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领军企业破百,创新成果频现

济宁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多点开花”

        当前,我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面对新变化、新要求,今年以来,济宁市充分聚焦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济宁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200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800家、科技领军企业突破100家;4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获评优秀,数量居全省第1位。一直以来,基于现有资源优势与经济发展基础,济宁各地因地制宜推出创新举措,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加大研发投入,有效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增强了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杜姿霖

  全市首个智慧5G工厂落地

  济宁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于1992年春,2010年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高新区,今年以来,济宁高新区坚持以规划引领产业、以产业梳理项目、以项目促进投资,围绕“增量提质、高点开局”主题主线,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2024年共入选省级重点项目13个,入选市级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项目21个。

  相较于传统生产力而言,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位于济宁高新区的山东拓新电气有限公司(简称“拓新电气”)5G智慧工厂项目于2022年被列为省级优选项目,据了解,该工厂专注于生产矿用防爆变频器、隔爆兼本质安全电控箱以及智能远程控制系统,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济宁市首个“5G+千兆全光网全链接数字化工厂”。

  公开报道显示,目前该项目已全面投产运行。防爆变频器、电驱单轨吊成套电控系统等5条生产线均满负荷生产,成品也正逐步发往徐工集团、铁建重工及国家能源集团等知名企业。

  记者了解到,拓新防爆变频器电控系统5G智慧工厂项目总投资5亿元,总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作为省优选项目,项目新上防爆壳体自动化生产线、SMT贴片机生产线等5条生产线,购置5G+全光网设备、松下焊接机器人、等离子坡口机器人等设备80余台(套),实现了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精细化管控。

  拓新电气法人代表、执行董事庄奎斌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企业自主研发的远程无人智能化掘锚系统产品填补国内行业空白,掘进机电控系统连续3年处于国内行业第一,电驱单轨吊控制系统全国第一,为我国矿用自动化设备产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以产业融合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样是高新区极具代表性的高端制造企业,近年来,济宁能源发展集团(简称“济宁能源”)以绿色、智能、高效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在产业生态、经营模式创新上释放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产业提质提效、新兴产业强势崛起。

  “我们正在进行联合车间智能化升级改造,生产船舶的钢板从材料码头卸货后就进入了流水线,从生产到下水,周期就三个月左右的时间,这比传统的船厂快了将近一半的时间,大大降低了时间成本。”在济宁能源旗下山东新能船业有限公司(简称“新能船业”)联合车间,该企业生产部副部长周建介绍。

  自成立以来,新能船业一直致力于推动内河新能源船舶事业发展,专注打造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工厂,引领内河船舶制造“数智化变革”。目前,企业已建设船体联合车间、分段装焊车间、涂装车间、舾装综合车间、船台等生产、生活等相应配套设施,一期工程完工后可形成年建造1000—2000吨级内河船舶400艘、修理改装100艘的生产能力。

  “有机鱼”游出乡村振兴新路径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持续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强化农业科技人才和农村高技能人才培养使用”等。因此,深入把握以新质生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在逻辑与现实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事实上近年来,邹城市坚持以“工业思维”抓农业,制定“走出去,引进来”发展战略,通过强化内在竞争力,提高特色农业品牌知名度,积极拓宽产业功能,助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产增收。

  “我们的鱼是‘有机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绿色健康,在养殖、加工、包装、储存、运输等过程中都没有使用化学合成物质和不利用离子辐射技术及转基因技术,拥有完整的跟踪记录,成功通过了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得到了消费者的一致认可!”正在生动自信介绍“有机鱼”的,正是山东灵泉湖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凯。

  邹城市人民政府新闻发布会曾指出,位于越峰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的灵泉湖休闲渔业公园是片区渔业发展的主战场,由石门村集体企业山东灵泉湖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建设运营,总规划面积460亩,总投资3606万元,主要分为休闲渔业公园、生态循环集约化水产品养殖两大板块。

  周凯介绍,灵泉湖立足该地特色生态环境,创新开展以渔抑藻、以渔净水、好水养好鱼的“人放天养”“轮捕轮放”生态养殖模式,建立了完善的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定期对水情、渔情进行监测,保障渔业产品的品质,提高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使灵泉湖很快发展成为邹城市重要的淡水渔业生产基地。

  据了解,目前,山东灵泉湖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可年产鲈鱼、鳙鱼70万斤,新增就业岗位40余个,增加村集体收入350余万元,为当地乡村产业振兴赋予了强大动能。

  “我们将进一步锚定乡村振兴工作目标,立足邹城地域特色,大力培育发展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打造特色产业,积极探索农村增收致富新路径。”邹城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郭建新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邹城市已培育“一菌一渔一茶叶,两莓两桃两薯”9大特色产业,获评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品牌2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3个、省级知名农产品企业品牌11个,村集体经济总收入3.6亿元,5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191个。

  上半年高新技术产值超40亿元

  济宁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山东省重要的能源基地和工业城市。任城区作为其核心区域,拥有较为发达的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体系,同时也是该地区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之一。

  在位于任城区的山东恒圣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石英坩埚正在高温炉中接受“严格”淬炼,煅烧后经过熔融、冷却、粗加工以及严格的质量检测等步骤,一只直径40英寸、低杂质、高纯度且品质优良的石英坩埚就此诞生。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了解到,这种大型石英坩埚是生产半导体单晶硅与光伏单晶硅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

  近年来,新材料产业作为促进新质生产力增长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领域,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据悉,恒圣新材料项目已被列为2024年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程之一,该项目总投资额达到了22亿元人民币,占地面积约6.89万平方米,其设施包括研发中心、智能化仓库等。目前,第一阶段的石英坩埚生产线和提纯车间已经投入运营,第二阶段将主要专注于光伏电池用石墨复合材料的深加工。该项目全面运行后,预计每年将产生40亿元的营业收入,实现8亿元的利润和2亿元的税收收入,同时创造超过300个就业岗位。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任城区组织实施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20余项,全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储备量达到23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突破160家,增幅及总量均位居全市前列。今年上半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45.43亿元,占比提升幅度7.42%。

  要想拼经济,首要抓招商。近年来,任城区坚持“项目为王”,将高水平招商开放作为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抓手与引擎。今年春季,该区集中开工项目12个,总投资108.94亿元,涉及高端装备、新能源、基础设施“七网”、社会民生等领域。其中,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项目3个,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项目3个,过10亿元项目4个,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特征,也最能为生产力带来质的变革。抢占科技高峰,以创新驱动城市发展之风已充斥在济宁每一个角落。

  记者从济宁市政府近期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就在近日,兖矿能源“深部煤炭数智化高效开采成套技术与工程应用”项目荣获省科技进步特等奖,开创了济宁市先河,同时该项目还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太阳纸业“莱赛尔纤维溶解浆制备技术”入选“山东好成果”,作为具有重大突破性技术在全省推广;华勤集团等企业项目正在冲刺全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有4个项目获省科技厅创新药物研发专项支持,居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