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春季多种疾病易发高发?

提高健康素养,解锁健康春日
2月21日,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协会组织医疗专家送医送科普到基层,现场义诊的同时科普健康知识
点击查看原图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万象更新,万物都展现出勃勃生机,但是在这一片欣欣向荣中,却暗藏着健康“杀手”——各种疾病。2月21日,山东省卫生健康委举行健康知识发布会,就我省居民健康素养提升情况及春季易发多发疾病防治等内容,组织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各领域专家进行了解答,以期利用时令节点普及健康知识,推动“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深入人心。

  ◎文/图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于娜

  春季防疾病中医有良方

  在提升健康素养、普及健康知识的过程中,时令和季节因素至关重要。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身心医学科主任医师阎兆君介绍,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调养身体的重要时机。在饮食调养方面,要省酸增甘,助阳气升发。春季阳气升发,但肝气疏泄失调可能会影响脾胃功能。因此,饮食上应“省酸增甘以养脾”,少吃酸味食物(如柠檬、醋等),因为酸味收敛,不利于阳气升发。建议以清淡为主,多吃甘味食物(如红枣、山药、蜂蜜等),帮助健脾养肝。
  
  在起居作息方面,要夜卧早起,舒展身心。春季应顺应自然界阳气升发的特点,做到“夜卧早起”,建议23点前入睡、7点前起床,午间12—13点小憩20分钟来养护肝气。早晨起床后,可以用木梳梳头100下,刺激头部经络,促进阳气升发,也可以穿着宽松衣物,到庭院或户外散步20—30分钟,舒展身体,让心情也更舒畅。
  
  在运动锻炼方面,要柔缓适度,调和气血。春季适合进行舒缓的运动,放松身心。推荐太极拳、八段锦等低强度运动,每日20—30分钟,以微汗为度。可结合踏青、放风筝等户外活动,但需注意运动后及时擦汗防受凉。
  
  在精神调养方面,要保持愉悦,疏肝理气。春季养生,情绪管理非常重要,要保持心情愉悦,多与亲友交流,参与户外活动,学会情绪的宣泄。情绪不畅时,可选用玫瑰花、茉莉花、菊花泡水,每日1杯疏肝解郁。另外,应该多些给予,向自然界和社会奉献一片爱心,让心中充满爱意,以保心情舒畅,这样不仅能提升自身的精神状态,也能与自然和社会和谐共处。

  春困失眠试试音疗食疗

  春天来了,有的人开始“春困”,有的人则受失眠焦虑困扰。对此,阎兆君强调了顺应自然、怡情养性的重要性。

  “中医音药是一种结合中医理论和音乐的养生方法,春季主要采用角调音乐。”阎兆君解释说,角调春音具有悠扬舒畅、生气蓬勃的特点,能够促进气机上升、宣发和展放,强化肝木功能,疏肝理气,调畅解郁。适宜于肝不足者,春季宜多听,可防治肝气郁结,有助于疗愈缓解焦虑、失眠、低沉等多种情绪问题,推荐曲目包括《草木青青》《绿叶迎风》及葫芦丝曲《茗香》。建议每日聆听20—30分钟,音量控制在40—60分贝。
  
  针对春困及失眠,可重点按摩太冲穴和合谷穴,太冲穴有很好的疏肝理气作用,位于足背侧,第1、2跖骨间,跖骨底结合部前方凹陷中。“具体来说,可以取坐位或仰卧位,由第1、2足趾之间的趾缝向足背推至跖骨结合部前方的凹陷处。合谷穴的定位,我们可以用一手张开虎口,另一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即是。合谷穴有很好的调和气血的作用。操作时,用拇指指腹按压穴位3—5分钟,力度以酸胀为宜,每日早晚各一次。”
  
  阎兆君强调,春季的饮食当以推助人体阳气升发为原则。“春季要吃芽菜,黄豆芽、香椿芽等自带升发之性的食物,可多食辛温,如韭菜、茴香苗,增加甘味的食物来补土健脾,如小麦、小米、玉米、山药、南瓜、红薯、黄豆、赤豆、扁豆、莲子、芡实等。体质偏寒者推荐山药茯苓粥,体质偏热者推荐枸杞糯米粥。”

  “春捂”注意上下有别
  
  “春季是哮喘、鼻炎等呼吸道疾病高发期,气温波动、花粉传播等因素显著增加疾病风险。”阎兆君还解答了易感人群的科学防护方法。
  
  穿衣上,民间素有“春捂”的生活习俗,应注意遵循“下厚上薄”的原则:重点保护腰腹、足部、背部以顾护脾胃,驱寒养阳,头部可适度通风避免闷热。阳气旺盛者可适度减少衣物,阳虚者需加强头、手、足保暖,避免过早减衣。衣服的材质上优先选用棉质等透气面料,避免毛、化纤等容易导致过敏的材质。
  
  环境上,应注意避免冷空气或花粉密集环境,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15—20分钟,要注意早晨5点到上午10点是花粉高峰期,应当避免这个时间开窗。室内湿度应保持在40%—60%,外出佩戴N95口罩、护目镜,回家后及时更换衣物并清洁鼻腔。日常定期清洁床品、地毯,使用空气净化器过滤空气中的过敏原,多维度减少暴露。
  
  饮食上,要注意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牛乳、鸡蛋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无鳞鱼等海产类食物,葱、蒜、羊肉等有特殊气味的食物,芥末、胡椒等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死鱼、烂虾等富含细菌的食物,蘑菇、米醋、酱油等某些含霉菌的食物,同时,一些生食的食物、富含蛋白质而难消化的食物以及种子类食物也要注意其致敏性。
  
  中医治疗上,阎兆君推荐艾灸迎香穴、大椎穴和足三里穴等穴位。迎香穴位于鼻翼两侧,鼻唇沟凹陷处;大椎穴,位于后背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简单来讲,是在低头时,颈部最高点的下方凹陷处;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膝盖骨下方约三横指的地方,再向外侧一横指处。每周艾灸2—3次,每次15分钟,温补阳气。也可以采用艾叶加防风煮水泡脚,淡盐水冲洗清除过敏原,配合中药雾化(如苍耳子、辛夷)减轻炎症。”

  春日里户外运动要得当

  时值雨水节气,气温开始回升,又到了户外运动的时节。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张天亮建议选择一些强度适中、能充分接触阳光和新鲜空气的运动,如散步、快走、骑行、登山、球类运动、太极拳、八段锦等,还有慢跑、广场舞等都是适合春天的户外运动方式,可根据自身的年龄、身体状况进行选择。
  
  张天亮提醒,春季天气多变,进行户外运动时要注意关注天气变化,避免着凉,运动之前做好热身,避免在中午阳光强烈时进行户外运动,选择空气流通、环境优美的地方,及时补充水分。运动结束后,不要马上停下来,适当做一些拉伸放松活动。
  
  科学运动的同时,避免疾病发生。“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运动前应咨询医生,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运动过程中如出现身体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并休息,必要时要及时就医。”张天亮说。

  【点击】
  
  推进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2024年山东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6.22%,比2023年提高3.09个百分点,实现连续13年提升。”在昨日的发布会上,这一数据振奋人心。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医养健康处处长、一级调研员吴黎明介绍,省卫生健康委以医养结合示范省创建为契机,着力打造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六位一体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持续提升,2024年底老年人健康素养达到26.75%,较上一年度提高2.2个百分点。“倡导全省老年人在主流媒体获取权威科学的老年健康知识,提升个人主动健康能力。”
  
  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张天亮介绍,近年来,山东省推进“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通过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广泛向群众提供权威准确的健康科普知识。可以说,以高健康素养为铠甲,四季更迭皆能从容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