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桃园“小肉鸡”成就“大产业”
全链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立华鲜”黄羽肉鸡产业融合示范园项目补齐了肉鸡产业链短板

逢年过节,山东人的餐桌上怎么会少得了炒鸡?但很多人不知道,入口的这些肉鸡极有可能是来自肥城市桃园镇的“立华”品牌鸡!2024年,有2875万黄羽肉鸡从这里出栏,828万黄羽肉鸡在这里屠宰,全镇黄羽肉鸡出栏量位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二。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亿元,且这一比例还在逐年上升。一只小小黄羽肉鸡背后蕴含着巨大的能量,真正成为了当地带动产业兴旺、撑起农民腰包的“金凤凰”。
从饲料生产、畜禽孵化、标准养殖、屠宰分割、熟食加工再到市场销售,整个肉鸡全产业链条在这里得以落地。如何把畜禽产业打造成为乡村产业兴旺的主导产业、纽带产业、富民产业?这背后,是桃园镇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坚持以工业化理念、全产业链思维发展现代农业,持续做强龙头、做大规模、做长链条,打造畜禽产业发展“桃园模式”的生动实践。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于大龙 任为
致富增收齐头并进
一只小肉鸡敲开致富门
2009年,泰安立华畜禽有限公司在桃园刚成立时,还是一家仅从事肉鸡养殖的企业,整个链条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低端,且与当地村户结合不够紧密。为此桃园镇重新梳理产业体系、空间布局、招商重点,结合企业发展现状和实际,形成产业分析报告,通过座谈鼓励企业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同时,深入村户走访调研,最终确定了发展“用集体的地、建村民的棚、养企业的鸡”合作模式。村集体将低效地、荒草地等资源打包,与公司共同投资建设养殖棚,养殖棚设计和饲养设备由企业提供,村民租赁养殖棚发展畜禽养殖。三方合作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特征的地域产业多维生态圈体系。
在西魏村,一栋栋崭新的鸡舍整齐排列,一群群羽毛丰满、体貌俊俏的黄羽肉鸡正在悠闲觅食,此起彼伏的鸡啄声宛如一首“干饭大合唱”。肉鸡养殖户魏庆富正在查看黄羽肉鸡生长情况,“公司会为我们提供技术、鸡苗、饲料,最关键的是养好后还会统一收购。从事肉鸡养殖以后,我们一家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我们为合作农户提供统一的建设规划、鸡苗供应、饲料供应、技术培训、产品收购等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服务。而且有公司兜底,大大降低了个体户养殖风险,收益稳定且有保障。”泰安市立华畜禽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辛宪荣介绍。目前全镇已有24个村105户与企业形成合作关系,建成标准化养殖基地253家,安置就业3000余人。周边群众也从“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实现了打工挣钱和务农持家两不误。
做活“粮头食尾”文章“
孵”出亿元全产业链
“农业不加工,等于一场空。农业不成链,到头不赚钱。”泰安市立华畜禽有限公司负责人张立伟说,肉鸡养殖的附加值低,要想有市场竞争力,必须要转型升级,延长产业链。
为补齐肉鸡产业链短板,多年来,立华集团深耕桃园,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先后投资建设了黄羽鸡育种孵化、国鸡立体养殖等项目。在此基础上,桃园镇围绕立华这一龙头链主企业,引导其发挥磁吸作用,推动关联度高、互补性强的项目引进实施。
“我们坚持‘以商招商、以企引企’,做足‘农头工尾’‘粮头食尾’文章,不断扩大招商蓝图,对全镇闲置土地、厂房等资源详细摸底,对农畜产品精深加工、肥城桃产业延伸等重点产业链条深入分析,为项目策划招引提供空间和资源支持。同时,紧盯项目开工,强化全流程、全要素服务保障,切实解决企业堵点痛点。”桃园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赵静说。
立华冰鲜冷链项目就是一成功范例。走进立华冰鲜冷链项目加工车间,机器不停运转,轨道式机械吊挂等全自动化设备格外引人注目,近100名员工紧而有序地进行屠宰、分拣等工作,操作娴熟,干劲十足。一批批黄羽肉鸡在经过精心处理后,被迅速运往旁边的低温冷库保鲜等待运输,将销往山东、北京、河北等多个省市。
作为肥城市重点项目,立华冰鲜冷链一期项目已生产运行一年,日屠宰量达3万羽,年产值达1.9亿元。该项目顺应了国家“集中屠宰、冷鲜上市、全程冷链”的产业发展新趋势、新导向,打通了公司从饲料生产、畜禽孵化、标准养殖、屠宰分割、熟食加工再到市场销售的全产业链条,进一步提升黄羽肉鸡产业的整体附加值、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助推畜牧业产业优化和升级,同时也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小肉鸡”实实在在成了桃园镇农业发展“大产业”。
点式攻坚链式突破
集群化发展振兴乡村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本所在。如何立足特色资源,激活乡村产业振兴“动力引擎”,是桃园镇在提升乡村振兴“成色”的探索方向。“盯着产业干,围着项目转”,就是桃园镇唱好产业兴旺“重头戏”的背后逻辑。
桃园镇立足现代食品产业资源禀赋,持续加大黄羽肉鸡全产业链开发力度,坚持延链扩能,推进产业集约集聚发展,产业集群加速崛起。自去年以来,在政策和总部支持下,总投资10亿元的“立华鲜”黄羽肉鸡产业融合示范园项目全面开工建设。预计7月份全面建成后,该园区将成为全国单体公司规模最大的黄羽肉鸡供应基地,“立华鲜”也将成为华东、华北地区头部品牌。
“‘立华鲜’黄羽肉鸡产业融合示范园项目包括无抗饲料加工、数字化育种孵化基地、立体化现代养殖基地和立华冰鲜冷链等四个子项目,同步策划、同步推进、同步投产。今年全部建成投产后,年可出栏黄羽肉鸡4000余万羽,精深加工2000万羽,年可加工冷链食品6万余吨,实现产值15亿元,带动就业1000余人。”泰安市立华畜禽有限公司综合部经理曲文正介绍道。
“小肉鸡”变身“大产业”,“全链条”构建“全就业”。在桃园,肉鸡产业不再仅是一个农业产业,更是凝心、聚力、汇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力量。
从饲料生产、畜禽孵化、标准养殖、屠宰分割、熟食加工再到市场销售,整个肉鸡全产业链条在这里得以落地。如何把畜禽产业打造成为乡村产业兴旺的主导产业、纽带产业、富民产业?这背后,是桃园镇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坚持以工业化理念、全产业链思维发展现代农业,持续做强龙头、做大规模、做长链条,打造畜禽产业发展“桃园模式”的生动实践。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于大龙 任为
致富增收齐头并进
一只小肉鸡敲开致富门
2009年,泰安立华畜禽有限公司在桃园刚成立时,还是一家仅从事肉鸡养殖的企业,整个链条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低端,且与当地村户结合不够紧密。为此桃园镇重新梳理产业体系、空间布局、招商重点,结合企业发展现状和实际,形成产业分析报告,通过座谈鼓励企业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同时,深入村户走访调研,最终确定了发展“用集体的地、建村民的棚、养企业的鸡”合作模式。村集体将低效地、荒草地等资源打包,与公司共同投资建设养殖棚,养殖棚设计和饲养设备由企业提供,村民租赁养殖棚发展畜禽养殖。三方合作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特征的地域产业多维生态圈体系。
在西魏村,一栋栋崭新的鸡舍整齐排列,一群群羽毛丰满、体貌俊俏的黄羽肉鸡正在悠闲觅食,此起彼伏的鸡啄声宛如一首“干饭大合唱”。肉鸡养殖户魏庆富正在查看黄羽肉鸡生长情况,“公司会为我们提供技术、鸡苗、饲料,最关键的是养好后还会统一收购。从事肉鸡养殖以后,我们一家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我们为合作农户提供统一的建设规划、鸡苗供应、饲料供应、技术培训、产品收购等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服务。而且有公司兜底,大大降低了个体户养殖风险,收益稳定且有保障。”泰安市立华畜禽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辛宪荣介绍。目前全镇已有24个村105户与企业形成合作关系,建成标准化养殖基地253家,安置就业3000余人。周边群众也从“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实现了打工挣钱和务农持家两不误。
做活“粮头食尾”文章“
孵”出亿元全产业链
“农业不加工,等于一场空。农业不成链,到头不赚钱。”泰安市立华畜禽有限公司负责人张立伟说,肉鸡养殖的附加值低,要想有市场竞争力,必须要转型升级,延长产业链。
为补齐肉鸡产业链短板,多年来,立华集团深耕桃园,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先后投资建设了黄羽鸡育种孵化、国鸡立体养殖等项目。在此基础上,桃园镇围绕立华这一龙头链主企业,引导其发挥磁吸作用,推动关联度高、互补性强的项目引进实施。
“我们坚持‘以商招商、以企引企’,做足‘农头工尾’‘粮头食尾’文章,不断扩大招商蓝图,对全镇闲置土地、厂房等资源详细摸底,对农畜产品精深加工、肥城桃产业延伸等重点产业链条深入分析,为项目策划招引提供空间和资源支持。同时,紧盯项目开工,强化全流程、全要素服务保障,切实解决企业堵点痛点。”桃园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赵静说。
立华冰鲜冷链项目就是一成功范例。走进立华冰鲜冷链项目加工车间,机器不停运转,轨道式机械吊挂等全自动化设备格外引人注目,近100名员工紧而有序地进行屠宰、分拣等工作,操作娴熟,干劲十足。一批批黄羽肉鸡在经过精心处理后,被迅速运往旁边的低温冷库保鲜等待运输,将销往山东、北京、河北等多个省市。
作为肥城市重点项目,立华冰鲜冷链一期项目已生产运行一年,日屠宰量达3万羽,年产值达1.9亿元。该项目顺应了国家“集中屠宰、冷鲜上市、全程冷链”的产业发展新趋势、新导向,打通了公司从饲料生产、畜禽孵化、标准养殖、屠宰分割、熟食加工再到市场销售的全产业链条,进一步提升黄羽肉鸡产业的整体附加值、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助推畜牧业产业优化和升级,同时也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小肉鸡”实实在在成了桃园镇农业发展“大产业”。
点式攻坚链式突破
集群化发展振兴乡村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本所在。如何立足特色资源,激活乡村产业振兴“动力引擎”,是桃园镇在提升乡村振兴“成色”的探索方向。“盯着产业干,围着项目转”,就是桃园镇唱好产业兴旺“重头戏”的背后逻辑。
桃园镇立足现代食品产业资源禀赋,持续加大黄羽肉鸡全产业链开发力度,坚持延链扩能,推进产业集约集聚发展,产业集群加速崛起。自去年以来,在政策和总部支持下,总投资10亿元的“立华鲜”黄羽肉鸡产业融合示范园项目全面开工建设。预计7月份全面建成后,该园区将成为全国单体公司规模最大的黄羽肉鸡供应基地,“立华鲜”也将成为华东、华北地区头部品牌。
“‘立华鲜’黄羽肉鸡产业融合示范园项目包括无抗饲料加工、数字化育种孵化基地、立体化现代养殖基地和立华冰鲜冷链等四个子项目,同步策划、同步推进、同步投产。今年全部建成投产后,年可出栏黄羽肉鸡4000余万羽,精深加工2000万羽,年可加工冷链食品6万余吨,实现产值15亿元,带动就业1000余人。”泰安市立华畜禽有限公司综合部经理曲文正介绍道。
“小肉鸡”变身“大产业”,“全链条”构建“全就业”。在桃园,肉鸡产业不再仅是一个农业产业,更是凝心、聚力、汇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