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小田变大田 农民乐开颜

商河县郑路镇农业发展进入新篇章
        商报消息 走进现在的郑路镇,映入眼帘的是成片的麦田,微风吹过能听到饱满麦穗碰撞发出的声音。如果你有一台无人机从高空俯瞰,可以看到济南市商河县郑路镇的耕地呈现出大片划分的状态,这一场景源自于郑路镇的“小田变大田”改革。
  
  郑路镇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加强宣传引导,组织干部带领党员和村民代表入户宣传,承诺不改变土地承包政策,不减少承包土地权益,给农户吃下“定心丸”。
  
  尊重群众意愿。设计了自种农户优先选择优质田块的“一户一田”和不愿自种农户相对集中合并流转的“多户一田”方案,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化解改革阻力。
  
  确保不触红线。坚持在《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农村土地承包法》框架内组织实施改革试点,运用土地确权成果,确保田块合并后,农户种植面积不减少,种植成本不增加,经营收益不降低,赢得群众支持和拥护。

  优化农田基础设施,实现了农田“优质、集中、连片”,促进了机械化作业和规模经营。优化农业发展布局,由村集体牵头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引导农户转型,联合新型经营主体,提升了农业发展效益。优化农民经营模式,“小田变大田”为群众提供了更多选择,保障农民以土地参股分红实现“田转权不离”增加财产性收入。
  
  增强农民长久预期,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贯彻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的基础更加坚实。提升农业生产效益,改革后试点村土地渗溢面积达10%左右,通过发包经营,增加了村集体经营性收入。
  
  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小田变大田”解决了“一户多块田”引起的耕种摩擦,降低了土地流转谈判成本,和谐了邻里和干群关系,提高了基层组织的向心力。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年年丰收场景,农民开心的笑容,是对郑路镇“小田变大田”改革最好的肯定,郑路镇农业发展也必将在新篇章中再次书写辉煌。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于大龙 赵广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