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济南郡

——济南古城的岁月与风华
《济南古城·概览篇》编著:耿仝出版社:济南出版社
点击查看原图
        泺是齐国西部的边防重镇,军事战略地位重要。公元前694年,鲁桓公到齐国谈判边界问题,曾会齐襄公于泺。
  
  战国时期,齐国的城池迅速增多。齐威王时,齐国所辖的大小城池约有120座之多,但济南地区的城池遗存大部分都已湮没不可考。此时,在今济南古城范围内已出现了城防完备的城池,称“历下邑”。这座古城池虽然非常小,却像一颗种子,逐渐发展、壮大,历两千余年而不衰。
  
  从春秋至秦统一全国的五百多年间,齐国一直控制着济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几乎没有中断。济南城齐文化归属非常明晰,成为塑造济南人文化性格的基本因子。
  
  秦灭齐后,设济北郡,历下城日渐完备。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齐复国。汉元年(前206),项羽封田安为济北王。高帝六年(前201),分济北郡为济北、博阳两郡,同年封刘肥为齐王,领七郡七十三县,今济南地区属齐国博阳郡。高帝六年至高后元年(前187)之间,博阳郡治所从博阳移至东平陵。约在此时,济南地区改称济南郡,由齐国划属吕国。吕后七年(前181),改吕国为济川国。同年,吕氏被诛,济川国复为济南郡。文帝元年(前179),济南郡复归齐国,次年属济北国。文帝十六年(前164),以济南郡置济南国。景帝三年(前154),除国为郡。
  
  汉景帝四年(前153),于济南郡设历城县,县治即设在历下城,并在历下城的基础上筑造历城县城。武帝元狩元年(前122),济南郡被分割为济南、泰山两郡。一直到西汉末年,济南郡的建置未曾变动,治所在东平陵城。济南郡所辖的14县中,郡治东平陵与历城这两座城市的经济和手工业相对较为发达,并设有铁官,是济南郡的两座核心城市。
  
  汉代的历城县城旧址位于今济南古城的西南部,其面积只相当于明代济南府城的1/6。县城西边是发源于趵突泉的泺水,县城的东边是发源于“历祠下泉”的历水。这一时期,县城外很可能还有外城,城郭平面布局呈“日”字形。历下城居于南,由护城壕沟围成的郛郭位于北,城、郭面积相当。壕沟水源有东、西两路,一路为东城外的历水,一路引自西城外的泺水,二水于城北交汇为历水陂(大致相当于今大明湖西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