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谢绝商拍,秩序自来

        对商拍说“不”!说到底是回应游客诉求,重塑公共空间泾渭分明的界限。从长远看,景点公园等场所面对商拍需求,在“该禁的禁”之外,不妨探索改进和优化服务,推出一些“自选动作”,为公众创造更好的拍摄条件。总之,旅游市场的服务供给,只有多做加法,多一些“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文明自觉,游客的体验才能“更上一层楼”。
  
  继故宫博物院和部分博物馆等场所禁止商业拍摄后,一些公园也加入这一行列。近日,有网友表示,北京北海公园等热门景点出现多个“谢绝商拍”告示牌。公园方面对此回应称,这次管理确实“下了重锤”,遇到商业拍摄行为,游客有权进行投诉。景山公园工作人员也表示,他们一直禁止在公园内进行商业拍摄,对于未报备的商业拍摄行为,公园有权进行制止。一连串的行动,引得不少网友拍手叫好。
  
  所谓“商拍”,就是商业拍摄,又被称为委托拍摄。近年来,以网红打卡、婚纱摄影等为目的的拍摄活动,在各大旅游景点屡见不鲜。摄影师向游客提供有偿拍摄的服务,其初衷是为了帮助游客在旅途中获得更好的体验感。但一些商拍摄影师为了“出片”,长时间占用较好的拍摄地点,用拍摄道具阻拦其他游客,甚至在景区内“占地收费”。
  
  比如西安钟楼门,商业摄影师们用拍摄杆、小板凳等“占位”,为游客通行带来了不便。在上饶三清山景区,一游客拍美景竟被摆摊摄影师收费。种种这些没有禁忌和边界的商拍行为,本质上就是损公肥私,是对公共资源的过度占用和消耗,更是对普通游客正当权益的侵犯。
  
  游客苦商拍久矣!此番北京市相关公园明确禁止商拍,并通过鲜明态度和笃定立场对商拍说“不”,说到底是回应游客诉求,重塑公共空间泾渭分明的界限,也给失范行为发出了明确信号。
  
  当然,对商业拍摄行为说“不”,并不意味着剥夺商拍团队的机会和权利。合理的商业拍摄不仅能够为景区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还能够通过影像作品的传播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从长远看,景点公园等场所面对商拍需求,在“该禁的禁”之外,不妨探索改进和优化服务,推出一些“自选动作”,为公众创造更好的拍摄条件。一些地方为了兼顾不同游客的需求,在景区开辟了商拍专区,还有的地方划出免费商拍区与收费商拍区,供各类游客自选。如此分类分层提供服务,其实也是在个性化旅游背景下,文旅市场探索差异化发展、提供多元产品服务的有益尝试。上述新闻里北海公园的工作人员就表示,园内谢绝商拍主要针对携带补光灯、放光灯等较大设备的商拍团队,而对游客自行穿着古装拍照不会进行阻拦,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总之,旅游市场的服务供给,只有多做加法,多一些“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文明自觉,游客的体验才能“更上一层楼”。

  ◎赵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