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版: 头版 A02版: 豹眼 A03版: 豹眼 A04版: 镜界 A05版: 豹览 A06版: 专题 A07版: 专题 A08版: 财经 A09版: 法治周刊 A10版: 法治 A11版: 区县 A12版: 议事周刊 A14版: 分类广告 A15版: 分类广告 A16版: 运动 T01版: 改革向深 山东力量 T02版: 改革向深 山东力量 T03版: 改革向深 山东力量 T04版: 改革向深 山东力量 T05版: 改革向深 山东力量 T06版: 改革向深 山东力量 T07版: 改革向深 山东力量 T08版: 改革向深 山东力量 T09版: 改革向深 山东力量 T10版: 改革向深 山东力量 T11版: 改革向深 山东力量 T12版: 改革向深 山东力量 T13版: 改革向深 济南力量 T14版: 改革向深 济南力量 T15版: 改革向深 济南力量 T16版: 改革向深 济南力量 T18版: 改革向深 济南力量 T19版: 改革向深 济南力量 T20版: 改革向深 济南力量 T21版: 改革向深 济南力量 T22版: 改革向深 济南力量 T24版: 改革向深 济南力量 T25版: 改革向深 济南力量 T26版: 改革向深 济南力量 T27版: 改革向深 济南力量 T28版: 改革向深 济南力量 T29版: 改革向深 济南力量 T30版: 改革向深 济南力量 T31版: 改革向深 济南力量 T32版: 改革向深 济南力量 T33版: 改革向深 济南力量 T34版: 改革向深 济南力量 T35版: 改革向深 济南力量 T36版: 改革向深 济南力量 T37版: 改革向深 济南力量 T38版: 改革向深 济南力量 T39版: 改革向深 济南力量 T40版: 改革向深 济南力量 T41版: 改革向深 济南力量 T42版: 改革向深 济南力量 T43版: 改革向深 济南力量 T44版: 改革向深 济南力量 T45版: 改革向深 济南力量 T46版: 改革向深 济南力量 T47版: 改革向深 济南力量 T48版: 改革向深 济南力量

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山东肥城因地制宜快速发展压缩空气储能

总投资118亿元 打造盐穴储能产业集群

山东肥城300MW先进压缩空气储能国家示范电站
点击查看原图
        商报消息 山东省肥城市是全国重要的井矿盐生产基地,长期盐矿开采形成了一处处废弃的盐穴。如今,深埋地下数百米的盐穴通过开展压缩空气储能,变成一笔巨大的“绿色财富”。
  
  盐穴是盐矿开采后留下的废弃矿洞,可用于储存高压空气、天然气、石油和氢气等能源。盐穴储能作为地下储能的重要形式之一,对肥城这样一个传统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来说意义重大。在肥城经济开发区,46对容积巨大、密闭性好、稳定性高的盐穴以及不断开采的新盐穴,成为盐穴储能产业的坚实保障。
  
  今年4月,位于肥城的300兆瓦先进压缩空气储能国家示范电站并网发电。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陈海生介绍,这一电站攻克300兆瓦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全工况优化设计、关键部件研发设计、系统集成与控制3大核心关键技术,其规模、效率、性能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中储国能(山东)电力能源有限公司项目经理侯虎灿说,该电站采用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自主研发的先进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年可发电6亿度,能够保障超过20万户家庭的用电需求。过去一直闲置的盐穴变废为宝,如今成为“城市充电宝”。

  8月16日,由中储国能、山东高速、水发集团三家企业分别投资的总装机1920MW盐穴储能产业集群项目在肥城市签约落地,项目开工后,肥城市在建在运盐穴储能装机规模将达到3180MW,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盐穴储能示范应用基地,助力泰安打造千万千瓦级“储能之都”。同日,世界首条商业化10GWh普鲁士蓝基钠离子电池生产项目开工,将进一步放大肥城在新能源领域的比较优势。
  
  据了解,此次集中签约的盐穴储能产业集群项目有中储国能660MW、山东高速660MW、水发集团600MW三个盐穴储能项目,总投资118亿元,均采用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先进压缩空气技术和中储国能全套压缩空气储能装备。签约仪式上肥城市委书记张莉表示,下一步,肥城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整合资源力量,加快建设融合商务服务、未来社区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储能未来产业城,提供优质高效的科创服务、产业服务和生活配套服务,让各位企业家创业更加安心、生活更为舒心、发展更有信心。
  
  压缩空气储能具有规模大、寿命长、成本较低、储能时间长、安全性和可靠性高、场地限制少、环保性能好等优点。近年来,泰安市持续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构建“441X”现代产业体系的长远布局。新能源特别是储能产业是泰安市抢占新赛道、培育发展新动能的四大优势产业之一。泰安从最具资源禀赋、最具增长潜力的盐穴储能产业着手,全力打造采盐制盐、储能储气、装备制造、源网荷储全链融合的储能产业集群,聚力打造全国知名的“储能之都”。目前,泰安已初步构建起以抽水蓄能、盐穴储能、电化学储能为支撑,以制氢储能、储热储气等为辅的新型多元储能体系。
  
  为推动全省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日前,省能源局等1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支持泰安等地布局压缩空气储能产业集群。截至目前,我省新型储能规模达553.8万千瓦,连续2年居全国首位。其中泰安市共建成新型储能项目3个,投运储能装机量达137万千瓦,居全省首位。预计到2025年泰安新型储能将发展到600万千瓦,到2030年超过1000万千瓦,建设成全国新型多元储能装机规模最大的“储能之都”。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于大龙 王兆军 李书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