产业,采取“点、线、面”结合方式锁定目标企业,力争引进一批旗舰企业、标志性项目和未来产业等新质生产力项目落地。“点”上,紧盯各类百强企业、链主、龙头企业、高成长性企业等,引进一批旗舰企业、标志性项目;“线”上,围绕延链、补链、强链,紧盯产业链关键环节、缺失部位,串点连线健全产业链条;“面”上,以产业链、供应链为牵引,辐射带动一批服务配套企业落地,连线拓面打造产业生态。同时,要聚焦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机器人、生物制造、未来网络等前沿领域,积极谋划一批未来产业项目落地。
做好增量招引,紧扣新发展机遇,精准施策、靶向发力。聚焦国企改革机遇,精准对接央国企投资需求,积极引导新设总部、平台或子分机构落户历下。聚焦民营企业发展“正当其时”的窗口期,加大高科技企业、新质生产力项目对接力度,针对项目需求精准施策、纾困解难,以优质发展环境吸引企业集聚。聚焦扩大对外开放机遇,发挥历下经开区、自贸试验区等区域战略叠加优势,强力招引高技术领域、现代服务业外资项目,形成外资新的增长点。
做好存量挖掘,向存量“挖投资”,鼓励本地龙头企业通过业务合作、并购重组等方式,积极招引上下游战略合作伙伴,扩大本地投资。向存量“挖市场”,鼓励支持辖区企业强强联合、对接合作,加强资源协同配套,打通供需“内循环”,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向存量“挖空间”,将存量载体资源盘活与产业、招商、服务一体化推进,拓展特色产业空间,吸引更多有规模、有影响力的企业入驻。
拓宽外部招商渠道,深入开展“投资历下”系列招商活动,积极与招商合伙人组建亲清、专业的“招商小分队”,深耕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开展“组团招商”。借助进博会、服贸会、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等高层级、国际化展会活动,挖掘合作机会,加强宣传推介。积极接洽国际性招商平台、中外商协会,聚焦德国、法国、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开展国际化招商。
紧盯项目关键
压实闭环“四步走”优化招商全流程
落实项目首谈责任制,明确各阶段工作时限,分类、分层、分级推进,提升招引效率。建立“1+X”项目研判机制,对项目效益贡献、产业适配度等落地实际和市场需求、核心竞争力、风险防范等价值潜力进行研判分析。
建立全要素保障机制,依据企业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资源对接和支持保障,量身打造服务推进方案。用好资本赋能、场景机遇、人才技术关键“三招”。用好资本赋能,强化与省市属平台、金融机构共建联动,搭建资金和项目的对接平台,共同介入、全程参与、主动服务,赋能项目落地。用好场景机遇,健全应用场景“机会清单”发布机制,聚焦各重点产业领域积极创设应用场景,梳理需求供给清单,为项目提供丰富的市场机遇。用好人才技术,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公共资源服务平台,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提升科技成果转化,为项目提供支持保障。提升招商引资行为规范,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强化政策制定和项目招引过程的规范性。
瞄准服务“靶心”
四大服务行动赋能企业发展全周期
持续深化“招商服务年”活动成效,搭建政企合作交流平台,强化为企服务赋能,坚持有需必应、有难必帮、无事不扰,着力营造亲清政商关系。
加大企业常态沟通联系,实施“企航无忧”助企行动,坚持“有情服务”,以“有解思维”推动“有效作为”。持续深化“三级包联”服务体系,落实区级领导走访包联工作机制,搭建政企“会客厅”交流平台,通过“联心早餐会”“亲清下午茶”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与企业深度对话,让企业在温馨的氛围中谈想法、提建议、话未来。
强化高端人才服务赋能,制定“泉益企”人才服务保障计划,打造精准度高、实用性强、覆盖面广的服务产品矩阵。在科研服务、金融服务、住房保障、子女入学、医疗保健等方面全面升级服务举措,为企业高管高端人才营造良好生活发展环境。策划企业家高阶培训交流活动,进一步深化务实合作、互利共赢,推动企业与历下区发展同频共振。
提升招商服务专业本领,实施“招商菁英”培优计划,通过举办培训班、邀请专家授课、外派挂职锻炼、联合专业机构驻点等举措,分批对领导干部、招商骨干、一线招商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培养招商人员“客户”思维,为企业讲透优势、讲清政策,以更加专业化、具体化、精细化的方式做好招商服务工作。
健全“益企同行”政企长效交流机制,进一步深化务实合作、互利共赢,推动企业与历下发展同频共振。
作为济南市的成熟城区,历下区如何在有限的空间资源内寻求最大的发展质效?历下区将以“项目提升年”为牵引,以项目为载体,向存量要效益,向增量争发展。新开工项目厉兵秣马、蓄势待发,在建项目快马加鞭、热火朝天……这个春天,到处可见历下奔跑的发展氛围和澎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