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新学期,从“非”凡体验开始

        2月13日,晨曦微露,济南市青龙街小学的校园里早已热闹非凡。这一天,既是新学期的开端,也是文化传承的盛典,学校将非遗市集搬进校园,为全校师生献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开学第一课。
  
  一踏入学校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面醒目的红色灯笼墙。同学们三五成群,围在灯笼墙前,争相将自己新学期的目标张贴在一个个红彤彤的灯笼上,寓意新的开始,新的蜕变。
  
  校园里,“启智润心”非遗市集热闹非凡,剪纸、彩塑、口金包、结艺等四位非遗项目的传承人正向同学们介绍着项目历史、特点及传承情况。

  “这是‘柿柿如意’,这是‘一举夺葵’。”同学们围在展台前,或驻足观赏,或捧起桌上精美的作品细细端详,眼中满是好奇与赞叹。
  
  随后,在庄严的国歌声中,青龙街小学全体师生齐聚操场,在飘扬的国旗下拉开了“灵蛇启智人文润心”主题开学典礼的序幕。

  “对于传承,我们认为这是对文化根脉的守护,是历史的回响,也是时代的使命。”济南市青龙街小学副校长徐磊说。
  
  对于济南的百年老校青龙街小学来说,今年是学校成立的第136个年头。徐磊表示,邀请非遗传承人进校园,让学生看到非遗不仅是一种技艺的传承,更多的是一种热爱、专注和坚守的品质。“这样的一所百年老校,我们也更希望每一位师生都能够站在历史的肩膀上,去守正创新,坚守自己的梦想,也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成长为心中有爱,眼中有光、行为有范的正德好少年。”
  
  传统布艺口金包非遗传承人张慧也表示,非遗进校园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活动,能够让孩子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让孩子们了解传统文化和非遗背后的故事,启迪他们的心灵。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颂博 张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