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鼓励将婚姻登记机关设在公园

民政部:稳步推进婚姻登记“跨省通办”
        综合新华社电 记者从民政部23日举办的“民政这五年”系列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我国稳步推进内地居民婚姻登记“跨省通办”,已有21个省份可以办理相关业务,覆盖全国总人口的78.5%。截至2024年9月底,全国累计办理婚姻登记“跨省通办”41.6万对。

  此外,民政部门积极发挥婚俗改革试点先行先试、示范带动作用,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将婚姻登记机关设置在公园等有标志性意义场所。目前,全国已有各类公园式婚姻登记点270多处。民政部门还全面推进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县级以上婚姻登记机关设立辅导室的已达90%以上。

  此外,我国目前共登记认定慈善组织超过1.5万家,是五年前的3倍;累计备案慈善信托2062单,是五年前的15倍。据介绍,近年来,我国慈善力量蓬勃发展、作用日益凸显。年度捐赠总额最高突破2000亿元。民政部指定的29家互联网公开募捐服务平台累计为慈善组织发布公开募捐信息超过17万条,募集资金超过500亿元。

  在应对突发自然灾害中,慈善力量已经成为政府救灾工作的重要补充。2021年,河南郑州等地特大暴雨洪涝灾害发生后,河南慈善组织、红十字会接收捐赠款物累计97亿元。2022年,四川泸定6.8级地震发生后,四川全省慈善组织共接收捐赠款物近18亿元。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以来,社会各界为地震、洪涝灾害等受灾地区捐赠救灾款物近60亿元,有力支持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

  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期间,全国慈善组织每年用于扶贫济困的支出约500亿元,重点支持“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和社会事业。

  记者还了解到,近年来,我国深化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制度改革,稳妥探索直接登记改革试点,7万余家行业协会商会完成脱钩改革。

  据了解,截至2024年3季度末,全国共登记社会组织87.9万家,其中社会团体38.0万家、基金会9700余家、社会服务机构48.9万家。在社会团体中,有10万余家行业协会商会,拥有企业会员总数约770余万。

  在健全规范监管方面,我国基本形成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党建工作机构、行业管理部门、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协调配合、依法监管的社会组织综合监管体制,加强信用信息管理、共享与公开,实现全国近90万家社会组织信用信息“一网通查”,推动社会组织提升自律水平。

  近年来,我国重点培育、优先发展科技类社会组织,超过2.4万家社会组织活跃在科技创新领域;推进全国性、国际性社会组织建设,在华设立一批国际科技组织,支持参与全球科技治理;深入开展行业协会商会服务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鼓励行业协会商会助推我国经济发展。2023年以来,各级行业协会商会共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政策建议近6.5万项、牵线搭桥招商引资项目约3.3万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