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禁区”变“景区”?

        国庆长假,在相当多的互联网平台上,“废弃景区探险”又火起来了。不少旅游博主晒出“精彩片段”,称其为长假期间的理想旅游地。只看风景,这些地方确实让众多游客向往不已,但其实这种无序的探险往往隐含风险。

  钱江晚报
 
  这些废弃景区何以事故频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本身就存在比较大的安全隐患。很多废弃景区本身就废止不用,存在山崖、急流等显而易见的危险和隐患。加上废弃景区设备年久失修,有些设施看着结实,实则已经存危,加上受到风雨的侵蚀,日渐残破,更加风雨飘摇、弱不禁风。如果贸然深入,该有多么危险。废弃景区比一些自然景观更危险,还有另一个原因:一旦发生意外,赶赴现场进行救援的难度也更大。

  新京报

  越是有神秘感,越是有挑战性,越是平素难以到达,就越有吸引力。而社交媒体的广泛分享和推波助澜,又极大地放大了这类旅游活动的规模。太多游客大规模涌入未知之境,原本人烟稀少的“禁区”变成了人满为患的“景区”……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游客始终是这类旅游活动的发起者,既享受着个性化旅游活动带来的美好体验,也直接承受着与之相伴随的风险。游客也是这类旅游活动的第一责任人。在成行之前,一定要对风险心里有数,对控制风险要有足够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