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女子遭遇交通事故 民警“代办”理赔

让群众少跑腿更暖心
        商报济南消息 近日,济南市民孙女士专程来到济南市槐荫区交警保险1号联动工作站,向工作站民警当面表示感谢,究其原因还要从去年说起。
  
  去年3月,孙女士在驾驶电动车出行的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受伤,并一度卧床不起,如此不幸遭遇让独居的她面对无法第一时间办理理赔手续的境遇。然而就在孙女士一筹莫展之际,槐荫区交警保险1号联动工作站的民警和中国人寿财险救助基金的工作人员来到了她的家中,第一时间为其办理了救助基金申请手续,并带来慰问品。

  “真的非常感谢工作站的民警和保险公司的老师,要是没有他们,我都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孙女士说道。
  
  孙女士的经历是槐荫区交警保险1号联动工作站创新工作方法,高效温暖便民的一个缩影。据了解,该工作站自2024年1月正式运行,一年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科学高效、规范有序的垫付管理工作目标,推行“处警告知”“容缺受理”“医院代办”等便民利民措施,构建了医院打响“公益牌”、百姓拿到“救命钱”的共赢格局。
  
  济南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槐荫区大队段东中队副中队长、交警保险1号联动工作站站长林海峰表示,工作站各救助基金服务站均全部按照全省《道路交通事故救助基金服务站建设标准》高标准建设,配齐工作人员,设置救助基金指引标志和救助基金诊疗室,为市民的事故处理提供有力的医疗保障。
  
  槐荫区交警大队同时与医院救助站建立起“交通事故救助基金一站式服务”工作机制。“当事人受伤急需救治的,首先通过救助‘绿色通道’第一时间送医救治,再由警保医和救助基金垫付抢救费用,实现救助‘再快一秒’,将需救治人员从入院到手术的时间压缩到15分钟以内。”林海峰说道。
  
  与此同时,槐荫区交警大队还不断探索制度规范化与服务人性化相结合的管理方法,围绕“便民、省心”,设计“交通事故救助基金一站式服务”工作流程。“群众只需提交一次申请,服务站工作人员代办各类手续,律师负责统计和追偿工作。”林海峰说道。
  
  济南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槐荫区大队副大队长徐垒表示,运行一年多来,槐荫区交警保险1号联动工作站共计使用救助基金104笔,救助104位事故伤者,累计金额为520万元。在事故处理工作中,工作站共使用简易程序处理2091起,一般程序103起,视频快处8497起,有效分担了民辅警在事故处理工作中的压力。

  “我们联系专职人民调解员驻站,实行‘警调保’联动,高效运行,一同对道路交通事故赔付争议进行调解。过去一年,人民调解员成功调解141起,司法确认15件,保险公司调解案件为1017起,有效化解了事故双方矛盾纠纷。”徐垒告诉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刘东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