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种植产业带来田野好“丰”景
商报济宁消息 近年来,济宁市泗水县依托合作社采取“农业+乡村旅游”运营模式,通过网络直播、主播带货等方式销售泉霜红桃,让游客在观光休闲的同时亲身体验乡村生活乐趣。高品质的桃子在给种植户带来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带动了百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桃园效益好了,村集体收入增加了,村民也实现了致富梦。
2016年,泗水县泉林镇的乡村振兴“合伙人”徐猛牵头创办泉霜红桃种植专业合作社,承包350余亩山地开展冬桃种植,近几年,利用农业和旅游结合的模式,自己致富的同时也为乡亲们带来了良好的收益。泉霜红桃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徐猛介绍,“泉霜红桃采摘季终于结束,今年气候好、雨水足,果子品质和口感好,桃园的产量达到了1100吨,不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也为镇上的特色产业发展作出了贡献。”从青龙山向西远眺,一片片桃林映入眼帘。“每年这个季节我都来帮忙采摘,从早上八点干到下午五点,中午还能午休,一天能赚一百块左右,我很满意。”青龙庄村的刘大姐告诉记者。
这样的特色种植模式在泗水县并不是个例。近年来,泗水县泉林镇持续做大做强特色种植,围绕兴产业、带就业、促增收的发展思路,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抓发展,科学规划优布局,一个个特色鲜明的致富主导产业正蓬勃发展。柳河峪村种植了两百多亩的牛蒡,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定点出口到日本、韩国等国家;青龙庄村、马泉庄村栽植了400余亩桑葚,并成功举办了3届桑葚采摘节;御花园花卉苗木专业合作社种植的300亩优质梨大苗,产品销往广州、苏州及省内各大城市。
下一步,泉林镇将继续把发展特色种植作为重要抓手,推动特色种植规模化发展,不断提高特色种植的科技水平,提升深加工能力,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希望的田野上描绘好乡村振兴的好“丰”景。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谢学刚 任为
2016年,泗水县泉林镇的乡村振兴“合伙人”徐猛牵头创办泉霜红桃种植专业合作社,承包350余亩山地开展冬桃种植,近几年,利用农业和旅游结合的模式,自己致富的同时也为乡亲们带来了良好的收益。泉霜红桃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徐猛介绍,“泉霜红桃采摘季终于结束,今年气候好、雨水足,果子品质和口感好,桃园的产量达到了1100吨,不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也为镇上的特色产业发展作出了贡献。”从青龙山向西远眺,一片片桃林映入眼帘。“每年这个季节我都来帮忙采摘,从早上八点干到下午五点,中午还能午休,一天能赚一百块左右,我很满意。”青龙庄村的刘大姐告诉记者。
这样的特色种植模式在泗水县并不是个例。近年来,泗水县泉林镇持续做大做强特色种植,围绕兴产业、带就业、促增收的发展思路,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抓发展,科学规划优布局,一个个特色鲜明的致富主导产业正蓬勃发展。柳河峪村种植了两百多亩的牛蒡,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定点出口到日本、韩国等国家;青龙庄村、马泉庄村栽植了400余亩桑葚,并成功举办了3届桑葚采摘节;御花园花卉苗木专业合作社种植的300亩优质梨大苗,产品销往广州、苏州及省内各大城市。
下一步,泉林镇将继续把发展特色种植作为重要抓手,推动特色种植规模化发展,不断提高特色种植的科技水平,提升深加工能力,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希望的田野上描绘好乡村振兴的好“丰”景。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谢学刚 任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