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首个
济南出台数字经济地方性法规
商报济南消息 12月18日,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和解读《济南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的有关情况。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济南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济南在全省率先制定的数字经济领域地方性法规,将于202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发布会上,济南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何修冬表示,济南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的重要部署,在国家、省级上位法暂未出台的背景下,充分借鉴吸收先进城市立法经验,并与国家省市相关政策对标衔接,在全省率先制定数字经济领域地方性法规。
2024年10月22日,济南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条例》,2024年11月20日,山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予以批准,该条例将于202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何修冬介绍,《条例》共七章六十条,主要规定了立法的目的、原则、适用范围、定义内容,明确了市、区县人民政府以及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济南市发展改革委、济南市大数据局等部门职责,对加强数字经济跨区域交流合作,推进济南都市圈数字经济协同发展,鼓励和支持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组织和个人参与数字经济发展等作出规定。
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条例》明确了数字基础设施的定义内容,并指出济南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大数据等有关部门按照集约共享、智能高效、绿色低碳、适度超前、安全可控的原则,编制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将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并与市政、交通、能源、水利等相关基础设施规划相衔接。对建设发展通信网络设施、算力基础设施、物联感知体系、数字技术基础设施等予以规范,并明确了部门职责。推动各领域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对支持和保护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作出规定。
在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方面,《条例》对统筹推进数字产业化发展,培育数字产业集群作出规定,支持创建国家级、省级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区。推动数字经济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构建数字科技创新平台,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数字核心技术攻关,促进数字科技成果转化。结合济南数字经济发展优势和产业布局,对培育壮大软件和信息服务、先进计算产业,推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布局空天信息、量子信息、元宇宙等产业发展等方面作出规定。培育建立产业数字化转型支撑服务体系,明确推进工业、农业、建筑业以及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等产业数字化转型措施,推动数字技术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在政务与公共服务数字化方面,《条例》对数字政府建设作出规定,推进政府履职和政务运行数字化转型,提高政府履职效能。建设数字化城市治理平台,提升城市治理智能化水平。推进城市治理数字化,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在智慧社区、智慧交通、居家养老、医疗健康、智慧教育等领域的综合应用。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颂博 张柯
发布会上,济南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何修冬表示,济南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的重要部署,在国家、省级上位法暂未出台的背景下,充分借鉴吸收先进城市立法经验,并与国家省市相关政策对标衔接,在全省率先制定数字经济领域地方性法规。
2024年10月22日,济南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条例》,2024年11月20日,山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予以批准,该条例将于202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何修冬介绍,《条例》共七章六十条,主要规定了立法的目的、原则、适用范围、定义内容,明确了市、区县人民政府以及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济南市发展改革委、济南市大数据局等部门职责,对加强数字经济跨区域交流合作,推进济南都市圈数字经济协同发展,鼓励和支持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组织和个人参与数字经济发展等作出规定。
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条例》明确了数字基础设施的定义内容,并指出济南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大数据等有关部门按照集约共享、智能高效、绿色低碳、适度超前、安全可控的原则,编制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将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并与市政、交通、能源、水利等相关基础设施规划相衔接。对建设发展通信网络设施、算力基础设施、物联感知体系、数字技术基础设施等予以规范,并明确了部门职责。推动各领域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对支持和保护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作出规定。
在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方面,《条例》对统筹推进数字产业化发展,培育数字产业集群作出规定,支持创建国家级、省级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区。推动数字经济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构建数字科技创新平台,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数字核心技术攻关,促进数字科技成果转化。结合济南数字经济发展优势和产业布局,对培育壮大软件和信息服务、先进计算产业,推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布局空天信息、量子信息、元宇宙等产业发展等方面作出规定。培育建立产业数字化转型支撑服务体系,明确推进工业、农业、建筑业以及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等产业数字化转型措施,推动数字技术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在政务与公共服务数字化方面,《条例》对数字政府建设作出规定,推进政府履职和政务运行数字化转型,提高政府履职效能。建设数字化城市治理平台,提升城市治理智能化水平。推进城市治理数字化,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在智慧社区、智慧交通、居家养老、医疗健康、智慧教育等领域的综合应用。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颂博 张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