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专家解读生长密码 破解长高误区
春季孩子长高进入“黄金期”?
度过了寒冷的冬天,转眼间明媚与和煦的春光悄然而至。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孩子们也可以脱去沉重的冬衣,尽情穿梭在花红柳绿的大自然中,沐浴在春光里。在这个充满活力的春季,儿童的生长发育似乎也按下了加速键。随着“身高焦虑”持续升温,“春季助长”话题引发家长热议。
家长们认为春季是儿童身高增长的黄金期,事实真的如此吗?如何抓住这一时机,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莹
春季有助于长高,部分儿童出现逆规律生长
孩子的身高真的会在春季长得更快吗?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儿童保健所专家主任医师李宁告诉记者:“这是肯定的,科学研究证实了身高增长的季节性规律,春夏季身高增长大于秋冬季,而且下肢长度的增长也具有类似的季节规律性,但身高增长的季节性规律并不适用于所有儿童,研究显示约25%的青春期前儿童和33%青春期后男童秋冬季节身高增长大于春夏季,呈现相反的季节性规律。这主要考虑与青春期伴随的身高突增有关。”
人体身高增长主要受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等激素调控,生长因子在春夏季水平显著升高,这可能与日照延长促进维生素D合成有关。尽管生长激素本身无季节性变化,但温暖季节增加的运动量可能提升机体对生长激素的利用效率。俗话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夏季阳光明媚,孩子户外活动多,加上日照时间长,维生素D和钙等各种营养素吸收好,都会对身高增长有益。
春季“补”身体,这些误区要避免
很多妈妈从宝宝一出生就铆足了劲补充各种营养,到了春天,更是将补钙提上日程。“春天你们都给孩子补什么呀?吃什么钙呀?”“我都没有额外补过钙,只吃过维生素D,不会耽误了孩子成长吧?”针对家长们的焦虑,李宁说:“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从而加速骨骼生长。在阳光照射下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而在食物当中是很难获得的,所以补充维生素D是非常重要的。冬天的阳光日照比较少,更应该补充。不光孩子需要补充维生素D,成人也需要补充。”
钙可以从牛奶或奶制品中获得,如果儿童每天能保证400到500毫升的牛奶,不建议补充钙制剂。如果孩子乳糖不耐受,或者是因为蛋白过敏,就需要给孩子补充钙制剂。关于如何选择钙制剂,李宁建议:“要选择OTC标志的药品,而不是一味追求进口品牌。家长还需要查看钙的含量,钙含量越高吸收的就会多一些。”
因生长发育到医院就诊的胖孩和瘦孩都占很大的比例,10岁的齐齐因肥胖来到医院,齐齐的妈妈说:“因为孩子胖,听说喝粥升糖快,会发胖,我们家已经好几年没有熬过粥了。”6岁的希希因为瘦小来到门诊,“孩子从小食欲就不好,还容易积食,我们怕她消化不好就经常喝粥吃些软烂的食物。”陪希希一起来的奶奶说。这种做法对不对呢?
李宁解释:“肥胖的孩子要控制能量摄入和增加能量的消耗。一碗粥的能量密度是低于一碗米饭的,可以用粥来代替部分的主食。”我国2022年居民膳食指南指出,肥胖患儿饮食调整的原则是在控制能量的基础上平衡膳食,并建议能量摄入减少300~500kal/天。对于瘦孩的饮食,李宁说:“发育不良的儿童是需要增加热量摄入的,要选择营养密度高的食物,用粥来代替米饭、馒头这类主食,能量会少一半。另外,如果家长认为孩子消化不良常常积食,要带孩子来医院检查确诊,不能凭经验就减少孩子的能量摄入。”李宁强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肥胖儿童可用杂粮粥替代20%精制主食,而发育迟缓者需优先保证优质碳水摄入。
春季长多少才算达标?这些生长信号要警惕
李宁的诊室常有家长来咨询,“别人家孩子春天长了好几厘米了,我家孩子怎么长得不多啊?春天长多少才算达标?”“我家孩子才6岁,过完春天已经1米3了,正常吗?”
面对这些焦虑的妈妈,李宁解释:“受遗传、营养等多重因素影响,每个孩子的身高增长是动态的,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规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不同年龄阶段生长速度不同,各年龄生长发育并非等速。而且生长的标准并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来讲孩子的第一个生长高峰是婴幼儿期,身长和体重在出生后第一年增长很快,第一年增长25cm,第二年10—11cm。3岁到青春期前每年身高增加6—8cm。第2个生长高峰:进入青春期,出现身高和体重的快速增长,青春期持续2—3年时间,女孩身高增加25cm 左右,男孩增加28cm左右。
孩子的身高是否达标,需要家长了解孩子不同年龄段的生长速度,要定期在家给孩子测量身高。李宁提醒:“如果3岁以前每年生长小于7厘米,3岁到青春期之前每年生长小于5厘米,青春期每年生长小于6厘米时,就认为生长速度减慢,应及时就诊,及早治疗。”
起底家长们交过的“智商税”
6岁的珍珍从小身体比较瘦小,食欲也不好,她的妈妈一直带她在推拿机构做保健治疗。机构声称可以通过特定手法刺激穴位,促进骨骼生长。对此,李宁说:“中医保健的方法例如推拿、艾灸,都是促进孩子生长发育的一种手段,但不能单纯只依靠这种手段,保健的前提要保证饮食营养均衡,这个是最重要的。”还有一些营养液声称含有促进生长的成分,如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如果孩子日常饮食均衡,通常不需要额外补充营养液。过量的营养补充反而可能对身体造成负担。
市面上还出现了一些保健贴、按摩鞋垫等长高产品,到底有没有用不能一概而论,国家监管范围内的营养素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孩子适当补充。李宁强调:“咱们家长需要知道,骨骺是否闭合是决定能否长高的关键。骨骺没有闭合,充足的营养、运动和睡眠,加上健康的心理综合作用下才能长高。如果骨骺闭合,通过任何办法都无法长高,只能通过矫正体态保持身形挺拔。”
科学助长三驾马车:运动、睡眠和心理健康
李宁强调:“除了均衡的饮食,运动、睡眠和心理健康也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利于长高的运动推荐外纵向运动和肢体伸展的运动,如跳绳、摸高、打篮球、引体向上、游泳。这类运动可以刺激上下肢骨两端的软骨,使骨头的生长期变长、骨骼强健,促进下肢骨的增长帮助长高。室外活动能让孩子得到充足的阳光照射,促进机体维生素D的生成,有利于钙的吸收,也可促进身高增长。”
生长激素在夜间深度睡眠时分泌最为旺盛,因此,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时间至关重要。学龄儿童每天应保证9—10小时的睡眠,幼儿则需要10—12小时。
李宁特别提醒学龄期和青春期孩子的家长:“春季是孩子情绪波动较大的季节,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及时疏导负面情绪,保持愉快乐观的心态对于生长激素的分泌也很重要,家长们不要只追求孩子成绩而错过了生长发育的黄金期,要帮助孩子释放压力,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家长们认为春季是儿童身高增长的黄金期,事实真的如此吗?如何抓住这一时机,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莹
春季有助于长高,部分儿童出现逆规律生长
孩子的身高真的会在春季长得更快吗?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儿童保健所专家主任医师李宁告诉记者:“这是肯定的,科学研究证实了身高增长的季节性规律,春夏季身高增长大于秋冬季,而且下肢长度的增长也具有类似的季节规律性,但身高增长的季节性规律并不适用于所有儿童,研究显示约25%的青春期前儿童和33%青春期后男童秋冬季节身高增长大于春夏季,呈现相反的季节性规律。这主要考虑与青春期伴随的身高突增有关。”
人体身高增长主要受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等激素调控,生长因子在春夏季水平显著升高,这可能与日照延长促进维生素D合成有关。尽管生长激素本身无季节性变化,但温暖季节增加的运动量可能提升机体对生长激素的利用效率。俗话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夏季阳光明媚,孩子户外活动多,加上日照时间长,维生素D和钙等各种营养素吸收好,都会对身高增长有益。
春季“补”身体,这些误区要避免
很多妈妈从宝宝一出生就铆足了劲补充各种营养,到了春天,更是将补钙提上日程。“春天你们都给孩子补什么呀?吃什么钙呀?”“我都没有额外补过钙,只吃过维生素D,不会耽误了孩子成长吧?”针对家长们的焦虑,李宁说:“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从而加速骨骼生长。在阳光照射下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而在食物当中是很难获得的,所以补充维生素D是非常重要的。冬天的阳光日照比较少,更应该补充。不光孩子需要补充维生素D,成人也需要补充。”
钙可以从牛奶或奶制品中获得,如果儿童每天能保证400到500毫升的牛奶,不建议补充钙制剂。如果孩子乳糖不耐受,或者是因为蛋白过敏,就需要给孩子补充钙制剂。关于如何选择钙制剂,李宁建议:“要选择OTC标志的药品,而不是一味追求进口品牌。家长还需要查看钙的含量,钙含量越高吸收的就会多一些。”
因生长发育到医院就诊的胖孩和瘦孩都占很大的比例,10岁的齐齐因肥胖来到医院,齐齐的妈妈说:“因为孩子胖,听说喝粥升糖快,会发胖,我们家已经好几年没有熬过粥了。”6岁的希希因为瘦小来到门诊,“孩子从小食欲就不好,还容易积食,我们怕她消化不好就经常喝粥吃些软烂的食物。”陪希希一起来的奶奶说。这种做法对不对呢?
李宁解释:“肥胖的孩子要控制能量摄入和增加能量的消耗。一碗粥的能量密度是低于一碗米饭的,可以用粥来代替部分的主食。”我国2022年居民膳食指南指出,肥胖患儿饮食调整的原则是在控制能量的基础上平衡膳食,并建议能量摄入减少300~500kal/天。对于瘦孩的饮食,李宁说:“发育不良的儿童是需要增加热量摄入的,要选择营养密度高的食物,用粥来代替米饭、馒头这类主食,能量会少一半。另外,如果家长认为孩子消化不良常常积食,要带孩子来医院检查确诊,不能凭经验就减少孩子的能量摄入。”李宁强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肥胖儿童可用杂粮粥替代20%精制主食,而发育迟缓者需优先保证优质碳水摄入。
春季长多少才算达标?这些生长信号要警惕
李宁的诊室常有家长来咨询,“别人家孩子春天长了好几厘米了,我家孩子怎么长得不多啊?春天长多少才算达标?”“我家孩子才6岁,过完春天已经1米3了,正常吗?”
面对这些焦虑的妈妈,李宁解释:“受遗传、营养等多重因素影响,每个孩子的身高增长是动态的,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规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不同年龄阶段生长速度不同,各年龄生长发育并非等速。而且生长的标准并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来讲孩子的第一个生长高峰是婴幼儿期,身长和体重在出生后第一年增长很快,第一年增长25cm,第二年10—11cm。3岁到青春期前每年身高增加6—8cm。第2个生长高峰:进入青春期,出现身高和体重的快速增长,青春期持续2—3年时间,女孩身高增加25cm 左右,男孩增加28cm左右。
孩子的身高是否达标,需要家长了解孩子不同年龄段的生长速度,要定期在家给孩子测量身高。李宁提醒:“如果3岁以前每年生长小于7厘米,3岁到青春期之前每年生长小于5厘米,青春期每年生长小于6厘米时,就认为生长速度减慢,应及时就诊,及早治疗。”
起底家长们交过的“智商税”
6岁的珍珍从小身体比较瘦小,食欲也不好,她的妈妈一直带她在推拿机构做保健治疗。机构声称可以通过特定手法刺激穴位,促进骨骼生长。对此,李宁说:“中医保健的方法例如推拿、艾灸,都是促进孩子生长发育的一种手段,但不能单纯只依靠这种手段,保健的前提要保证饮食营养均衡,这个是最重要的。”还有一些营养液声称含有促进生长的成分,如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如果孩子日常饮食均衡,通常不需要额外补充营养液。过量的营养补充反而可能对身体造成负担。
市面上还出现了一些保健贴、按摩鞋垫等长高产品,到底有没有用不能一概而论,国家监管范围内的营养素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孩子适当补充。李宁强调:“咱们家长需要知道,骨骺是否闭合是决定能否长高的关键。骨骺没有闭合,充足的营养、运动和睡眠,加上健康的心理综合作用下才能长高。如果骨骺闭合,通过任何办法都无法长高,只能通过矫正体态保持身形挺拔。”
科学助长三驾马车:运动、睡眠和心理健康
李宁强调:“除了均衡的饮食,运动、睡眠和心理健康也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利于长高的运动推荐外纵向运动和肢体伸展的运动,如跳绳、摸高、打篮球、引体向上、游泳。这类运动可以刺激上下肢骨两端的软骨,使骨头的生长期变长、骨骼强健,促进下肢骨的增长帮助长高。室外活动能让孩子得到充足的阳光照射,促进机体维生素D的生成,有利于钙的吸收,也可促进身高增长。”
生长激素在夜间深度睡眠时分泌最为旺盛,因此,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时间至关重要。学龄儿童每天应保证9—10小时的睡眠,幼儿则需要10—12小时。
李宁特别提醒学龄期和青春期孩子的家长:“春季是孩子情绪波动较大的季节,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及时疏导负面情绪,保持愉快乐观的心态对于生长激素的分泌也很重要,家长们不要只追求孩子成绩而错过了生长发育的黄金期,要帮助孩子释放压力,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