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善良不容“掌掴”

        新闻源

  江西抚州17岁小伙孟欣轩路遇醉酒老人摔倒在地。眼见老人头部受伤,小孟上前搀扶并用老人手机联系其家属。不料在家属赶来后,老人却说小孟是肇事者,执意要求小孟赔偿费用,情绪激动的老人还推搡并多次掌掴小孟。双方争执不下,小孟只好报警。警察调取监控后还了小孟清白,老人家属也表示了歉意。之后,因殴打他人,老人被当地警方依法行政拘留。

  媒体圈  

  央视网微信公号

  只有真正“一断于法”,让诬陷者明白自己违法的代价有多大,才能消除舆论场里的错误认知——诬陷者不能与特定的年龄、特定生活状态勾连在一起。
  
  诬陷就是违法行为,本人就应该承担法律责任,而不是让整个年龄段的群体背上骂名。诬陷者不能因为年龄大而受到法外宽宥,不能因为生活处境不佳就得到法外开恩。像江西抚州警方这样依法惩戒诬陷者,不拖泥带水,有效呵护社会善心,也是在保护更多未来需要援助的老年人。希望这样的公正断案成为处理类似诬陷案件的“标准化流程”。

  北京晚报

  善良在困境面前有多坚韧,在遭诬陷时就有多脆弱。应该像扶起摔倒的老人一样,社会各界要联手扶起常常被误伤的善意。从摔倒在地的眩晕中清醒后,是先感谢守在眼前的好心人,还是急于怀疑对方是肇事者,考验当事人的素质和法律意识。看到自家老人受伤,是冷静求证,还是不分青红皂白地出口伤人甚至大打出手,考验家属的涵养。重要的是,警方断案时,不仅要丁是丁卯是卯、拒绝和稀泥,更要依法惩罚诬陷者,不能因为对方年龄大就网开一面,让善良遭到辜负。期待社会上少一些这样的“连连致歉”,多一些温暖的“连连致谢”。不让善意被“掌掴”,需要每个人伸援手,更需要法律撑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