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两次“出手”捐造干救人 他们诠释无疆大爱

有一种付出叫竭尽全力

11月7日,42岁的孔祥涛在济南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
点击查看原图
日前,高嵩二次捐献淋巴细胞后拍照留念
点击查看原图
        时值立冬,一波冷空气影响刚刚结束。与此同时,初冬的齐鲁大地,一股暖流涌动。近期,山东接连涌现出造血干细胞二次捐献的感人事迹,二次捐献是挽救患者生命和家庭极具意义的大爱义举,更是一份对患者的深情厚谊。他们坚守热血助人的初心,坚定帮人帮到底的承诺,也诠释着热血齐鲁的无疆大爱。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于娜

  捐造干近半年

  他再捐淋巴细胞

  近日,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高嵩来到山东省立医院,二次捐献救助陌生患者。“与第一次捐献造血干细胞不同,这次捐献淋巴细胞不用再打动员剂了。”高嵩说,只用几百毫升血就能救一条命,救人就要救到底。据了解,高嵩是济南市迄今为止第六例二次捐献的志愿者。
  
  高嵩热心公益从大学时期就开始了。在读大学时他就加入了无偿献血者队伍。最早在2008年,大学校园里举办献血活动,他毫不犹豫与同学一道踏上献血车奉献爱心。虽然献血过程有晕血反应,但还是多次参与爱心献血活动。2021年6月,高嵩踊跃参与济阳区“献热血爱心庆建党百年”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血样采集活动,加入中华骨髓库山东分库,成为一名光荣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虽然匹配成功的概率很小,但万一呢?一旦匹配成功就有可能挽救一个血液病患者,拯救一个家庭。”从那时起,高嵩就做好了思想准备。
  
  2024年农历正月十七,高嵩接到红十字会配型成功的电话。经过中华骨髓库筛选,2024年2月底与一位血液病患者HLA配型成功。问他是否愿意捐献。高嵩深知非血缘之间的配型成功率极低,危卧病榻的时候,肯定希望有人伸出援手拉一把,虽然自己不是救死扶伤的医生,但用自己的捐献行为同样可以挽救他人的生命。5月10日,他践行承诺,捐献了造血干细胞。实现捐献后,他在心里祈祷着远方那个素未谋面却与他血脉相连的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然而命运多舛,10月的一天,济南市红十字会的一通电话,再次“点燃”了高嵩的“热血”。患者病情反复需要捐献淋巴细胞帮助稳定病情。接到电话的那一刻,高嵩心头一沉,随即坚定地答复“愿意二次捐献”。
  
  作为志愿者,高嵩用行动诠释了“大爱无疆”的真谛,展现了人性中最温暖和光辉的一面,也为需要帮助的人点亮了生命的希望之光。

  济宁一“90后”三天

  捐献两次造血干细胞

  这个冬天,齐鲁大地总是不乏温暖的故事。来自济宁的造干捐献志愿者刘宴辰出生于1993年,他与中华骨髓库的缘分始于2019年2月,当时偶然间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对于血液病患者的重要性,便毅然决定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成为一名光荣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2024年7月,时隔五年后,他与一位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配型成功,经过高分辨、体检等严格检查程序,刘宴辰完全符合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条件。“五年的等待,就为这一天,这是我这辈子最自豪的事了。”10月28日,在山东省立医院,来自济宁的造干捐献志愿者刘宴辰成功捐献了自己的造血干细胞,为身陷绝境的患者送去了生命的希望。
  
  10月29日,刘宴辰回到家中还未充分休息,又接到山东省红十字会紧急电话,告知他受助患者因身体原因,还需要他继续捐献一定数量的造血干细胞。刘宴辰没有犹豫,做通家人的思想工作后,10月30日再次赶到医院进行了第二次捐献。“能够配型成功,对于我和那位患者,既是冥冥之中的缘分,更是一个奇迹。”因此,刘宴辰觉得通过捐献造血干细胞能够帮助一条生命、挽救一个家庭,这是他成为志愿者的初衷,再次捐献义无反顾。

  愿意再伸援手

  这份大爱值得尊敬

  据了解,根据中华骨髓库相关要求,捐献者再次捐献建议是给予同一个受捐者。第二次捐献细胞类别包括捐献淋巴细胞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即除了第1次捐献造血干细胞外,可以再次捐献淋巴细胞或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二次捐献造血干细胞一般需要半年或以上,只有当患者病情出现变化时,才需要进行二次捐献。但很多时候,由于造血干细胞的来源有限,捐赠后身体需要一段时间恢复,再加上很多人面临家庭、环境等的影响,再次进行捐献有着诸多条件限制。
  
  即便如此,在生命之约需要再续之时,还是有很多人愿意伸出援手,为救人一命全力以赴。
  
  在济南,就有6人完成了二次捐献。记者从济南市红十字会了解到,济南市二次实现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有张志文、司志强、扈秀花、张辉、王岳中和高嵩,其中除了王岳忠二次捐献了造血干细胞外,其他五人捐献的都为淋巴细胞。
  
  身份有国籍,生命无国界。扈秀花的故事尤为特别。她是济南市商河县一所希望小学的老师,2015年3月,她与一名意大利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成为济南市第24例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的志愿者。在捐献的前两天,她的腰椎病复发,为不影响捐献质量,扈秀花强忍疼痛,不服用止痛药,如期完成了造血干细胞的采集。通过10个多小时的空运,医疗志愿者将“生命血液”带回意大利,实现了跨国救援。
  
  出乎扈秀花意料,她和意大利那位患者的缘分远不止于此。2016年2月18日,扈秀花再次接到济南市红十字会通知:之前受捐的意大利患者病情反复,淋巴细胞没有免疫能力,问她是否愿意二次捐献淋巴细胞帮助其进行辅助治疗。不到1分钟,扈秀花就爽快地答应了。她也成为济南首例涉外的二次捐献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如今,全球造血干细胞数据库均已联网,有数据显示,一般国内非血缘关系的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率在数万分之一,通过国际骨髓库的相合率仅有百万分之一。对于自己的善举,扈秀花的评价是:“一个普通人做了一件善良的事。”遵循严格的双盲制规定,扈秀花至今不知道受捐者任何情况,她只是期待着这位“最熟悉的陌生人”一点点好起来。

  给予也是一种幸福

  希望更多人加入
  
  “救死扶伤不仅仅是医务工作者的天职,也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挽救一个垂危的生命,是生命旅程中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虽然两次的捐献过程身体都稍有不适,但是相对一个生命来说这点不适感都不算什么,生命至上,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加入志愿者大家庭,希望通过这次捐献经历,能让更多的人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中华骨髓库,在爱心长跑线上,为更多的生命完成接力,挽救更多的血液病患者。”完成二次捐献后,王岳中曾这样说。
  
  11月7日,42岁的孔祥涛完成捐献,成为济南第179例造干捐献志愿者。本周仅济南市就接连完成了三例捐献,其中还有一例二次捐献。这背后,有三名患者重获新生,也给至少三个家庭送去了希望。对捐献者来说,人生也因为这次特殊的给予变得不平凡。
  
  济南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介绍,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白血病等血液及免疫型疾病的有效途径,凡年龄在18岁至45周岁、身体健康,符合献血条件的人群均可通过采集8至10毫升左右血液的方式加入中华骨髓库,经HLA配型和身体检查合格后,将捐献200毫升左右造血干细胞混悬液,用于挽救一位病危患者的生命。造血干细胞捐献不仅是大爱善行,更是一项为患者与志愿捐献者架起爱心之桥、生命之桥的光荣事业。这项事业,需要更多有爱的你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