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山东医保码激活人数超9507万人

累计覆盖定点药店4.12万家
山东医保码累计覆盖定点医疗机构3.37万家,图为青岛莱西市马连庄中心卫生院新华社发
点击查看原图
        12月4日上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东院区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医保领域深化为民服务“高效办成一件事”情况。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山东积极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包括29条重点事项,其中,21项用于服务参保群众全生命周期,8项用于服务保障企业发展。

  ◎本专题稿件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颂博 张柯

  6项医保待遇“即申即享”

  记者了解到,在29项医保服务“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中,有21项是服务参保群众全生命周期的改革事项,从参保人的出生、上学、就业、退休、生病,医保始终陪伴左右,提供更加便捷、更加贴心的服务。

  据山东省医保局党组书记、局长左毅介绍,山东推进线下办事“只进一门”,全省16个市、136个县(市、区)的医保服务窗口全部进驻当地政务服务中心或纳入政务服务中心分厅管理,实现医保办事“只进一门”。依托基层便民服务中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层金融机构网点等建设基层医保工作站(点)3.5万家,培育基层医保明白人3.8万名,实现省市县乡村医保服务全覆盖。

  推进线上办事“一网通办”,制定山东省医保经办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将医保经办服务事项优化为4大板块、27个执行项。目前,这27个服务事项已全部实现可“网上办”“掌上办”。

  推进医保服务“一单集成”,医保服务申办材料整体精简62.1%,办理时限整体压缩76.8%,办事环节整体减少63.1%,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实现一单制、一站式联网结算。

  推进医保待遇“即申即享”,在国务院推出的医疗救助“免申即享”基础上,推出职工退休医保待遇申领、省内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器官移植抗排异门诊慢特病病种待遇认定、恶性肿瘤放化疗门诊慢特病病种待遇认定、产前检查费待遇申领、生育津贴待遇申领等6项医保待遇的“即申即享”服务。

  全省医保码激活人数超9507万人

  “以前,参保患者在医院看病拿药需要带着身份证、医保卡到处跑,现在只要带着手机,直接出示医保码就可以了,非常便捷。”发布会上,山东省医保局副局长李博说。

  记者了解到,医保码,又称“医保电子凭证”,是国家医保局为参保人在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中签发的身份标识,广泛应用于就医购药、医保查询办理、费用结算等医保业务场景。2019年11月24日,全国首个医保码在济南市激活,标志着就医购药正式进入“一码通”时代。

  李博表示,近年来,我省扎实推进医保码应用推广和移动支付,截至11月29日,全省医保码激活人数9507.86万人,累计覆盖定点药店4.12万家、定点医疗机构3.37万家,基本实现人群、机构全覆盖,数量均居全国前列,医保码交易支付量达到5.84亿笔、累计交易金额508.85亿元。

  开发建成山东省医保处方流转平台,截至目前,全省已完成对接电子处方三级定点医疗机构213家,二级定点医疗机构839家,一级定点医疗机构1415家,总量位居全国第一。另一方面,以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为契机,完成了基于医保码的互联网诊疗医保线上问诊续方、处方流转、医保统筹结算功能,打通互联网诊疗医保线上结算渠道,截至目前,已经覆盖80余家互联网定点医疗机构、近万家定点零售药店。

  减少患者垫付费用7.89亿元

  随着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异地就医也越来越普遍,山东省医保局在异地就医便民服务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新措施。

  据山东省医保局二级巡视员王德学介绍,山东增加了可纳入报销的门诊慢特病病种,在实现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尿毒症透析、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5种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的基础上,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毒性肝炎、冠心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5个病种纳入跨省直接结算。11月22日,我省在全国率先上线运行,目前全省已结算超过100人次。截至11月底,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累计62.08万人次,减少患者垫付费用7.89亿元。

  此外,山东持续强化异地就医信息系统运维保障和跨区域业务协同,及时处理异地就医协同等问题4000余件,做到系统报错“即知即改”。持续提升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效能,结算率稳定在90%以上,其中跨省门诊慢特病异地住院直接结算率达到84.87%,超额完成省政府任务目标,进一步减轻参保人异地就医“跑腿、垫资”负担。

  “我们不断拓宽异地就医联网结算覆盖面,全省住院、普通门诊、门诊慢特病联网结算医疗机构分别达到4381家、10900家、5971家,数量均居全国前列。”左毅说。

  生育医疗费联网结算率达97.18%

  “生育保险待遇主要包括生育津贴和生育医疗费两部分,其中,生育津贴通俗来说就是产假工资,由医保部门发放。”发布会上,山东省医疗保险事业中心主任王京波说。

  王京波介绍,在生育津贴发放方面,山东实施生育津贴“即申即享”,整个业务流程,参保人无需填写任何信息、提交任何材料,仅需在办理出院时向医疗机构表示对这一业务“知情且同意”,医保信息系统即可全程自主办理。

  此外,山东还创新推出生育津贴直发个人模式。生育津贴“即申即享”后,医保部门将支付的生育津贴直接拨付到参保人个人账户,不再通过单位二次转发,确保女职工在生育期间第一时间获得经济支持,同时也能够有效规避生育津贴被截留或挪用带来的风险。

  在报销生育医疗费方面,山东着力拓展生育医疗费直接联网结算覆盖面,全省18个统筹区全面推行生育医疗费、产前检查费、计划生育医疗费联网结算,参保群众在联网医疗机构可享受直接结算服务。今年1月至10月,全省生育医疗费结算总人数22.41万人次,其中联网结算人数21.78万人次,联网结算率达到97.18%。

  实现医药产品挂网信息互联互通

  “助力企业发展是医保服务的重要内容。医保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任务清单中,有8项是专门服务保障企业发展的。”左毅说。

  提及“高效办成一件事”给企业办理业务带来的便利,左毅表示,山东积极推进医药产品高效挂网,今年6月份,会同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制定《山东省医药集中采购平台服务规范》,进一步优化医药产品挂网流程,努力为医疗机构、医药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此外,作为全国3个试点省份之一,我省自11月1日起启动了医药产品挂网全国联审通办,企业通过国家医保信息平台一次提交挂网申请,经一省审核后,核验信息全国通用共享,实现了挂网信息的互联互通,有效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了医药产品的挂网效率和透明度。

  山东还积极推进医保基金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搭建全省统一的药械结算监管平台,实现了与药品和医用耗材招采子系统、各市医保核心业务系统的数据共享。在监管平台上,医药企业根据集采药品耗材采购订单发起结算申请,医疗机构根据到货情况进行审核,医保经办机构根据平台数据进行复核,实现直接结算申请、对账、支付全程线上办理,将医药企业平均回款时间由原来的半年以上压缩至27个自然日。今年以来,全省累计直接结算医药企业货款146.9亿元,覆盖2718家公立医疗机构、2471家医药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