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艺
——一个更真实的武侠世界

《细读金庸:一部严肃的古代社会史》作者:吴钩

有些熟读金庸小说的网友感到困惑:黄蓉这么好的厨艺,到底是跟谁学的?她父亲黄老邪固然琴棋书画、医卜星相,无所不精,刀工厨艺想来也是一流,但是,“富养女儿教诗书很正常,但教女儿厨艺却不大可能”。
生出这一困惑的朋友,显然是不了解宋人风俗。宋朝人家,那可是特别注意培养女儿厨艺的。这一风气应该是从唐朝传下来的。据唐人房千里的《投荒杂录》载,岭南一带的人家,不论贫富,都不习惯教女孩子女工,而是悉心培养其庖厨之艺,这些女孩子长大后,做针线活都不怎么样,但烧菜的手艺可不一般,所以上门请求婚聘的媒人非常多,将门槛都踏平了。
女孩子的父母也很得意,常常向人夸口:“我家姑娘,要说裁袍补袄,那可不会;但是,若论烧菜,烹制水蛇黄鳝,即一条必胜一条。”
宋人廖莹中《江行杂录》则载,南宋时,杭州一带甚至出现了“重女轻男”的风气,中下水平的人家生了儿子,都不怎么培养;生了女儿,则视为掌上明珠,请老师传授艺业,其中就包括厨艺。学习厨艺的女孩子,长大后可以被聘为厨娘,即女厨师。流风所及,黄药师教给女儿厨艺也并不是什么不可理解的事情。
金庸在书中也暗示了黄蓉的厨艺得自父亲。请看《射雕英雄传》第十二回—洪七公道:“嘿嘿,你那两味菜,又是甚么‘玉笛谁家听落梅’,什么‘好逑汤’,定是你爹爹给安的名目了。”黄蓉笑道:“你老人家料事如神。你说我爹爹很厉害,是不是?”菜名既然是黄药师所取,菜式也应该就是他所创。
宋朝人家既然培养出这么多厨艺高超的女孩子,这些厨娘最终当然会进入饮食界。事实上,宋代的美食界确实流行女厨师,皇宫的御厨有厨娘,富贵人家的私厨有厨娘,市井酒店的大厨也有厨娘。
这些厨娘往往年轻貌美,色艺俱佳,气质不凡,身价不菲,用廖莹中《江行杂录》的话来说—“非极富家不可用”,决不是寻常人家所能聘请得起的。她们的厨艺,当然也对得起她们的身价,做出来的菜,必是色香味俱全。
宋朝厨娘的手艺如何个高明法?我们来看几个厨娘的故事就知道了。
第一个厨娘是一个生活在北宋的尼姑,法号梵正。
生出这一困惑的朋友,显然是不了解宋人风俗。宋朝人家,那可是特别注意培养女儿厨艺的。这一风气应该是从唐朝传下来的。据唐人房千里的《投荒杂录》载,岭南一带的人家,不论贫富,都不习惯教女孩子女工,而是悉心培养其庖厨之艺,这些女孩子长大后,做针线活都不怎么样,但烧菜的手艺可不一般,所以上门请求婚聘的媒人非常多,将门槛都踏平了。
女孩子的父母也很得意,常常向人夸口:“我家姑娘,要说裁袍补袄,那可不会;但是,若论烧菜,烹制水蛇黄鳝,即一条必胜一条。”
宋人廖莹中《江行杂录》则载,南宋时,杭州一带甚至出现了“重女轻男”的风气,中下水平的人家生了儿子,都不怎么培养;生了女儿,则视为掌上明珠,请老师传授艺业,其中就包括厨艺。学习厨艺的女孩子,长大后可以被聘为厨娘,即女厨师。流风所及,黄药师教给女儿厨艺也并不是什么不可理解的事情。
金庸在书中也暗示了黄蓉的厨艺得自父亲。请看《射雕英雄传》第十二回—洪七公道:“嘿嘿,你那两味菜,又是甚么‘玉笛谁家听落梅’,什么‘好逑汤’,定是你爹爹给安的名目了。”黄蓉笑道:“你老人家料事如神。你说我爹爹很厉害,是不是?”菜名既然是黄药师所取,菜式也应该就是他所创。
宋朝人家既然培养出这么多厨艺高超的女孩子,这些厨娘最终当然会进入饮食界。事实上,宋代的美食界确实流行女厨师,皇宫的御厨有厨娘,富贵人家的私厨有厨娘,市井酒店的大厨也有厨娘。
这些厨娘往往年轻貌美,色艺俱佳,气质不凡,身价不菲,用廖莹中《江行杂录》的话来说—“非极富家不可用”,决不是寻常人家所能聘请得起的。她们的厨艺,当然也对得起她们的身价,做出来的菜,必是色香味俱全。
宋朝厨娘的手艺如何个高明法?我们来看几个厨娘的故事就知道了。
第一个厨娘是一个生活在北宋的尼姑,法号梵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