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桥区工人新村北村街道
打造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友好社区

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成为社区基层治理的“新力量”

开辟“红色指尖课堂”,为快递物流行业党员、外卖配送员提供“快餐式”“便捷式”学习资源,畅通新业态群体学习教育路径;每季度开展“最美快递员”“最美外卖小哥”评选活动,持续激发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服务社会的内生动力……近年来,济南市天桥区北村街道坚持党建引领,聚焦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以场景友好、设施友好、服务友好、治理友好为核心维度,“以心换‘新’,同新同行”,打造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友好社区,推动社区多元力量与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双向奔赴”。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于蓓蕾
聚焦心之所属推动组织联“新”
工人新村北村建立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社区党委“结对”机制,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就近到社区参加活动,并明确一名党建指导员管理服务,推动党的工作覆盖到末端网点。
此外,街道开辟“红色指尖课堂”,围绕党的理论政策、党史故事、先锋典型等设置“10分钟微党课”“班前一刻钟”等教育载体,为快递物流行业党员、外卖配送员提供“快餐式”“便捷式”学习资源,畅通新业态群体学习教育路径。
街道同时依托街道党校,围绕外卖、快递、物流等行业特点,开设“红色直播”“技能教学”等10余项课程,“精准滴灌”培训专业技能。
聚焦心有所盼,推动服务暖“新”
街道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打造系列友好场景,整合辖区资源,建成8家“行程驿家蓄能站”,配齐“友好设施”,在山东通讯城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集中分布区域,建设24小时自助服务站,开展“友好商户”评选,打造“友好商圈”,在各社区设立“友好社区路线图”,为快递小哥“亮牌指路”,在一街、二街等街巷设置“友好元素”,打造“友好街巷”,统筹区委组织部、区委社会工作部、团区委、区总工会、妇联等部门力量,常态化开展夏季送清凉、冬季送温暖、旺季送健康、淡季送知识等“四送”友好活动,多元便利温馨,构成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十分钟服务圈”,为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等群体提供歇脚休息、手机充电、医药急救、免费饮水、网络共享等“基础”服务和红色教育、法律援助、就业招聘、权益保障等“增值”服务,让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在外“有门可找、有家可回、有难可解”。
同时,街道搭建“袋鼠宝贝”友好空间,为生活居住在北村辖区的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家庭提供课后托管、课外活动、素质拓展等服务,让“袋鼠宝贝”假期和放学后能够“有地可待、有书可读、有伴可玩”,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解除后顾之忧。
聚焦心“新”相印,推动治理有“新”
点燃“新新之火”赋新能,积极引领236名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成为社区基层治理的“新力量”。街道发挥“前哨探头”作用,广泛参与社区巡逻“随手拍”、安全隐患“随手报”、文明风尚“随手宣”和楼道卫生“随手清”等志愿服务活动,吹响治理“流动哨”。
他们开启“双向服务”激活力,每季度开展“最美快递员”“最美外卖小哥”评选活动,持续激发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服务社会的内生动力,实施“幸福币”积分兑换,提供免费手机维修、配镜、电动车修理、理发等68项共享服务,在“凌峰公益基金”设置新业态群体公益项目,提供帮扶济困服务,构建起双向融合、双向服务机制,打造网格治理的“荣耀‘新’锋”。
下一步,北村街道将进一步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把服务关爱、凝聚引领贯穿始终,引领新兴领域力量共建美好家园、共享美好生活。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于蓓蕾
聚焦心之所属推动组织联“新”
工人新村北村建立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社区党委“结对”机制,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就近到社区参加活动,并明确一名党建指导员管理服务,推动党的工作覆盖到末端网点。
此外,街道开辟“红色指尖课堂”,围绕党的理论政策、党史故事、先锋典型等设置“10分钟微党课”“班前一刻钟”等教育载体,为快递物流行业党员、外卖配送员提供“快餐式”“便捷式”学习资源,畅通新业态群体学习教育路径。
街道同时依托街道党校,围绕外卖、快递、物流等行业特点,开设“红色直播”“技能教学”等10余项课程,“精准滴灌”培训专业技能。
聚焦心有所盼,推动服务暖“新”
街道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打造系列友好场景,整合辖区资源,建成8家“行程驿家蓄能站”,配齐“友好设施”,在山东通讯城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集中分布区域,建设24小时自助服务站,开展“友好商户”评选,打造“友好商圈”,在各社区设立“友好社区路线图”,为快递小哥“亮牌指路”,在一街、二街等街巷设置“友好元素”,打造“友好街巷”,统筹区委组织部、区委社会工作部、团区委、区总工会、妇联等部门力量,常态化开展夏季送清凉、冬季送温暖、旺季送健康、淡季送知识等“四送”友好活动,多元便利温馨,构成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十分钟服务圈”,为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等群体提供歇脚休息、手机充电、医药急救、免费饮水、网络共享等“基础”服务和红色教育、法律援助、就业招聘、权益保障等“增值”服务,让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在外“有门可找、有家可回、有难可解”。
同时,街道搭建“袋鼠宝贝”友好空间,为生活居住在北村辖区的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家庭提供课后托管、课外活动、素质拓展等服务,让“袋鼠宝贝”假期和放学后能够“有地可待、有书可读、有伴可玩”,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解除后顾之忧。
聚焦心“新”相印,推动治理有“新”
点燃“新新之火”赋新能,积极引领236名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成为社区基层治理的“新力量”。街道发挥“前哨探头”作用,广泛参与社区巡逻“随手拍”、安全隐患“随手报”、文明风尚“随手宣”和楼道卫生“随手清”等志愿服务活动,吹响治理“流动哨”。
他们开启“双向服务”激活力,每季度开展“最美快递员”“最美外卖小哥”评选活动,持续激发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服务社会的内生动力,实施“幸福币”积分兑换,提供免费手机维修、配镜、电动车修理、理发等68项共享服务,在“凌峰公益基金”设置新业态群体公益项目,提供帮扶济困服务,构建起双向融合、双向服务机制,打造网格治理的“荣耀‘新’锋”。
下一步,北村街道将进一步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把服务关爱、凝聚引领贯穿始终,引领新兴领域力量共建美好家园、共享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