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高空刺客”获死刑能“刺醒”世人吗?

        日前,长春周某因高空抛物致人死亡案被判处死刑并已执行,此案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成为对高空抛物行为的一次严厉震慑。尽管高空抛物已被明确纳入刑法,但此类事件仍屡见不鲜,反映出部分公众对这一违法行为的严重性认识不足,抱有侥幸心理。周某的判决不仅彰显了对犯罪分子的严惩不贷,更是一次深刻的普法教育,警示人们高空抛物是漠视他人生命安全的违法行为,必将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邹通

  “高空抛物”再引关注

  长春周某高空抛物致人死亡案,罪犯被判处死刑并伏法,有关“高空抛物”的讨论再次充满热度。

  其实有关高空抛物坠物如何定责,相关法律法规已经出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解释(一)》(以下简称《解释》),于2024年9月26日发布,自2024年9月27日起施行。《解释》聚焦民法典实施后,社会广泛关注、审判实践中亟需解决的重大争议问题,力求以务实管用的条文,明晰责任,定分止争,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其中,对于高空抛物坠物伤人却找不到“元凶”,向谁索赔的问题。《解释》规定,高空抛掷物、坠落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具体侵权人是第一责任主体,未采取必要安全保障措施的物业服务企业承担顺位在后的补充责任;无法确定具体侵权人的,未采取必要安全保障措施的物业服务企业等建筑物管理人先行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责任。被侵权人其余部分的损害,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适当补偿。上述责任主体承担责任后有权向将来确定的具体侵权人追偿。

  已有相关案例显示,对于高空抛物致人受伤的,定会受到法律惩处。最高人民法院此前公布的“李某晨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中,被告人从建筑物高层上先后将空啤酒瓶、玻璃杯扔向学校操场,且在抛掷啤酒瓶时已经看见楼下系学校操场、有学生正在操场上锻炼,造成被害人重伤,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该案涉及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认定问题,明确了高空抛物行为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认定标准。

  科技手段助查“元凶”

  针对高空抛物,还有值得一提的一点。过去,高空抛物事件发生后往往面临找人难、取证难的问题。现在,“高空抛物全楼验DNA找肇事者”等多起成功案例为破解这道难题提供了思路。

  在江西省贵溪市某小区,一名居民在骑电动车时被楼上丢下的垃圾砸中,虽未造成重伤,但引发了小区居民的广泛担忧。由于小区未安装高空抛物监控,且无目击证人,案件侦破难度较大。侦办民警将高空丢下的垃圾送至司法鉴定中心鉴定DNA信息,并联合社区、物业工作人员上门采集所有住户的DNA信息进行采样比对。同时,告知居民主动承认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属于投案自首,可以从轻、减轻处罚。在全楼验DNA的压力下,一名男子次日前来投案自首,并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罪行。该男子随后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得以成功侦破。

  在江苏省昆山市某小区,发生了高空抛大便的怪事,粪便砸到了低楼层住户的窗户上和家里,引发了居民的强烈不满和担忧。物业发通知让全单元楼住户验DNA配合调查,此事同样引发了广泛关注。在全楼验DNA的潜在压力下,最终成功锁定了肇事者。

  这些成功案例表明,在小区没有安装高空抛物监控系统的情况下,通过全楼检查DNA可以极大提升认定肇事者的效率。同时,这些案例也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让潜在的高空抛物者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有效遏制高空抛物现象的发生。此外,这些案例还推动了公众对高空抛物行为的认知和关注,提升了社会的法治意识和安全意识。

  这也正应了那句话:“公共安全无小事,对高空抛物行为,绝不能放任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