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35年山东率先建成交通强国示范区
省内物流1天送达,国内2天送达

12月19日,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在济宁新能源船舶制造项目现场举办

商报济宁消息 交通是兴国之要、强国之基,也是强省建设的重要支撑。12月19日,省政府新闻办在山东新能船业有限公司举办山东省人民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有关情况,解读《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方案(2025—2035年)》(以下简称《建设方案》)。《建设方案》明确,到2035年,率先建成交通强国示范区,基本形成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和物流体系,有力支撑省内1天送达、国内2天送达、国际主要城市3天送达的“123”物流网,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
从2022年5月确定山东成为全国首个部省共建交通强国省域示范区,至今已有两年半时间。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于永生介绍,两年多来,示范区建设进展顺利、取得有力成效,相继建成投用济郑高铁、潍烟高铁、济潍高速、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三期等一批标志性重大工程,高速铁路里程、高速公路里程、沿海港口吞吐量、综合交通运量等多项重要指标位居全国前列,为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了坚强支撑和保障。
据统计,山东省高铁里程跃居全国第1位,高速公路里程突破8600公里、六车道及以上占比达到37.9%。沿海港口吞吐量居全国第1位,京杭运河2000吨级船舶、万吨级船队直达长江。烟台机场二期、济宁大安机场建成投用,机场数量居华东地区首位。开行“济青快线”列车,济南青岛实现高铁“公交化”运行。全省机场累计执飞航线631条,拥有3家吞吐量千万级机场。示范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和成效,多项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
“为进一步推动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再提速、再提效,省交通运输厅起草制定《建设方案》,经省委常委会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正式印发实施。”于永生介绍,《建设方案》明确将锚定打造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率先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的总目标,以互联互通、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为主攻方向,加快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作好示范。
《建设方案》提出,到2035年,山东率先建成交通强国示范区,基本形成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和物流体系,主要发展指标达到国内领先、世界一流。全省高速(城际)铁路里程达到6500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达到15000公里(含研究线位约3000公里),运输机场数量达到16个、通用机场达到100个,在全国率先实现乡镇及以上行政中心30分钟上高速,县级行政中心45分钟上高铁、60分钟到机场,设区市行政中心30分钟上高铁、50分钟到机场。
此外,到2035年,山东沿海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达到400个,内河高等级航道通航里程达到700公里,有力支撑三大经济圈内1小时通达、省内各地市间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通达的“123”客运通达网和省内1天送达、国内2天送达、国际主要城市3天送达的“123”物流网,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
从2022年5月确定山东成为全国首个部省共建交通强国省域示范区,至今已有两年半时间。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于永生介绍,两年多来,示范区建设进展顺利、取得有力成效,相继建成投用济郑高铁、潍烟高铁、济潍高速、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三期等一批标志性重大工程,高速铁路里程、高速公路里程、沿海港口吞吐量、综合交通运量等多项重要指标位居全国前列,为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了坚强支撑和保障。
据统计,山东省高铁里程跃居全国第1位,高速公路里程突破8600公里、六车道及以上占比达到37.9%。沿海港口吞吐量居全国第1位,京杭运河2000吨级船舶、万吨级船队直达长江。烟台机场二期、济宁大安机场建成投用,机场数量居华东地区首位。开行“济青快线”列车,济南青岛实现高铁“公交化”运行。全省机场累计执飞航线631条,拥有3家吞吐量千万级机场。示范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和成效,多项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
“为进一步推动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再提速、再提效,省交通运输厅起草制定《建设方案》,经省委常委会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正式印发实施。”于永生介绍,《建设方案》明确将锚定打造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率先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的总目标,以互联互通、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为主攻方向,加快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作好示范。
《建设方案》提出,到2035年,山东率先建成交通强国示范区,基本形成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和物流体系,主要发展指标达到国内领先、世界一流。全省高速(城际)铁路里程达到6500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达到15000公里(含研究线位约3000公里),运输机场数量达到16个、通用机场达到100个,在全国率先实现乡镇及以上行政中心30分钟上高速,县级行政中心45分钟上高铁、60分钟到机场,设区市行政中心30分钟上高铁、50分钟到机场。
此外,到2035年,山东沿海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达到400个,内河高等级航道通航里程达到700公里,有力支撑三大经济圈内1小时通达、省内各地市间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通达的“123”客运通达网和省内1天送达、国内2天送达、国际主要城市3天送达的“123”物流网,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