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订后即焚”保护隐私?

        新闻源
  
  日前,一网友在同程旅行上预订酒店时发现平台的“订后即焚”功能,发出“真的不是为方便出轨设计的吗”的疑问,随即在社交平台上引起轩然大波。媒体发现,在智行、腾讯地图等微信小程序上预订酒店,也有名为“无痕预订”的功能。同程旅行客服回应称,该功能已上架6年,初衷是加强用户个人信息隐私的保护,下一步将考虑是否优化。
  
  媒体圈  
  
  新京报

  这一功能的初衷,是为了满足特定用户对于个人隐私的保护需求。用户隐私的保护,自然也是消费者权益的重要内容。因此,为用户提供订单“隐藏”的功能选项,把订单展示与否的权利交给用户,这应当是尊重消费者权利的重要部分。
  
  只是这一“订后即焚”的功能显得有些欠缺考虑,只看到了一部分消费者的特殊需求,并没有将消费者权益的整体保护考虑进来。

  南方都市报

  “订后即焚”试图营造的某种“私密入住”只是一种消费幻想,其能力与诚意均有限。加强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保护,更应该从平台技术、平台制度规范、从业者操守等层面来确保更多的订单信息不被无端泄露、滥用,而不是通过所谓“订后即焚”这种明显做不到也无力为之的功能,来迎合某一部分消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