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今年山东高考已录取76845人

各批次录取进展顺利 剩余本科计划公布
22日下午,省招考院公布剩余本科计划,以理工农医类专业为主。图为记者参观招录现场
点击查看原图
        7月22日,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举行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开放日活动,介绍今年录取进展情况和工作安排。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从现场了解到,截至7月22日,我省已完成提前批以及艺术类本科批、体育类常规批、春季高考本科批第1次志愿录取工作,共录取考生76845人。

  ◎本版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舒

  全省已录取76845人

  发布会现场,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赵丽介绍,今年高校招生集中录取工作自7月3日开始,到8月2日结束。8月3日—4日,进行夏季高考和春季高考双录取考生选择确认。截至7月22日,已顺利完成提前批以及艺术类本科批、体育类常规批、春季高考本科批第1次志愿录取工作,共录取考生76845人。其中,提前批13425人,艺术类本科批36381人,体育类常规批5421人,春季高考本科批21618人。

  按照工作安排,目前正在进行的是普通类特殊类型批和常规批第1次志愿录检,艺术类、春季高考第2次志愿录检,分别于22日下午4点、23日上午11点后公布录取结果。接下来,将依次进行普通类及体育类常规批、艺术类、春季高考的相关批次志愿填报录取工作。

  需要提醒的是,我省444分的一段线是常规批第1次填报志愿的资格线。第1次志愿录取结束后,资格线上会有一定数量的考生未被录取。未录取的考生,也会有未完成的本科计划。这是因为资格线是按招生计划1.2倍的比例划定的,会比计划多出20%的生源,另外还有部分考生是因为填报志愿过高没有投出,这里面既有物理、化学选科组合的考生,也有非物理、化学选科组合的考生。

  22日下午,省招考院公布剩余本科计划,这些计划为普通类常规批第1次志愿填报未完成的计划,以理工农医类专业为主。赵丽介绍,近年来,国家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对理工农医类人才需求大量增加,各高校也积极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持续增加理工农医类专业招生计划,并根据培养高质量理工农医类人才的需要,对相关专业提出了物理和化学等选考科目要求。在普通类常规批第2次志愿填报时,凡是二段线上(也就是150分以上)未被录取的考生,均可填报剩余本科计划和专科计划。

  从投档到录取要过6关

  记者从现场了解到,根据教育部统一部署,我省集中录取工作全部采用“网上录取”方式,省招考院通过网上录取系统远程投递考生电子档案,高校通过网络远程接收考生电子档案。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从投档准备到录取结束,要经过六个环节。

  投档准备环节主要包括制定投档办法,设定投档模板两个环节。每个批次投档工作开始前,先根据高校招生限定要求,制定投档办法。然后,根据投档办法设定投档模板,并进行严格校验。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模式的本科批次,在正式投档前还需要进行模拟投档环节。这一步主要用于特殊类型批部分高校录取,同时积极争取招生计划。其他顺序志愿投档环节,不进行模拟投档。

  在正式投档环节,根据投档规则,由计算机把符合条件的考生电子档案投递给高校。我省投档分别使用教育部指定系统和自主开发的系统独立投档,两套系统同时进行,分别投档完成后自动比对校验,确保投档结果准确无误后,再向高校开放投档结果。

  投档后进入高校阅档环节,高校在规定时间下载考生电子档案,依据本校招生章程公布的录取规则进行审阅。对于符合录取要求的考生进行“预录取”,对于不符合录取要求的考生,做出“预退档”处理,并明确退档原因。高校将结果提交回省招考院,等待确认。

  接下来由省招考院完成录检审核环节。录检员根据国家和我省招生政策,以及高校招生章程,对高校提交的结果一一进行审核,对存疑情况与高校反复交互,绝不允许降低标准录取任何一名考生,也不允许违反规定退档任何一名考生。双方均审核无误后,对“预录取”考生,批准录取;对“预退档”考生,批准退档。最后是正式录取环节。省招考院公布录取结果,为高校打印、邮寄录取名册。高校根据录取名册为录取考生邮寄录取通知书,整个录取过程至此结束。

  确保“考生利益最大化”

  发布会结束后,记者现场参观了今年进行招录的投档与信息管理组、录取审核与计划管理组,近距离了解我省高校招生录取工作流程,感受“封闭+透明”的管理模式。

  记者注意到,招录工作现场按证件类别划分了活动区域,只有持红色证件的工作人员方可进入录检场所。手机等具有拍照上网功能的电子产品严禁带入录检场所,严禁使用普通U盘导出数据,防止内部信息泄露。录取现场还设置了督察室,对全体招生录取工作人员遵守招生纪律情况进行现场监督。

  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在录取工作开始前,所有驻鲁高校在内的全体招生录取工作人员均进行了相关培训; 录取工作期间,每批次录取开始前,还会采用案例分析、“老带新”、模拟数据演练、制作工作清单等方式,对所有录检员再次进行针对性培训。

  严格政策审定,细化投档办法和投档限定条件设置,对民族、性别等有特殊要求的,在投档时予以限定,最大程度规避考生退档风险,确保做到录取审核与计划管理组内部数据信息一致、投档与信息管理组内部数据信息一致、录取审核与计划管理组和投档与信息管理组数据信息一致、录检员核对数据信息一致。

  在招录关键场所,需保证至少两人同时在场方可开展工作。投档时采用两套不同系统“背对背”分别独立操作,严格投档管理,实施双流程独立投档模式,对数据进行全口径核对,全流程多道审核把关。优化投档系统性能,实现分钟级内完成2000万条志愿数据投档,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在录检过程中严格录检管理,严格核查拟录取考生是否符合规定,严格审查退档考生退档理由是否合理,录检员之间采用“结对”检查工作模式,相互核验录取结果,绝不放过任何一丝疑点。
  为确保重要设备、信息系统和考生信息安全,录取现场实施封闭管理,设置24小时门岗和人脸识别系统,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对志愿填报、投档等重要系统安排专业化团队全天值守。考生志愿和录取相关数据使用专线与录取现场联通,实现数据的完全物理隔离。志愿填报系统采用先进加密算法进行加密,数据库实行三段密码管理,密码分别由省纪委监委驻省教育厅纪检监察组工作人员、省招考院纪检工作人员和信息系统管理人员管控,三人同时在场才能开启系统,采用录屏软件全时段记录,操作全过程可回溯可倒查,确保数据绝对安全。

  为给考生争取更多录取机会,工作人员在录检工作中坚持“考生利益最大化”,安排专门录检人员与2078所高校沟通联络,宣传招生政策,介绍生源情况,努力争取高校,尤其是重点高校在我省增加招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