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春节 世界的“非遗”
利用滨州剪纸元素制成的布玩具增添春节氛围
点击查看原图
日前,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通过评审,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春节已成为世界普遍接受、认同和欣赏的中华文化符号,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宇琦
春节申遗成功
春节在每个中国人身上都烙印下深刻的印记,形成不可遗忘的民族记忆,并随血脉一同传承。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春节,在中华文化影响范围内,许多国家的人民也有过春节的习俗。据不完全统计,近20个国家和地区将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春节民俗活动已走进近20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文化盛事。
2022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着手推动春节申遗工作。一系列活动开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生活中绽放更迷人的光彩。2023年3月31日,中国政府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遗政府间委员会提交了申报材料。2023年12月,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包含春节在内的中华文化影响力正不断扩大,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北京时间今年12月4日迎来春节申遗成功的好消息。
人们说的“申遗”,指的是世界上国家和地区以某一地区的特殊遗产价值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申请加入世界遗产的行为。根据形态和性质,世界遗产分为物质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分为三大类,分别是代表作名录、急需保护名录和优秀保护实践名册。春节申遗成功第二天,北京时间12月5日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遗委员会审议并通过我国“羌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和“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三个非遗项目从“急需保护的非遗名录”转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这三项非遗的存续力提升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遗委员会的认可。至此,中国共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代表作名录39项、急需保护名录4项和优秀保护实践名册1项,共44项。
中国传统节日
春节是一项重要的传统节日,所包含的文化形态丰富,并非单一的非遗项目。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民族、文化影响范围下,春节的习俗各不相同。春节是时间跨度较长的节日,包含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一些地区从农历腊月初八便开始对节日所需用品的筹备。在一些农业生产地区,过了农历二月初二才算真正过完年。因此,与春节相关的民间习俗数量众多,比如,喝腊八粥、祭灶神、扫尘、贴春联、贴年画、倒贴福字、除夕守岁、吃饺子、压岁钱、拜年、逛庙会等。与春节相关的非遗项目也极为丰富,比如,剪纸、年画、舞龙、舞狮、秧歌等。
近年来,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主办的“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年画进万家幸福中国年”主题活动等开展,在线上线下同时营造传统中国年的喜庆氛围。与此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传统习俗也通过短视频传播等方式吸引更多人关注。
流行于广东省潮汕地区的英歌舞迄今已有600年历史。它集畲歌、戏剧、舞蹈、武术等形态于一体,是国家级非遗项目,也是春节期间当地群众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其舞姿刚劲、雄浑、粗犷、奔放,气势磅礴,被百姓亲切地称为“中华战舞”或“中华街舞”。近年来,春节期间英歌舞在短视频平台收获了大量“粉丝”,得到许多年轻人喜爱。与此同时,许多自带流量的公众人物也加入传统文化传播的阵营之中。今年10月,千万级粉丝博主江寻千(九月)与青年演员南笙前往位于广州的潮州古城,开展了一场英歌舞公益演出活动。截至目前,江寻千(九月)习跳英歌舞的视频在抖音平台点赞量超400万。越来越多的人喜爱英歌舞,传统文化影响范围愈发扩大。
来山东过春节
目前,我国非遗资源总量近87万项,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其中国家级代表性项目1557项(包含3610个子项)。认定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9万多人,其中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3068人。
在春节申遗的过程中,山东作出积极贡献。山东省依托本地非遗资源举办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非遗传承实践相关活动,营造了欢乐祥和、团圆喜庆的春节氛围。根据《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2015年设立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以下简称非遗月)。非遗月自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开始,至春节后的二月二结束,已经成为全省范围内广泛开展非遗传承实践活动的重要时段。2024年,非遗月期间,山东集中开展648项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推动非遗融入家庭团聚、社区交流中,融入人民群众生活,营造欢乐吉祥、温暖和顺的节日氛围。
此外,山东省连续三年举办“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鼓励网友将身边与春节相关的非遗项目记录下来; 在潍坊市举办“年画进万家·幸福中国年”2024年春节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为春节申遗提供助力。通过广泛开展非遗传承实践活动,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越来越多的群众广泛参与、自觉成为了非遗保护传承的弘扬者和实践者,不断丰富春节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
山东非遗资源丰富,与“年文化”相关的项目众多,其中不乏有群众能够广泛参与的,比如,千佛山庙会、趵突泉花灯会、淄博玉黛湖花灯会、胡集书会,等等。此外,山东还有多项与“年文化”相关的非遗项目是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的重要组成部分。烟台剪纸、滨州剪纸、莒县过门笺作为“中国剪纸”的一部分,在2009年被认定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泰山皮影戏、济南皮影戏、定陶皮影戏作为“中国皮影”的一部分,在2011年被列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宇琦
春节申遗成功
春节在每个中国人身上都烙印下深刻的印记,形成不可遗忘的民族记忆,并随血脉一同传承。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春节,在中华文化影响范围内,许多国家的人民也有过春节的习俗。据不完全统计,近20个国家和地区将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春节民俗活动已走进近20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文化盛事。
2022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着手推动春节申遗工作。一系列活动开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生活中绽放更迷人的光彩。2023年3月31日,中国政府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遗政府间委员会提交了申报材料。2023年12月,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包含春节在内的中华文化影响力正不断扩大,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北京时间今年12月4日迎来春节申遗成功的好消息。
人们说的“申遗”,指的是世界上国家和地区以某一地区的特殊遗产价值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申请加入世界遗产的行为。根据形态和性质,世界遗产分为物质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分为三大类,分别是代表作名录、急需保护名录和优秀保护实践名册。春节申遗成功第二天,北京时间12月5日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遗委员会审议并通过我国“羌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和“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三个非遗项目从“急需保护的非遗名录”转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这三项非遗的存续力提升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遗委员会的认可。至此,中国共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代表作名录39项、急需保护名录4项和优秀保护实践名册1项,共44项。
中国传统节日
春节是一项重要的传统节日,所包含的文化形态丰富,并非单一的非遗项目。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民族、文化影响范围下,春节的习俗各不相同。春节是时间跨度较长的节日,包含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一些地区从农历腊月初八便开始对节日所需用品的筹备。在一些农业生产地区,过了农历二月初二才算真正过完年。因此,与春节相关的民间习俗数量众多,比如,喝腊八粥、祭灶神、扫尘、贴春联、贴年画、倒贴福字、除夕守岁、吃饺子、压岁钱、拜年、逛庙会等。与春节相关的非遗项目也极为丰富,比如,剪纸、年画、舞龙、舞狮、秧歌等。
近年来,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主办的“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年画进万家幸福中国年”主题活动等开展,在线上线下同时营造传统中国年的喜庆氛围。与此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传统习俗也通过短视频传播等方式吸引更多人关注。
流行于广东省潮汕地区的英歌舞迄今已有600年历史。它集畲歌、戏剧、舞蹈、武术等形态于一体,是国家级非遗项目,也是春节期间当地群众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其舞姿刚劲、雄浑、粗犷、奔放,气势磅礴,被百姓亲切地称为“中华战舞”或“中华街舞”。近年来,春节期间英歌舞在短视频平台收获了大量“粉丝”,得到许多年轻人喜爱。与此同时,许多自带流量的公众人物也加入传统文化传播的阵营之中。今年10月,千万级粉丝博主江寻千(九月)与青年演员南笙前往位于广州的潮州古城,开展了一场英歌舞公益演出活动。截至目前,江寻千(九月)习跳英歌舞的视频在抖音平台点赞量超400万。越来越多的人喜爱英歌舞,传统文化影响范围愈发扩大。
来山东过春节
目前,我国非遗资源总量近87万项,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其中国家级代表性项目1557项(包含3610个子项)。认定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9万多人,其中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3068人。
在春节申遗的过程中,山东作出积极贡献。山东省依托本地非遗资源举办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非遗传承实践相关活动,营造了欢乐祥和、团圆喜庆的春节氛围。根据《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2015年设立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以下简称非遗月)。非遗月自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开始,至春节后的二月二结束,已经成为全省范围内广泛开展非遗传承实践活动的重要时段。2024年,非遗月期间,山东集中开展648项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推动非遗融入家庭团聚、社区交流中,融入人民群众生活,营造欢乐吉祥、温暖和顺的节日氛围。
此外,山东省连续三年举办“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鼓励网友将身边与春节相关的非遗项目记录下来; 在潍坊市举办“年画进万家·幸福中国年”2024年春节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为春节申遗提供助力。通过广泛开展非遗传承实践活动,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越来越多的群众广泛参与、自觉成为了非遗保护传承的弘扬者和实践者,不断丰富春节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
山东非遗资源丰富,与“年文化”相关的项目众多,其中不乏有群众能够广泛参与的,比如,千佛山庙会、趵突泉花灯会、淄博玉黛湖花灯会、胡集书会,等等。此外,山东还有多项与“年文化”相关的非遗项目是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的重要组成部分。烟台剪纸、滨州剪纸、莒县过门笺作为“中国剪纸”的一部分,在2009年被认定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泰山皮影戏、济南皮影戏、定陶皮影戏作为“中国皮影”的一部分,在2011年被列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