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盯紧民生保障的“最后一公里”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审计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2025年,审计机关将以助力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目标,继续加大对民生资金和项目的审计力度,推动审计力量和资源向基层一线下沉、向群众身边延伸,努力把审计监督跟进到民生保障的‘最后一公里’。”王玉强说。
  
  住房问题是重大民生问题。记者了解到,围绕“住有所居、居有所安”,今年,审计机关将组织开展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投入和使用绩效专项审计调查,重点关注政策落实、任务完成、项目建设、资金筹集管理使用等情况,推动我省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根基。作为农业大省,我省自2022年起实施现代种业振兴行动。王玉强介绍,为促进种业振兴行动政策落地见效,提高种业资金使用效益,今年,我省将开展种业相关资金和项目建设管护情况专项审计调查,推动我省种业高质量发展。
  
  此外,我省坚决维护群众利益,严惩“蝇贪蚁腐”。“去年,按照省委安排和省纪委监委要求,审计机关在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中共揭示民生问题4200余个,向纪检监察机关等移送问题线索502件,促进建立健全制度440余项。”王玉强介绍,今年,我省将进一步深化这项工作,紧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