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剪指甲

——一个更真实的武侠世界
《细读金庸:一部严肃的古代社会史》作者:吴钩
点击查看原图
        南宋时,宣城县境内,也有无赖恶少年啸聚一处,“屠牛杀狗,酿私酒,铸毛钱,造楮币(假币),凡违禁害人之事,靡所不有”(洪迈《夷坚志》)。
  
  请注意,在宋人的叙事中,屠狗之徒是什么身份?都是“亡赖恶子”“无赖辈”,属于黑社会群体。这些人干的又是什么营生?“酿私酒,铸毛钱,造楮币”“开柜坊”“私销铸铜钱”,尽是违禁之事。
  
  宋朝寻常人家的日常食谱里,已经不见狗肉。我们去看《东京梦华录》收录的北宋东京常见肉类食品,《梦粱录》列出的南宋杭州城流行菜品,都没有狗肉。宋朝以降,尽管吃狗肉者不乏其人,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吃狗肉已被认为是一件不怎么体面的事情。
  
  金庸武侠世界中,丐帮一袋二袋的低辈弟子为什么喜欢吃狗肉?除了因为狗肉美味,更因为乞丐正是社会边缘人,不会以吃狗肉为耻。乔峰跟着帮中弟子一块喝烈酒、吃狗肉,也是因为他是江湖中人,不受主流社会舆论压力的约束。假如乔峰不是江湖好汉,而是宋朝的一名士大夫,那么他应该是不敢公然大啖狗肉的……
  
  金庸武侠小说《神雕侠侣》中,独臂的杨过单身过了十几年,他是怎么剪指甲的?这是江湖上流传甚广的“金庸学不解之题”之一。
  
  与“杨过如何剪指甲”难题相关的问题还有:在杨过那个时代,指甲钳显然还没有发明出来,人们究竟需不需要剪指甲?如果需要,又是用什么工具呢?
  
  人类当然需要剪指甲,不论是今人,还是古人。我们人体组织的尺寸,如牙齿的长度、骨头的长度、耳廓的大小、内脏的大小,发育到一定程度,便不再生长,只有头发与指甲,可以终生生长。指甲如果不剪,它们就会不停地长长长(怎么读都可以),给我们的日常生活造成极大不便。
  
  举个例子,弹吉他需要留一点指甲,用于拨弦,但指甲也不宜过长。弹古琴也是如此。明朝有人写了篇《弹琴杂说》,其中就特别提到,弹琴之人,“指甲不宜长,只留一米许。甲肉要相半,其声不枯”。这里的“一米”当然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长度单位,而是指一粒米那么长。我们去看宋徽宗绘的《听琴图》,图中的弹琴者,指甲修剪得非常整齐,差不多就是一粒米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