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好客好品”好声音唱响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释放文化、旅游、体育等领域的消费潜力,并明确提出推动优质文化资源向基层延伸,引发广泛关注。
  
  2024年,山东接待国内游客9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超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和12%,文旅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6.7%左右。作为综合性产业,文化旅游业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是扩内需、促消费的主要阵地。
  
  2025年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提出,今年,山东将推动文旅消费持续扩大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年组织不少于5000场各类节庆活动和营业性演出,鼓励各地举办万人以上大型演唱会、音乐节,持续打造“跟着演出(音乐、电影、动漫)游山东”品牌。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就在上月中旬,“刀郎济南演唱会”以“未开先火”之势拉开山东演唱会市场的火热序幕,从济南到青岛、烟台等多个城市,一场场音乐盛宴接连落地山东,将“好客山东好品山东”这张齐鲁名片唱出新的声音。
  
  3月22日,毛不易将在青岛举办演唱会;3月29日—30日,单依纯将在济南开唱;4月19日,刘若英将与烟台歌迷见面;5月4日和6月13日—15日,济南将分别迎来李健和李宗盛的巡回演唱会……近几年“为一场演唱会赴一座城”成为歌迷们的旅游新风尚。演唱会不仅是文化消费,更是城市软实力的“试金石”。通过高频率地举办演唱会,将提升山东的曝光度,有助于打造山东文旅的品牌形象。各地也以演唱会为契机,推出“一站式”服务,将音乐流量转化为文旅消费增量,让演唱会门票变成齐鲁大地的“通票”,让歌迷从“听演唱会”到“享城市体验”。
  
  同时,为持续释放“影视+文旅”“国潮+文旅”效应,山东借助热播剧《国色芳华》助推菏泽牡丹、曹县汉服产业发展。策划打造“好客山东”—齐鲁1号旅游列车,让广大游客乘着列车便捷游遍山东。此外,山东还秉持“好客”理念,加强服务提升,持续唱响“好客山东好品山东”的好声音。

  ◎赵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