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牙香法

——一个更真实的武侠世界
《细读金庸:一部严肃的古代社会史》作者:吴钩
点击查看原图
        我说:“岂有此理!怎敢有所嫌。”她回言道:“你既不嫌我口臭,为何带了个刷牙来?”〔笑介〕我那时口虽不应她,心里暗暗地笑。提起手来嘴边一摸,只见那髭须刀也似剪过的,当真像个刷牙。
  
  及至清代中后期,牙刷在民间的使用已经相当普遍了,因为更多的清代世俗小说都有对刷牙、牙刷的描述,如晚清《海上花列传》第八回写道:“赵家娒听见子富起身,伺候洗脸、刷牙、漱口。”
  
  《绿野仙踪》九十五回写道:“如玉这日对镜梳发,净面孔,刷牙齿,方巾儒服,脚踏缎靴,打扮得奇奇整整,从绝早即等候新人。”连乡村都出现了牙刷小商品。一本乾隆年间出版的《太平欢乐图》记载说:“今村镇间有提筐售卖荷包、眼镜并牦梳、牙刷、剔齿签之类,琐细俱备,号‘杂货篮’。”
  
  实际上,至迟从宋代开始,人们不但用牙刷洁齿,而且还有配合牙刷使用的牙膏、牙粉。宋代的一些官修医书,如《圣济总录》《太平圣惠方》都收录有揩齿药方,这些方子制作出来的成品,为膏状物。这里我顺便介绍一个宋人《香谱》记述的“牙香法”膏方:“沉香、白檀香、乳香、青桂香、降真香、甲香,灰汁煮少时,取出放冷,用甘水浸一宿取出,令焙干,龙脑、麝香已上八味,各半两,捣罗为末,炼蜜,拌令匀。”
  
  元代的《医垒元戎》也载有一道“陈希夷神仙刷牙药”的方子,则是牙粉。其制作方法是:“猪牙皂角及生姜,西国升麻蜀地黄,木律旱连槐夹子,细辛荷叶要同当,青盐等分同烧炼”,炼成取出,研为细末。其使用方法是,“每蘸药刷上下牙齿,温水漱口吐之”,跟我们今日使用牙刷与牙膏刷牙差不多。
  
  各种牙粉在清末时更为常见。我们从多部晚清小说中都可以看到牙粉的踪影,如《官场现形记》十三回:“管家进去打洗脸水,拿漱口盂子、牙刷、牙粉,拿了这样,又缺那样。”《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九十九回:“吃饭中间,张大爷又教了贾冲多少说话,又叫他买点好牙粉,把牙齿刷白了。”
  
  从西洋进口的牙粉,由于品质更好,更受市民的欢迎,康有为《上清帝第三书》说,进口牙刷、牙粉跟“吕宋烟、夏湾拿烟、纸卷、烟纸、鼻烟、酒、火腿、洋肉脯、洋饼、洋糖、洋盐”一样,都是家家都有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