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区口镇街道
小手套蹚出致富新路径
商报济南消息 “我们常年在家照顾老人和孩子,需要收入稳定且离家近的工作,补贴家用。”济南市莱芜区口镇街道下水河村的村民李女士说。下水河村党支部书记郑传尧介绍,下水河村有许多村民赋闲在家,其中以妇女为主。为了拓宽致富路径,同时解决闲散劳动力问题,下水河村瞄准了代加工这门生意,建设了劳保手套制造车间,用小手套打开了致富新路径。
郑传尧介绍,下水河村劳保手套制造车间位于村北处,是一个现代化劳保手套制造基地。2024年,为进一步建设手套厂,引进了30台全自动手套制造机,每台机器每小时可生产15双手套,增加村集体收入16万元,参与项目的村民增加收入10余万元,预计带动周边村民就业30余人。
车间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车间内设有多个生产区域,包括裁剪区、缝制区、包装区等,每个区域都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和工人负责。车间生产的劳保手套,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建筑等领域。产品采用优质原材料,经过严格的生产流程和质量控制,确保每一只手套都具有良好的防护性能和舒适度。
通过“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方式,下水河村成功激活了土地、资金、资源、人力等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和村民的发展潜力,有效地推动了强村与富民的有机统一。“下水河村劳保手套制造车间秉承‘质量为本、客户至上’的经营理念,不断追求卓越,努力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未来,车间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技术水平,为打造品质良好的劳保手套而努力。”车间负责人说。
近年来,下水河村紧紧围绕党建引领,深化基层“党建+”工作模式,聚焦“强党建、旺产业、惠民生”,想方设法绘蓝图,艰苦奋斗谋实业,把下水河村从一个负债累累、环境落后的穷苦村,逐渐换挡提速发展成为一个集体家底厚、群众腰包鼓的富裕村。先后荣获“济南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济南市五星级党组织”“省级文明村”“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省级四德工程示范点”“山东省香肠加工第一村”“我喜爱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全国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刘佳宁
郑传尧介绍,下水河村劳保手套制造车间位于村北处,是一个现代化劳保手套制造基地。2024年,为进一步建设手套厂,引进了30台全自动手套制造机,每台机器每小时可生产15双手套,增加村集体收入16万元,参与项目的村民增加收入10余万元,预计带动周边村民就业30余人。
车间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车间内设有多个生产区域,包括裁剪区、缝制区、包装区等,每个区域都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和工人负责。车间生产的劳保手套,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建筑等领域。产品采用优质原材料,经过严格的生产流程和质量控制,确保每一只手套都具有良好的防护性能和舒适度。
通过“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方式,下水河村成功激活了土地、资金、资源、人力等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和村民的发展潜力,有效地推动了强村与富民的有机统一。“下水河村劳保手套制造车间秉承‘质量为本、客户至上’的经营理念,不断追求卓越,努力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未来,车间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技术水平,为打造品质良好的劳保手套而努力。”车间负责人说。
近年来,下水河村紧紧围绕党建引领,深化基层“党建+”工作模式,聚焦“强党建、旺产业、惠民生”,想方设法绘蓝图,艰苦奋斗谋实业,把下水河村从一个负债累累、环境落后的穷苦村,逐渐换挡提速发展成为一个集体家底厚、群众腰包鼓的富裕村。先后荣获“济南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济南市五星级党组织”“省级文明村”“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省级四德工程示范点”“山东省香肠加工第一村”“我喜爱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全国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刘佳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