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众志成城

——感天动地的人生故事
《谷文昌传》作者:史怀宝
点击查看原图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他大胆并采用定额加奖励的管理形式,提高工程建设功效。随着八尺门海堤的胜利竣工,多艘专用运载石头的船只被调过来,抓住风平浪静的间隙,抢运石头和其他建筑物资,解决了工程停工待料的问题。
  
  南门海堤的建设者们众志成城,终于在台风到来之前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主体工程建设。1963年6月30日,强台风再一次袭击东山,狂风呼啸,暴雨倾盆,南门海堤傲然屹立,台风过后,古城干净如初,孩子们正常上课,农民正常劳动。从此,这道海堤,成为守卫一方百姓安全的钢铁长城。
  
  古有大禹治水,今有谷文昌兴修水利。在东山这个一无湖泊、二无河流的海岛上,过去十年九旱、月月抗旱,严重缺水,雨季时节,每年台风暴雨突来,东山岛中间高、四周低,岛上存不住雨水。当地有句民谣:三天无雨火烧铺,一朝下雨流成河。
  
  1958年10月,在植树造林初见成效的时候,谷文昌与班子成员深入研究,下定决心,改变东山百姓吃水用水难的问题。他与水利科的专家跑遍全岛、深入谋划,决定在西埔公社坑内大队、大岭山南、麓兴一带建设全县第一座小(一)型水库。
  
  这是东山岛上的第一座水库,给水库起个什么名字呢?谷文昌与大家讨论,希望集思广益,为即将修建的水库起一个响亮的名字?十一国庆节刚过,谷文昌看看不远处飘荡的五星红旗,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染成的;共产党的旗帜是红色的,八一军旗是红色的。红旗是国家的旗帜,党的旗帜,人民的旗帜,是共产党员干部为群众服务的颜色,便拍板决定:我们即将修建的水库叫“红旗水库”。
  
  修建红旗水库需要搬迁居民,有几家“钉子户”一直不搬,无论地方干部怎么做工作劝说都行不通,谷文昌听说后,亲自上门,他戴着斗笠,脚穿粗布鞋,苦口婆心地与群众唠家常:我们要想彻底挖掉穷根,改变旧面貌,就要修水库。
  
  其实,村民们最担忧的是安迁问题。谷文昌当场保证,要求随行人员提前解决好搬迁群众的安迁和补偿问题。对方听说这位戴斗笠的干部是他们敬爱的谷文昌书记后,不仅主动搬迁,还积极出工出力,投身到建设水库的队伍中。