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以“绣花之功”绘就“城市之美”

济南市市中城管让城市更温暖
2024年12月21日,山东省暨济南市生活垃圾分类进校园主题活动在济南市市中区经纶小学举行。受访者供图
点击查看原图
        2024年,济南市市中区城管局以“围绕中心工作,展现大局担当”为主题,以全面推进精致城管建设为目标,加快推动城市管理向综合治理转型升级,在便民、利民上狠下功夫,全力打造“温暖城管”品牌。2025年,市中区城管局将以推动城市精细化治理为核心,更加积极主动作为,推动城市管理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突破。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颂博 王琳

  深入实施重点攻坚

  破解城市“难点堵点”
  
  “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环境卫生作为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更应在精、细上下功夫。2024年,济南市市中区城管局深入推进环卫保洁全面市场化工作。自2024年4月份市中城发集团陆续全面接管全区环卫领域项目以来,环卫保洁工作整体水平稳中求进。立足业务转换,开展道路保洁、“门前五包”、垃圾死角、安全生产、作业公司制度化建设等专项督查。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安全不仅是城市发展的基石,更是市民幸福生活的保障。2024年,市中区城管局以消除安全隐患、提高实用程度为主要着眼点,开展户外广告和牌匾设施安全风险排查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聚焦堵点、明确重点,创新性地将台账完成情况列入“四色预警”机制,户外广告牌匾治理持续提升。
  
  在违法违章建设治理方面,市中区城管局抓紧物业管理这一源头,针对新开发小区,建立“两同步、三落实”管理模式,从上游打通规划、住建、城管等部门的联动渠道,消除阴阳合同、违规加盖等风险隐患。突出城管工作站的前置服务管理功能,完善“1+5+N”工作模式,实现违法违章建设整治的关口前移,累计拆除台账任务110处、1.3万余平方米,台账外拆除58处、3.1万余平方米。

  城市运行“持续在线”

  人居环境“亮”新颜

  高空广告“卸下面具”,老旧楼宇“穿上新衣”,一条条背街小巷愈发干净,一盏盏路灯被点亮……近年来,市中区的市容市貌得到了大幅提升和改善。市中区城管局融合式打造建设路、卧龙路2条美丽街巷。精心整治提升临街建筑外立面,完成外立面维护、出新632处,共计3786平方米,清理堆放、吊挂杂物和晾晒衣物1.78万处。大力做好城市夜景亮化工作,对纬二路沿线的山东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点位持续亮化提升,并牵头开展“照亮回家路”工作,动员社会力量投资新建、改建、扩建亮化设施。
  
  垃圾分类是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重要举措,对于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24年,市中区城管局全链条优化垃圾分类,持续提高厨余垃圾分出率,加快完善分类设施,新建50座垃圾分类房,新建提升152座分类亭。落实“督导+考核+执法”相结合的常态化监管手段,开展垃圾分类执法检查1660余次。
  
  立足城市治理现代化,市中区城管局人性化统筹停车管理,集约高效推进停车管理专项行动。科学合理开展马路摊点治理专项行动,全面落实“首违不罚”四张清单,全力打造服务型城管。同时,下大力气解决建筑垃圾私收乱倒、随意处置问题,提高建筑(装饰装修)垃圾资源化利用,对2.87万余吨历史遗留建筑渣土堆存点进行集中销号和清理。全面推广“市中区蓝精灵车辆智慧监控中心”系统,对市中区23家建筑垃圾运输公司、510辆渣土运输车辆实时监控、全程定位。

  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打造宜居宜业“品质市中”
  
  “城,所以盛民也。”城市的主体是人,城市的旨归是老百姓安居乐业。2025年,市中区城管局将以推动城市精细化治理为核心,以法治政府建设为保障,聚焦环卫科学管理与精细作业,深入开展支路街巷综合整治,强化建筑垃圾源头管控与全过程监管,为全区高质量发展贡献城管力量。全面提升城市外立面管理、景观亮化管理和停车管理的综合水平,打造宜居、宜业、宜商的高品质市容环境。

  占道经营一直是城市管理工作中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市中区城管局将以疏堵结合为原则,根据主次干道、街巷支路等不同区域,落实32条禁设区道路,57条管控区道路和210余条临时疏导区道路的管理责任,2025年持续增设临时疏导点5处。在“控增量、化存量”原则基础上,创新推出摊主“精准画像+就业帮扶”机制,逐步实现马路摊点管理与民生保障双提升。
  
  城市管理水平的高低,关系着百姓民生,也彰显着城市文明程度。作为承担城市管理职能的部门,市中区城管局肩负着越来越多的城市管理和执法任务。下一步,市中区城管局将推动城管执法工作从“被动管理”向“主动服务”、从“末端执法”到“源头治理”的转变,打造公正、高效、透明的现代化综合行政执法体系。在全局18个基层执法中队规范化建设全部达标的基础上,对十六里河、六里山等中队进行等级再提升,对执法记录仪、执法手持终端等硬件配备齐全并及时更新,确保基层执法中队规范化建设水平始终保持全市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