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学生当素材?教育“越界”了!
新闻源
“给学生戴‘小蜜蜂’的女老师道歉”登上微博热搜。据报道,一位年轻女老师为了维持课堂秩序,给一名爱说话的小男孩戴上了“小蜜蜂”扩音器。这位老师把视频分享到了网上,起初该老师的这一做法被认为是一种管理学生的创新方法。然而,随着视频播放量越来越多,学生家长害怕对孩子产生影响,该老师将视频下架,之后又因为收到投诉,该老师迫于多方压力下选择离职。
媒体圈
南方都市报
近年来,有不少教师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教学工作的日常。教师当然有发布自己动态的权利,但要以不影响本职工作、不侵犯学生的合法权利为前提。否则,分享教学心得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这名教师被投诉、自己主动选择离职后,还有网友力挺,从中可见,明确教师权责边界、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利、规范教学秩序,还任重而道远。其关键在于要坚持依法治教,推进教师依法履行教职。
红星新闻
其实,当她把上课爱说话的学生戴小蜜蜂的视频,发到网上的那一刻,就是把可控范围的事,放置到无限传播的公域之中,势必会产生她无法控制的结果。而同时,那些所谓课堂上的教学记录与学生,也在某种程度上异化成了她做自媒体账号的素材。这其实才是她错误的根本所在——错在不知分享界限,错在把学生当成了某些流量的素材。
有教育家曾说过:“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如果不爱孩子、不尊重孩子,就不该从事教育工作。或许,离职对这位老师和这些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好的结果。
“给学生戴‘小蜜蜂’的女老师道歉”登上微博热搜。据报道,一位年轻女老师为了维持课堂秩序,给一名爱说话的小男孩戴上了“小蜜蜂”扩音器。这位老师把视频分享到了网上,起初该老师的这一做法被认为是一种管理学生的创新方法。然而,随着视频播放量越来越多,学生家长害怕对孩子产生影响,该老师将视频下架,之后又因为收到投诉,该老师迫于多方压力下选择离职。
媒体圈
南方都市报
近年来,有不少教师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教学工作的日常。教师当然有发布自己动态的权利,但要以不影响本职工作、不侵犯学生的合法权利为前提。否则,分享教学心得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这名教师被投诉、自己主动选择离职后,还有网友力挺,从中可见,明确教师权责边界、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利、规范教学秩序,还任重而道远。其关键在于要坚持依法治教,推进教师依法履行教职。
红星新闻
其实,当她把上课爱说话的学生戴小蜜蜂的视频,发到网上的那一刻,就是把可控范围的事,放置到无限传播的公域之中,势必会产生她无法控制的结果。而同时,那些所谓课堂上的教学记录与学生,也在某种程度上异化成了她做自媒体账号的素材。这其实才是她错误的根本所在——错在不知分享界限,错在把学生当成了某些流量的素材。
有教育家曾说过:“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如果不爱孩子、不尊重孩子,就不该从事教育工作。或许,离职对这位老师和这些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