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护苗成长 亟需限塑

        近日,有媒体报道了福建省质检院和宁波市质检院对体育用品的抽检结果,显示30批次产品不符合参考标准要求,主要问题在于增塑剂含量超标,部分样品甚至超过标准限值200倍以上。这一事件再次将体育用品中的增塑剂问题置于公众视野,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令公众愤怒的是,大量实验表明,长期过量接触增塑剂,会干扰人体内分泌,影响青少年生殖健康和生长发育。这样的“隐形杀手”出现在孩子身边,不容姑息。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邹通

  “隐形杀手”正潜伏

  有媒体近日报道称,在福建省质检院和宁波市质检院,两地的专家正在对三类产品首次共同进行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这三类产品分别是球类、球拍和跳绳,目前中小学生使用的频率非常高。检测人员想了解的是,当学生们在拿着球拍打球、握着绳柄跳绳的时候,皮肤和体育用品的长时间接触,会不会产生健康风险?为了数据尽可能全面客观,此次风险监测共采样112批次样品,覆盖高、中、低三档价位,采样渠道涉及线下的大型商超、批发市场、运动用品店和零售店,以及线上主要的电商平台。

  根据报道,检测中心有一组风险监测数据,采集的112批次学生体育用品中有30批次产品不符合参考标准要求,不符合率为26.8%。球拍产品的不符合率最高,不符合率60.6%,不符合项目为增塑剂;其次是跳绳,不符合率为17.5%,不符合项目主要是增塑剂; 球类产品的不符合率为7.8%,不符合项目还是增塑剂。也就是说样品中超过四分之一的产品增塑剂含量超过参考标准,部分样品增塑剂含量超过参考标准限值200倍以上。

  所谓增塑剂,也叫塑化剂,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也有近百年的历史,其中八成为邻苯二甲酸酯类的增塑剂。因为它可以增加塑料的柔韧伸展性,被大量用于塑料制品,包括食品包装、医疗器械、儿童玩具等领域。但是过量接触增塑剂也有潜在风险,大量实验表明,长期过量接触增塑剂,会干扰人体内分泌,影响青少年生殖健康和生长发育。有专家就表示,长期摄入增塑剂,对于男生就会产生类似于雌激素的作用,女生会出现早熟现象。

  目前研究已经证实,邻苯二甲酸酯类的增塑剂可以经口腔摄入、呼吸道吸入和皮肤渗入这三个途径进入人体,被认为是人类自己生产制造的产量最大的环境雌激素之一,已经陆续被世界各国列为优先控制污染物。

  守护“花朵”别手软

  为何增塑剂这样的“隐形杀手”会出现在学生体育用品中?商家首先难辞其咎,部分体育用品厂家缺乏质量意识,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忽视产品质量和消费者健康。这些厂家在生产过程中可能未能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导致产品增塑剂含量超标。此外,原材料市场存在混乱现象,一些不法商家销售含有高量增塑剂的原材料。这些原材料被厂家采购后,用于生产体育用品,导致产品增塑剂含量超标。

  而在监管方面,根据相关报道,我国国家标准,早已明确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不是食品原料或食品添加剂。另外像童装童鞋、玩具、儿童家具等儿童用品;以及彩画颜料、蜡笔、书包等学生用品的
相关国家标准中,也对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有明确的限量要求,限量值与欧盟现行标准一致。但现行的标准中还没有对球类、跳绳等学生体育产品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作出限量要求。

  正是有“空白”,让投机分子有机可乘。不过这一现状有望在将来发生改变,近日,全国体育用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了《跳绳》国家标准草案稿,专门对跳绳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含量进行了限量要求。征求意见稿有望近期公开征求意见。有分析就认为,对此要拍手称快,同时也应当注意到其他体育用品,尤其是学生们日常接触极多的校园体育用品,也应当尽快纳入议事日程,实现相应标准全覆盖。

  针对目前出现的问题,专家建议消费者要提高防范意识,在购买产品时要在正规销售渠道购买正规品牌,并要检查产品的标志标识是否齐全。还有专家指出,在购买跳绳球拍等产品的时候,最好用手触摸一下手柄的把握部位,不要购买材质过于柔软的产品,也不建议购买颜色过于鲜艳和图案过于丰富的产品,因为这些产品可能含有超范围和超量的有害化学物质。家长也要监督儿童、学生在使用完球拍、跳绳、球类等产品后要清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