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这个中秋假期,热!

        出行人数超6.2亿人次

  记者9月18日从交通运输部了解到,今年中秋节假期(9月15日至17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62956.4万人次,日均20985.4万人次,比2023年同期日均增长31.1%。

  具体来看,铁路客运量4257.3万人次,日均1419.1万人次;水路客运量198.1万人次,日均66万人次;民航客运量506.9万人次,日均169万人次。

  公路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包括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公路营业性客运量)57994万人次,日均19331.3万人次。其中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47549万人次,日均15849.7万人次;公路营业性客运量10445万人次,日均3481.7万人次。

  国内出游1.07亿人次

  文化和旅游部18日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中秋节假期,全国文化和旅游市场总体平稳有序,全国国内出游1.07亿人次,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6.3%;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510.47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8.0%。

  假期中,各地举办灯会、舞火龙、拜月等文化活动,营造浓郁佳节氛围,让人们在享受团聚温暖的同时,体悟传统文化魅力。许多外国游客体验中秋特色民俗活动,感受中华文化和节日氛围。热门文博场所“吸睛”,大批市民游客在博物馆里游览观展。国家艺术院团奉献精彩的线下线上展演,多地演出市场活跃,给广大观众带来丰盛文化大餐。

  假期3天,短途休闲旅游受到欢迎,自驾、高铁等成为主要交通方式。主题公园、游乐园等迎来大量亲子家庭游客,主题线路、旅游演艺等提升游客体验。多地推出门票减免等惠民措施,举办文旅消费促进活动,发布秋季旅游美食线路,打造文旅新场景。夜间文旅成为消费新亮点,多地城市广场、园林景点推出赏月、游园、观灯等活动,让群众乐享中秋假期。

  525.6万人次出入境

  国家移民管理局18日通报,今年中秋节期间全国边检机关共计保障525.6万人次中外人员出入境,日均175.2万人次,较去年中秋假期同期增长18.6%。

  其中,内地居民出入境263.2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5.1%;港澳台居民207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7.3%;外国人55.4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62.2%。共计查验出入境交通运输工具24.2万架(艘、列、辆)次,较去年同期增长37.6%。

  中秋节期间,全国口岸通关安全高效畅通。全国边检机关严格落实“两公布一提示”要求,科学预测发布本口岸出入境客流情况,提示广大出入境人员合理安排行程;科学组织勤务,开足查验通道,严格执行中国公民通关排队不超过30分钟措施;密切部门协作联动,稳妥应对强降雨、强对流天气对出入境通关的影响,及时疏导瞬时客流高峰。

  揽投快递包裹超27亿件

  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中秋假期(9月15日至17日),全国邮政快递业揽收快递包裹13.07亿件,比去年中秋假期日均增长35.4%;投递快递包裹14.07亿件,同比增长45.7%。

  中秋佳节,各地特色月饼迎来一波销售热潮。快递企业积极通过开展批量发货、备货入仓、恒温冷运、整车直发等方式,缩短月饼运输时间,保障高峰时段的发运需求。

  9月以来,海鲜、水果等产品的寄递趋旺。快递企业强化运力调配,优化网络资源,升级生鲜冷链运输方案,有效释放消费市场潜力。随着各地以旧换新政策的出台落地,家居家电市场迎来了“金九银十”的消费旺季,快递企业探索推出“换新+回收”服务,为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提供支撑。

  ◎本组稿件综合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