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未来三年将打通五条跨黄通道

        万里黄河在济南穿城而过,是两岸交通往来的一条天堑。由于黄河宽阔湍急,一直以来,跨越黄河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交通兴,则城市兴。近年来,济南市加速跨黄通道建设,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了解到,未来三年将建成至少5条跨黄通道。

  记者梳理发现,在2021年4月25日,国务院批复《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实施方案》,至今已满三年。据山东省政府4月25日新闻发布会,济南市委常委,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孙斌在现场介绍,起步区发展第一步就是要突破黄河交通阻隔。在黄河起步区段42公里的河道上,整体规划了21处跨河通道,建成后跨河通道平均间距缩小到2公里。

  过去的三年中,起步区规划跨黄河桥隧中,“8桥1隧”已通车,“3桥2隧”正在建设。分别为济南黄河齐鲁大桥、黄河大桥复线桥、济滨高铁(308国道)公铁两用桥、济南黄河黄岗路穿黄隧道、济南黄河航天大道隧道。以上5处通道建成后,起步区范围内跨河桥隧平均间距将缩短至3公里。

  跨黄通道连接南北,也彻底改变了济南黄河两岸居民的生活。在2021年9月29日,“万里黄河第一隧”济南黄河济泺路隧道正式通车,从那以后,驾车跨越黄河只需要5分钟,吹响了济南正“携河”发展的“冲锋号”。从“三桥一隧”到“四桥四隧”,再到如今规划的21座跨黄通道,起步区过黄交通密度不断增加,比肩长三角。

  根据山东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3—2035年),到2035年,山东将建成“济南、青岛两心辐射,临枣济菏一带相连”的一体化交通网,将努力培育济南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随着新旧动能转换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的实施,作为黄河下游地区唯一的特大城市——济南的城市地位、交通地位都显著提升。围绕这个目标,当下,济南正从国际、国内、省会、市域、中心城区5个维度,聚焦铁路、公路、机场、水运、城市道路、轨道交通、公共交通、枢纽场站、“交通+”融合发展等9个领域,加快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下一步,济南还将继续按照前期规划,谋划推进奥体西路通道、腊山通道、顺河通道、东城通道等跨河桥隧,以及鹊山通道、华山通道、药山通道等跨河慢行通道,实现‘桥隧缝合两岸’、南北联动发展。”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轨道交通“跨黄”方面,按照内联外通、适度超前的原则,7号线一期、济南东站至济阳区(起步区)有轨电车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其中,济南轨道交通7号线一期工程起于凤凰南路站,止于济北站,途经济南高新区、历下区、历城区、天桥区、起步区等,有效将起步区与济南中央商务区串接在一起,对济南携河北跨发展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